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勇冠三军常遇春!建奴:怎么又是你?!(再养就没啦!二合一!)(1 / 1)

加入书签

‘勇敢一点。’

仙师之音入耳,嘉靖神仙感觉整个人的脑瓜子都是嗡嗡作响。

心想自己方才入定上天与老君搓麻将的时候,老君只是告诉了他这么一个标准答案,没有第二个了啊!

“我,我…”

憋红了脸,嘉靖神仙灵光一闪。

“我想如厕。”

话音落,祖宗们都是摇了摇头,略显失望。

季伯鹰亦是眉头一皱。

课间休息不拉屎,一上课就窜稀,这是什么道理?

“一天天就知道拉屎,给咱憋着!”

老朱厉声一喝,瞪了眼嘉靖神仙。

“好勒!”

嘉靖神仙不怒反喜,连忙是应声坐了下去,心中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突然。

咕……!

他发觉肚子真的开始在翻滚了。

‘朱厚照,本帝君曰汝奶奶!’

‘不对…’

嘉靖神仙一愣,想了想才回味过来,貌似他和朱厚照是同一個奶。

“将你们的答案,交上来。”

此时。

仙师之音响起。

怜香已经面带微笑,挨个挨个来到各组桌前,将各组写在宣纸上的问题答案一并收了上来。

收齐之后。

“主人”

恭敬将这收起的答案呈上。

季伯鹰抬手从怜香手中接过这一叠宣纸,随手一张一张翻了起来。

每翻一张,眉头皱紧一分,尤其是发出‘啧’声的时候,这台下坐着的天子储君们就是心头一颤。

像极了收上考卷后,老师就在教室里改卷子,学生们忍不住瞟一个模样。

“嗯?”

季伯鹰的脸色突然泛起了一丝不悦。

他手中这一张宣纸上所写的,就是嘉靖神仙的答案,其上的内容,和刚才武宗回答的内容一模一样,一字不差。

并且从已经干瘪的墨迹来看,这不可能是现写的。

下意识瞥了眼嘉靖神仙,刚好对上了嘉靖神仙那委屈的小眼神。

“正德组,一百个俯卧撑,立刻做。”

他可以容忍上课不认真听讲,但是不能容忍剽窃答案,这种小聪明不能惯,容易坏了课堂风气。

言罢。

季伯鹰也不给这两人说话的机会,继续上课。

而武宗与少年朱厚熜,正德二人组一愣之后,只能是硬着头皮,顶着全班人的鄙夷目光,默默起身到班级最后位置,开始做起了俯卧撑。

嘉靖神仙忍着肚子里的翻滚,狠狠地看了眼正德二人组。

‘天道好轮回,仙师绕过谁!’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老朱瞥了眼武宗,眉头微皱,倒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而是看向季伯鹰。

“兄长,答案怎么样?”

“嗯,和我预料的差不大多。”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和阿标,然后扫了眼其他天子储君。

“除了洪武组和嘉靖组之外,其他组交上来的答案,基本都是错的。”

咯噔。

众天子储君都是脸色一红,他们明明很有自信的。

尤其是老朱棣和朱老四,他们两的答案是经过互相讨论的,并且互相验证了一波,觉得很有实践操作性才对。

“好了。”

“你们也不用气馁,虽然答案是错了,但都有一定道理,明显是经过思考,这就已经有进步了。”

“现在,听我讲。”

季伯鹰深吸一口气。

众人也都是挺直腰板,认真听课。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地方宗族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价值?’

包括老朱在内的一众天子储君,闻言都是下意识紧蹙起了眉头。

在他们看来,地方宗族就是不稳定因子,何来价值可言。

“所谓地方宗族,本质上就是一地同姓的命运共同体,其实与你们朱家皇族是一个概念。”

“如果将宗族深度剖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宗族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反过来,宗族保护着每一个组成它的个体。”

“在某种程度上,宗族等于是代替了朝廷,承担了朝廷对乡里小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在乡里小民的眼中,便是只有宗族,没有国家,在他们的骨子里,甚至连最基本的国家观念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话音至此。

众天子储君,又都是深吸了一口气,听的无不是心中惊骇。

‘心中无国。’

‘何来大义!’

