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查房(1 / 1)

加入书签

王国生看陆长清是越看越满意。

曾几何时,他有遇到过这一类实习生,那些实习生不是基础不扎实,就是一问三不知,导致脾气向好的他,都不得不把这些实习生骂出翔来。

如果那些实习生都像陆长清那样,他怎么可能会这样发脾气?

陆长清说自己是自学中医的,如果真的是那样,这个世界还真的是有天才。

这个时候门口外的敲门声响起。

陆长清还以为是患者来了。

陆长清去开门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两位老中医,然后身后跟着一群实习生。

“王主任,查房了。”

医院“查房”通常指医生或护士在医院病房里对病人进行巡视和检查,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病人的问题和需求。

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医生或护士在查房时会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进展、治疗效果等情况,并根据病情的变化给予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照顾。

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一两次。

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和有关人员参加,重点是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院外会诊;抽查医嘱、病案和其他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中医部这边也是。

基本上查房的,都是查看那些住院的患者。

相反,像刚刚那些看诊的患者,都是看完就拿药离开。

但是,住院的患者不一样,像陆长清的爷爷之前在光明医院长期住院,基本上都会每天都有不同的西医生去查房,就是想看看患者的情况。

另外,还有就是带着那些规培生,实习生查看患者的情况,然后一边教他们。

如果这些规培生,实习生,没有跟着查房,来医院,实际上也算不上很多事。

此时,王国生门口外,那位李子光医生正在叫王国生。

王国生一看,今天确实要去查房。

虽然王国生不排斥查房,但是,因为要带着实习生,很多时候,也是有些烦。

此时,王国生已经从里面出来,并且穿上了一件主任医师的白大褂,看起来要正式了许多。

现在是王国生,李子光,沈宝华三位老中医带着一帮的规培生和实习生。

很明显,陆长清在这些规培生,实习生里面是最年轻的一个。

正常情况下,许多中医生至少要八年,甚至九年,十年才能够毕业,按照这些人二十岁读大一,那么出来实习也接近三十岁了。

现在陆长清才刚刚23岁,看起来要稚嫩青涩许多。

陆长清看着这些实习生,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个小本子,一支笔,看起来非常严肃的样子。

相反,陆长清两手空空。

他还不知道这些人跟着记录什么。

王国生看到陆长清什么都没有拿,王国生也没有说什么。

李子光和沈宝华则是有些好奇,王国生身边什么时候又多了一個实习生。

李子光,沈宝华,王国生在前面走着。

陆长清跟在这些实习生,规培生的身后。

这些男女,看起来都是三十岁左右。

“你好,我叫张勤,你叫陆长清?实习生?”前面一个名叫张勤的规培生问道。

对方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瘦瘦的,陆长清看对方的样子,怕是也是一个书呆子。

“你好,我叫陆长清。”

“你哪家大学的?”

哪家大学?

“东海医学院。”

东海医学院?

这些规培生,实习生听到后,相互看了一眼,都蒙圈了。什么时候东海医学院的学生都可以进来这里实习了。

“我是燕京中医药大学的。”张勤说道。

张勤看似书呆子,但是说起燕京中医药大学,对方还是有些骄傲。毕竟,就中医药大学来说,燕京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我是东海中医药大学的。”

“我是羊城中医药大学的。”

