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慢性骨髓炎(1 / 1)

加入书签

刚刚找来了一个老的,现在又找来一个年轻的。

当陆长青和赵祖焘被推到光头男的房间。

陆长清第一眼看到床上半躺在那里全身文身的光头男,那抖动的虎斑文身,看起来像是吃人一样,你要说陆长清不怕,那是不可能的。

平常看到有文身的,他都走得远远地,更何况现在还是全身都是恐怖纹身的黑老大。

“大哥,就是这小子是赵院长推荐的。”

半躺在床上的黑老大抬头瞥了一眼,看到这陆长清比他想象中要年轻。

“能治还是不能治?”光头男问道。

陆长清已经注意到趴在床上光头男右小腿上那个流脓的伤口,看起来也是很恐怖。

孙逸鸿第一眼也注意到。

这个伤口看起来和他的文身一样恐怖,怪不得赵祖焘不敢治疗,也治疗不了。

一般情况下,不擅长这中医外科的,还真的不敢轻易出手。

“能治。”

孙逸鸿说了之后,陆长清说道。

能治?

光头男高兴,中年男子高兴,那两个年轻人也高兴。

赵祖焘听到后,知道自己赌对了。

“不会又是截肢吧?”

陆长清很快得知,原来是两位西医生建议这位黑老大截肢,被送去喂鱼了。

陆长清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过,陆长清知道,西医确实是那样,动不动就大手术,动不动就截肢。

“老大,中医没有截肢的说法。”

“那就好,赶快给我治疗吧。”

陆长清让光头男坐在椅子上,或者在床上坐起来,然后陆长清仔细检查了这位黑老大的伤口。

从光头男那里得知。

对方三十多年前,右小腿被人暗算中枪,然后让人用刀把里面的弹片取出,当时伤口已经出现深部感染。

这些年伤口一直未愈合,曾经有小量的死骨自己脱落。

这三十多年来,时破时愈。

上個月开始,局部又出现破溃,当时找来的两位西医生检查后,确实是让他做截肢手术,但是,光头男肯定不同意截肢。

此时,陆长清给光头男检查,发现对方右小腿外侧膝下20厘米处至外踝破溃肉芽组织不新鲜,形成了慢性溃烂,中心有流脓,周围皮肤暗红,甚至暗褐色,有流脓分泌物,疮口深度大概在3厘米,长约8厘米。

陆长清又给对方把脉看脉象。

脉沉细。

看舌象,舌苔薄白,舌质红。

“如何?”光头男问道。

“按照西医的说法,这是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

这看就非常严重。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

这已经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这是黑老大骨髓炎,而且超过三十多年,情况是非常严重的那种。

“那如何治疗?”

“中医辨证,对症下药。按照你刚刚的情况,我检查后,可以确定这是外伤疮口久不愈合,耗灼阴津,气滞血瘀导致。”

“按照中医的治法,应该补益气血,利湿托毒。”

其实托毒也叫排托,是将身体内的毒脓及时排出体外的一种方法。为防止毒气内陷,气血不足的人使用补气药促进感染化脓破溃,从浅表处痊愈叫托毒。和治疗麻疹防止麻毒内陷道理一样。





中医主要用于治疗因热毒炽盛、正气亏虚、内陷于里、正不胜邪而气血不足、脓成不溃者,如牙痈、唇疔、上腭痈、颌下痈等。

托毒排脓所用到的药材常见的有黄芪、白芷、当归、川芎、皂角刺、当归尾,通常与白芍、丹参、天花粉等一起煎服,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而常见的托毒排脓药方有消肿代刀散、二味拔毒散、八宝珍珠散等。

其中黄芪可减少炎性渗出物的分解,缓解感染症状;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功效;丹参也可起活血化瘀、促进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有助于脓毒消散。

这位光头男已经是三十多年就出现这种情况,湿毒残留在身体,没有完全排出的情况下,他这右小腿都不能完全治好。

光头男一听,这个年轻医生确实是有本事。

“不过你这情况很严重,不是那么容易治好,而且,里面还有死骨,除了要喝药汤排毒,还要用到多种膏药配合使用,等里面的死骨主动脱落,疮口的腐肉脱落,肉芽重新长出,放能治好。”

“好,只要你能够治好,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没问题。”

光头男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医生说的。

这说明这个年轻人非常有信心治好他的病。

一旁的赵祖焘再次看到陆长清医术的另外一面,他发现陆长清确实很厉害,可能要比他想象中还要厉害。

至少像这种病,按照西医确实可能要截肢,以免伤口感染到整条大腿,甚至全身。但是,陆长清则是按照中医整体治疗的办法来进行治疗。

陆长清让中年男子给他准备了纸和笔。

陆长清开始给这位黑老大写药方。

周某,男,59岁。

主诉:右小腿下端被利器所伤,溃破,有时假愈,缠绵三十多年。上个月以来又溃破流脓。

现病史:30多年前右小腿下端被利器所伤,经手术取出利器,伤口和深部感染。当时伤口一直未愈合,曾有小量死骨脱出。30多年来,时破时愈。今年七月局部创口又破溃,曾经治疗未愈,西医建议截肢未同意。局部流脓严重,疮面暗红。食纳差,倦怠无力,睡眠欠佳。

检查:右小腿外侧膝下20厘米处至外踝破溃肉芽组织不新鲜,形成慢性溃疡,中心色暗红,周围皮肤暗褐色,有少许稀薄分泌物,疮口深约3厘米、长约8厘米。

脉象:沉细。

舌象:舌苔薄白,舌质红。

西医诊断:慢性骨髓炎。

中医辨证:外伤疮口久不愈合,耗灼阴津,气滞血瘀。

治法:补益气血,利湿托毒。

方药:生黄芪,土炒白术,土炒当归,川牛膝,茯苓,泽泻,木瓜,党参,玄参。

外用:紫色疽疮膏。

“赵院长,外面市场有紫色疽疮膏药卖吗?”

看到一旁的赵祖焘有些尴尬站在一旁。

陆长清也不知道外面市场是否有这种药膏,但是,按照孙逸鸿的说法,这种紫色疽疮膏针对这种病,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