这一刻,他们突然有点明白了。

为什么在地方宗族之间,简单的情绪煽动之下,就那般容易起义搞事。

但凡一提到农民起义。

首先想到的,那必然是王朝末年,百姓吃不起饭。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次农民起义都是如此。

农民起义这玩意,其实基本上是贯穿了每一个王朝的每一段时期,就算是贞观盛世、永乐盛世这种年头,依旧有起义。

只是起义分规模大小,有时的起义,究其源头,还真就是乡里宗族不爽某些事,脑子一热,扛着锄头就上了。

“在搞清楚地方宗族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之后。”

“我们再来继续探究最后的问题。”

“如何弱化宗族影响。”

季伯鹰言罢,目光凝重的扫过一众天子储君,目光最后落在老朱棣和朱老四的身上。

“记住,我在这里说的弱化二字。”

在老朱棣和朱老四刚才给出的答案中,他们两个所做的选择,实际上和当年汉武帝以及唐武曌的选择基本上一样,都是采取极其强硬的措施。

比如汉武帝,就是强行将地方豪强的话事人给关到皇陵守墓去。

然而,这种霸道做法。

只能做到压制一时,压不住一世。

“瓦解地方宗族这件事,就像是疏通黄河水患,一味强行压制,看似有效,但实际只不过是能够解一时之急,往后则是要迎来更为迅猛的冲击。”

“记住,一定不能急躁,这绝非是一时之功,甚至都不是一朝能解决的问题。”

‘弱化。’

二字入耳,每个人都是神色紧凝。

显然。

包括老朱在内,他们都更喜欢那种短平快的直接方式。

尤其是老朱棣和朱老四,他们两个的行事风格都像极了当年汉武,更喜欢一刀切。

“我明白了。”

阿标闻言,沉思片刻后,深吸一口气。

‘你怎么又明白了!’

众人一愣,下意识的看向阿标,每一次阿标的明白,都等于是把他们的智商生生摁在地上摩擦,尤其是同为一根管子出来的朱棣三兄弟。

“仙师方才话中的意思是,核心是弱化宗族在乡民心中的地位。”

“由国家来承担宗族原本对每户个体的责任,逐步弱化个人对宗族的信任,进而让他们对国家产生信任,在他们心中构建国家概念。”

阿标连声开口,逻辑通顺,一听就是上课极其认真且思考的那种。

“不错,阿标理解的很好。”

季伯鹰点了点头。

“阿标,你进一步和大家说一说,在你看来,伱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构建乡里小民对国家的信任,怎么做才能够弱化宗族在乡民心中的价值。”

阿标点了点头,接着深吸一口气,这才站了起来。

“仙师,以学生之拙见,我有以下两个方案。”

“一,在各级乡里设立对应宗族的乡衙,专司负责处理乡里琐事,并直接受县衙管束。”

“二,在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朝廷加大对乡里小民的投入,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比如为乡里小民建造新房,铺设通往城里的道路,构建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季伯鹰听的眼睛一亮。

好家伙。

有前途。

不亏是我教出来的徒弟,这么快就自我领悟了伟大的新农村建设,这一招俘获无数底层民众人心的超级大法。

“说的极其之好。”

一语称赞。

众人听到这,都是一惊。

他们还是第一次从仙师口中听到‘极其之好’这个称赞,一个个无不是纷纷做笔记,把阿标刚才说的话记录下来。

老朱更是脸上涌现出得意之色,不愧是咱的标儿!这可是咱亲手一手教出来的好大儿!

三个朱棣低下了头,偷瞄了一眼老朱:我等肯定是你醉酒后造出来的!