。。。

这些实习生,规培生里面,最普通也是来自浙省中医药大学,其中两个还是硕博连读的,不过,现在已经是光明医院的规培生。

等到三年后,如果通过统一考试,他们也就可以成为光明医院的正式医生,到时前途一片光明。如果考试不通过,这三年的规培生生涯时间也就白费了。

实际上,在陆长清看来,这规培生和实习生一样,甚至比实习生更惨,只是医院的免费劳动力而已。

陆长清看到这些人的表情,也觉得奇怪,这有什么好骄傲的。

陆长清并没有多说自己的情况。

但是,这些实习生,规培生则是觉得惊讶,以光明医院的情况,不是名校根本进不来的。





除非只有一个。

那就是走后门。

不出意外,这些人都猜到以陆长清的情况,肯定是通过关系进来的。

也正是因为那样,这些人看向陆长清的眼神似乎有些不一样。

陆长清还在跟着这一群实习生,规培生,跟在李子光,沈宝华,王国生等人的身后,来到其中一间普通的住院病房。

陆长清跟在最后,而那些实习生,规培生,都纷纷跟在三位老中医旁边,害怕三位老中医刚刚讲了什么,他们没有听清楚。

他们拿着笔记本和笔,是要详细记下来的。

此时,在后面的陆长清,刚刚踏入这一间普通病房,他就闻到许多难闻的气味。

这些气味正是那些患者散发出来的。

正常情况下,中药汤那股味要比西药好闻多了,但是,即使是那样,这中医部的住院普通病房,里面还是混合各种难闻的消毒液消毒水。

这里医院的保洁阿姨,是定期定时进来打扫拖地的,那残留的气味也就积在里面。

这里面住在这里病房的患者,病情都不简单,身上散发出的气味混合在一起,确实很难闻。

此时,陆长清注意到,李子光,沈宝华,王国生等人来到其中一张病床旁边,除了这三位老中医,还有那些实习生,规培生,然后就是护士长,护士,护理等人。

王国华先拿起这位患者的病历本看了起来。

患者姓朱,女性,72岁,一周前开始来中医部内科看诊,被诊断出中风,主治医师是另外一个,建议患者和患者入住医院。

女患者朱某也就入住普通病房。

因为她的家人很忙,自家丈夫已经不在,亲人都是花钱请医院的护工照顾,基本上可能两三天才抽出时间来看一次。

来医院前的一周凌晨醒来上卫生间的时候,突然发现四肢乏力酸软,行走的时候左脚稍有拖步,神清,可以正常交流,大小便正常。

不过,可以诊断中风症状,家人害怕朱某的情况,也就及时送来光明医院。

现在对方已经连续喝了一周的药汤。

此时,王国华等人询问老人喝药下去的情况。

那些围在旁边的实习生,规培生则是开始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很认真地记录,相反,一开始,陆长清也就在看着。

果然,正如孙逸鸿意料中一样,一眼就看出了对方确实是中风的情况,也幸好及时治疗,否则,情况可能更严重。

许多患者,一开始出现中风的征兆,但是,许多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本身不重视,也没有当回事,当拖延时间太长,或者错过最佳治疗的时候,那么也就越来越难治疗。

患者的情况越严重,一般的老中医,或者西医都是很难治好的。

张勤他们都在那详细记录李子光,沈宝华,王国华三位老中医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包括他们在那做什么。

陆长清看到这些,确实有些想笑。

“陆同学,你不做记录吗?”张勤小声问道。

记录?

记录什么?

要说这个患者的情况,他只要看了对方的病历本,再给对方检查,对方的情况,他大脑就可以记下来了。

当然,主要还是孙逸鸿起到的作用。

陆长清才不用像这些人那样拿着本子在那记录。

陆长清摇摇头。

张勤等人看向陆长清的神色,更不一样,他们觉得这小子如果不是靠关系进来,怕是根本不可能。

此时,王国华说道:“患者年逾六旬,已经七十岁,脏腑功能渐衰,加之久病,气血不足,内虚为本,而脾虚痰湿闭阻,痰瘀痹阻经络,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导致四肢乏力。”

“陈主任根据气虚痰瘀证,以补气活血,活血化瘀,也算是辨证施治,用的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之气虚血瘀确实有不错的效果。”

李子光,沈宝华也根据他们的情况,在那说了一番。

接下来则是教这些实习生,对于中风的判断,辨证,治疗。

“你们都来看看。”

沈宝华让身旁的规培生,实习生过来,准备让他们逐一给患者把脉看看现在的脉象。

当第一个规培生过去。

对方看起来非常有信心,亲自为老人把脉的时候,确实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其他,居然有些抖动。

沈宝华让对方小心一些,不要捏到老人的手腕那么疼痛。

当规培生看完。

其他规培生,实习生又逐一轮番上去检查脉象。

包括张勤也过去。

张勤很自信地给对方看了脉象。

现在脉象结果,他们似乎都不一样。

包括李子光,沈宝华,王国生等人看完。

现在这里面,也就剩下陆长清,陆长清并没有像这些人那么主动,他刚刚一直在旁边围着。很明显,这位老人的情况,喝了那副补阳还五汤下去后,看起来还是有改善的。

但是,老人出现中风,最重要的还是脏腑功能的渐衰,这是许多患者,甚至老人无法避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