第八章 少年手艺人(2 / 2)

加入书签

沈括唯然诺诺,决定在胜吉十年辛丑科,仿效刘煇改改自己的文风,写些符合醉翁心思的策论文章,想来也不难。可惜他的愿望落空了,一封家书将他从京城召到芜湖。面对长兄沈披治水修圩的大业,他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科考两、三年一次,但国家决定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机会可不多,错过了就是一生的遗憾。

如今,万春圩修建完毕,可保百年无虞,自己也能放松心情准备明年胜吉十二年癸卯科的省试。

沈括站在官家更名为万春圩的圩堤上,放眼望去,只见无边稻海风涌金浪,视野之内,滚滚长江横亘在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面,自天际而来,又流向无穷远处。微风吹来,一人高的杨柳树苗轻轻摇曳,象是起舞的秀女,摆弄着迷人的身姿。不远处的孩童奔跑着,欢闹着,放飞着三五只风筝。其中的一只风筝飞得既高又稳,虽离得太远几乎无法看清风筝的细节,但风筝仿佛与莺燕为伴,以白云为家,处处显得和谐完美。

沈括的目光注视了风筝片刻,回过神来,看向旁边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赞叹道,“王匠首,可儿放飞的那只纸鸢可是你的杰作?”

匠首王寿光回道,“二老爷,那纸鸢却是出自二公子的手笔。”

“方儿吗?!”沈括似是自问自答,将目光飘向远处盯着静静的江水发呆的沈方。

胜吉十年二月间,为了让匠人快速将改进后的独轮车生产出来,沈括亲自做了一个模型样品。结果第二天,在木工房里,沈括看到沈方制作了等比例缩小十倍的模型,更让沈括感到惊奇的是,沈方把主要部件批量按统一的规格制作,并且在部件上面做好了标记,然后将这些部件完美贴合、顺滑地组装起来。用这种方法改进独轮车,不仅可以提高生产速度,更重要是可以把匠人们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向工厂作坊的模式进行转变。

沈方把独轮车模型连成一长串然后在桌子上面推动起来,木工房里响起了欢快的笑声。在沈括的记忆里,沈方从来没有笑过。长子沈冲、长女沈蓉带着弟弟妹妹玩耍时,沈方只是呆呆地看着;过年时,长辈发压岁钱,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沈方也没有笑过,他的眼神永远不知道游离到了哪里。

看到沈方在手艺方面的天赋,沈括便在制作水车时,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引导,同时认真观察着沈方的一举一动。沈方没有提任何问题,只是默默地看着。等到沈方来仿制时,他有模有样地使用着沈括刚刚用过的锯、刨、锉刀、凿子、和砂纸,唯一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象沈括一样用角尺、直尺、墨斗等量具。而且沈方还专门用铁木做了几个齿轮、连接杆和杠杆,等他将各种零件组装起来,沈括立刻明白了,自己儿子做的根本不是浇水用的水车,而是利用水力的全新机械。这套木制机械可以把水流的力量转化为旋转力,稍加改进,这个转力可以用来钻、磨、砸,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甚至可以用来将筑堤用的砂石直接通过滚轮和皮带在水力机的带动下,从圩堤下面传送到圩堤的任何角落,极大地提高了修圩工程的效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