季伯鹰满意的点了点头,给了阿标一个坐下的眼神示意,接着继续开口道。

“除却在阿标刚才所说的两点基础之上。”

“我们还需要建立一整套对乡里官衙的监督机构,并且严格乡衙的换届制度,彻底杜绝一人独霸乡里十数年的情况发生。”

季伯鹰可是记得很清楚。

他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村书记就是那个姓范的,等他读完大学了,特么还是那个姓范的。

别人家十年前住土坯房,十年后还土坯房,这姓范的特娘的十年后直接搬进了别野。

“完善对个体的保护,建立起乡里小民对国家的信任,在天下各乡构建属于政府衙门的权威,以此来取代宗族,这的确是弱化地方宗族的方法之一。”

“你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话音落。

季伯鹰目光扫过在场的这帮天子储君,神色凝重。

“当百姓不再需要宗族保护的时候,宗族也就将自然瓦解。”

这一句话,落入众人耳中,嗡鸣不息,如同醍醐灌顶,每个人都是眼神瞬间精亮。

“兄长就是兄长,一言释之!精辟!”

老朱一拍太师椅,出声道。

自从得遇仙师之后,老朱那几十年已经没用的马屁功夫,最近俨然是变得越发熟练了起来。

接着,其他朱家子孙都是想跟上老祖宗的拍马。

“打住。”

季伯鹰抬手一压,示意这帮朱崽们闭嘴,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以上讲的,是弱化宗族影响力的两个关键之一,基层统治。”

‘两个关键?’

众天子储君听到这里,一个个又是眼神中泛起疑惑。

既然是有两个关键,那另外一个关键又是什么?在哪里?

“仙师,另外一个关键是什么?”

宣德帝下意识开口问道。

他的心情,看起来显然很好。

毕竟在仙师和祖宗们去宣德时空给他撑了一波场子之后,现在他的一道圣旨颁下去,哈士奇握着他的圣旨,可谓是令行禁止,百官无不遵从,改革顺畅无比。

季伯鹰看了眼宣德帝,没有回答,而是折身拿起斗笔,在这面板宣纸上写下新的四个字:「人口流动」。

嗡!

当看到宣纸上出现的四字刹那,座椅上的老朱又是一愣,心头咯噔。

‘完了,又来了。’

包括季伯鹰在内,朱家子孙们在看到这四个字的瞬间,目光全数都是凝聚在了老朱身上。

祖制。

老朱开国之后,便是定下了历朝以来最为严厉,最为令人发指的禁锢百姓行动的祖制。





一个乡野小民,如若是要离乡百里,不管你是去做什么,首先需要先徒步几十里山路,前往地方城里的县衙开具证明,也就是路引。

在这路引之上,必须明明白白的说清楚何时出去,何时归乡,出去的目的又是什么。

正所谓,非必要不外出。

凡是私自出门者,或者说没有准点回来,又或者去的地方和路引上写的不同,轻则八十杖,重责直接判处绞刑。

老朱制定这些的初衷也很简单,在老朱看来,这帮田头百姓也就种种田完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没事就好好在家里待着,安于现状,安分守己,少看少走少读书就不会容易产生什么非分之想,这样才利于国家统治管理。

“咱,咱,咱这也是为了大明好。”

老朱脸色微微憋红,小声说道。

“嗯。”

季伯鹰点了点头。

他并没有反驳老朱的这个理由,在封建王朝,老朱定下的这套引凭制度,商人有商引,茶贩有茶引,一切都按照秩序进行着,的确是利于帝国统治。

尤其是对于老朱这种从乱世建立起的王朝初期,这一招对安定天下起到了大作用。

唯一的坏处是,这套制度连后世的狗都嫌弃。

狗:我去隔壁县吃坨屎也要打报告?!

“随着大明的国力飞速增长,随着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经济爆发性增长,尤其是随着大明天工院的设立,在科技推进之下,未来的大明必然要从小农经济转变至工业经济,而大明一旦开始工业化,必然催生大规模的城镇化。”

“城镇化事实上促进了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解体,而地方宗族的核心本就是建立在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之上,当这种基础单元被摧毁时,地方宗族的衰落就只剩下的时间问题。”

“所以,现在解决方案很清楚了,我们所要做的核心,就是如何铺就大规模城镇化。”

季伯鹰话音刚落。

“我,我,我知道!”

刚做完一百个俯卧撑的武宗朱厚照,上气不接下气的瘫坐在地,举着手,他希望多表现表现,挽回自己在仙师心中的印象。

“造房子,搞房地产!”

季伯鹰闻言眉头一皱,没有搭理武宗。

“你们要记住,上一节课我所讲的房地产策略,只是一种让银子大规模在市场上流通起来的手段。”

“而房地产,亦是大规模城镇化催生的结果,并不是说用房地产去促进城镇化。”

“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要弄清楚,一定不要弄混淆。”

阿标听到这眉头紧皱,忍不住发问道。

“仙师,那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推动大规模城镇化?”

“是啊兄长,咱现在也是听的迷糊啊,具体得怎么做?还是请兄长直言良策!”

老朱连连是跟着点头,有点迫不及待。

“嗯。”

“听好了。”

季伯鹰扫过众人,稍顿片刻,似在措辞。

全场都是保持着寂静之状,约莫三秒之后,仙师开口了。

“一,在现有城池的规模上,扩大城池人口容纳量,完善城池配套设施。”

“二,以天工院为核心,开启大明现在所能进行的工业技术革命,这一点,等到你们各个时空的天工院正式运转之后,我们会进行一场贯彻式科普。”

“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前期大力促进手工业的发展,等到工业革命跟上,进而大规模铺开官办工厂,让乡野小农从田地劳作中释放出来,给这些进城的农民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得以脱离原本的乡里宗族,在城中安身立命。”

言罢。

季伯鹰戒尺一扬。

“这一节理论课,暂时结束。”

也不管这帮天子储君听懂还是没听懂,听懂了最好,没听懂的自个私下琢磨。

“兄长,这节理论课就结束了?不是还有个沙俄帝国吗?”

老朱一愣。

他清楚记得理论课上有两个课题。

“沙俄帝国,暂时不讲。”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又扫过这帮天子储君。

沙俄帝国,距离哪怕崇祯时空,都还有点距离,季伯鹰准备等到讲「陆地扩张」的时候,再连同一起讲掉。

接着。

目光略带冷峻的扫过在场众人。

“你们今天的表现让我有点失望,耗子尾汁。”

咯噔。

每一个天子储君,都是心头猛的一颤,不禁低下了头。

适当打击一下,能够提高学员的求学上进心,这也是pua大法中常用的一招。

“接下来,在宣布第二期学员的成绩之前,我们先解决一下泰昌时空的问题。”

话音落。

随着季伯鹰心念稍动。

在这讲台之前,有着数道身影出现,他们都提前得到了仙师通知,当下皆是披甲在身。

老朋友了。

洪武:常遇春。

建文:朱高煦。

万历:李如松。

正德:王阳明。

隆庆:戚继光。

嘉靖:俞大猷。

这份出战名单,是季伯鹰和老朱共同确认的。

将领数量上,比之前万历一战要少许多,但是对于现在的泰昌战场,也完全足够了。

毕竟这泰昌一战的打法和之前万历战场不同,先前万历一战,那是一场有计划的,有准备的,有规模的,大明对建奴发起的歼灭战,动员的兵力也很多,足有小二十万。

而泰昌时空的这一战。

从性质上来看,这是一场对后金的反击战,动用的兵力也不过只有三四万人,调多了将领,连兵都不够分。

当然,将这一场反击战打成歼灭战,才是老朱的战略目标。

“接下来,你们将被空降至泰昌广宁城。”

随着季伯鹰一语落。

刹那,周遭景象变化,36d全息投影开启。

在这主堂之中,一副栩栩如生的辽东战事地图,便是映入了每一个人的眼中。

这幅战事地图之上,其中有着三处之地,正闪烁着红光。

此时的老朱,作为总指挥,站了起来。

老朱仙师抬手指向了第一个红点。

“戚继光、俞大猷,你们的目标与之前一样,直奔建奴都城。”

现在的建奴都城,已经不是万历时空的赫图阿拉,而是迁都到了萨尔浒附近,这座城池从城防角度来看,比之赫图阿拉更容易攻陷。

毕竟这是老奴为了攻下辽阳,临时设下的都城,为的就是大军能够居中跃迁。

接着,老朱指向第二个闪烁红点。

“王阳明、李如松,你们这一战所要做的,拿下沈阳,并在建奴溃退之际,予以重击。”

最后,老朱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朱高煦。”

“你们这一战要做的事只有一件,给咱拿出吃奶的劲头,正面击溃辽阳城下的建奴主力。”

“就一个字:杀。”

随着老朱话音落下。

六人皆是领命,浑身皆是有着肃杀之气泛起。

接着,季伯鹰将属于泰昌时空的那一条时间线,瞬间往后拨了半月,他已经得到了李时珍的确切答复,泰昌帝除却气虚之外,并没有什么大碍。

坐着的朱老四,这会亦是站了起来,一脸凝重的走到建文朱高煦面前,抬手拍了拍建文朱高煦的肩膀。

“能够追随开平王驰骋沙场,是为父平生所愿。”

“你今日代父为之,也算聊了为父之愿。”

朱高煦身子一颤,神色极为激动。

“父王,吾当勉励之!”

好家伙。

这就是自我进化的结果。

自己给自己画饼,并且一口包圆。

旁侧的常遇春听的眉头微皱,看了眼朱老四和朱高煦,想说点什么还是没有说出口。

接着。

季伯鹰一念而动。

常遇春等六人,身形都是瞬间在原地消失,全数被投放到了泰昌时空的广宁城,在这城中已经有着三万七千骑集结。

做完这一切之后。

季伯鹰先是起身,依照每一堂课得规矩,在身后的宣纸面板上,写下了下一节课的课题。

理论课:「大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实践课:「天启木匠——易溶于水」「作死天子之我是崇祯我怕谁」

不论是工业革命,还是天启和崇祯,对大明来说,都是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接着,季伯鹰坐回他自个的太师椅,惜玉适时递上了一杯泡好的老班章,泰昌时空的时间线,再一次被季伯鹰划动,被投放泰昌辽东的六将已经领兵出发半日之余。

刹那间,全息投影在这主堂之地开启。

泰昌时空的辽东战场,分为三部分。

戚继光和俞大猷率领一万三千配备火铳的精骑赶赴萨尔浒,目标是老奴的萨尔浒老巢。

王阳明和李如松则是率领五千余骑开赴沈阳,准备来一波闪电战,将兵力空虚的沈阳给拿下,现在的沈阳兵力只有数千众,人都被老奴抽调到了辽阳战场。

而最后一部分,则是常遇春和朱高煦率领的两万骑,直奔辽阳战场,准备对老奴的主力发起突袭。

此刻,辽阳城下。

在将常遇春投放至泰昌时空的瞬间,季伯鹰就已经将耿炳文给抽回了洪武时空,毕竟洪武时空只能一次性穿越二人,去一个常遇春,自然要调回一个。

在朱文正和耿炳文之间,还是选择了留下朱文正。

“哎哟,这建奴要火了。”

一提打仗,兴奋的武宗又来了,胳膊也不酸了。

众人的目光,此时都是望向辽阳城下的那一幕投影。

季伯鹰抬手一点。

霎时。

这辽阳战场的投影瞬间变成全息,在场众人,皆是身临其境。

…………………………

泰昌时空,辽阳城下。

八旗中军之地,努尔哈赤满脸怒色,脸上有着尘土。

这半月时间来,他的八旗兵昼夜不断地对辽阳城发起猛攻,东西南北四个门变着法的猛攻,每次感觉要攻破的时候,突然又是水中望月。

起初,努尔哈赤并没有觉得不对劲,一直认定只要再加把力就能拿下辽阳。

可是当这种饼吃了几十块,损兵接近两万余之后,老奴顿时觉悟了。

娘的,这是有人在耍自己!

并且,还时不时的从城上给自己扔一个大金贵族的脑袋,四大贝勒、五大臣的头都送了个遍,搞得全军都已经有心理阴影了。

“父汗,后军有一将率数万骑来攻,猛不可挡。”

皇太极勒马而来,急声说道,眼中有着几分骇意。

他见过猛的,没见过这么猛的!

老奴听闻,下意识折身望去。

果然,目之所及。

此刻在后军之处,此刻有着一骠铁骑悍然杀来,为首者身跨一匹殷红大马,所过之处,军阵皆被冲散。

老奴瞳孔猛的一缩。

“怎么又是他?”

“不对。”

“为什么我要说又?”

————————————

:这几天怎么睡都是脑袋迷糊,真难顶,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