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联姻是结盟的桥梁(1 / 1)

加入书签




“天色不早了,书婷你先下去休息吧。”
在曾书婷泡好茶后,曾樱淡淡一笑,开口说道。
虽然有很多话想要跟朱云飞说,但听到祖父的话,曾书婷还是乖巧的欠身而退。
“云飞,我家书婷怎么样?”刚走出房门的曾书婷,原本是想要离开的,但刚走出几步,听到祖父的话语,她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书婷小姐青春活泼,十分可爱。”朱云飞如实的说道。
“那丫头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也该找个人家了,不然就成老姑娘咯。”曾樱自嘲一笑,话锋一转问道。
“不知云飞,可有意愿,与我曾家结秦晋之好呢?”
朱云飞一愣,端起茶杯,接喝茶的机会,大脑飞速的运转了起来。
他如今虽然是一镇总兵,但山东的军政大权,实际都在巡抚手中。
总兵作为武将,只有战场指挥权,既没有调兵权,也没有财政权。
若没有巡抚的支持,总兵的权利实际十分有限。
而这个时候,大明的巡抚,绝对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而且必须是文官出任,有明一朝,还没有一个武将,担任或者兼任巡抚职务。
这个时候的巡抚,一般都加兵部侍郎,或者左右副都御史,实际就是京官序列。
如今曾樱的官职,就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理河道屯田。
而这一制度,早在大明嘉靖年间,便已经形成。
巡抚成为集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权力于一身的封疆大吏。
虽然品阶上,巡抚和总兵都是正二品,但权利正是天差地别。
在权限上,巡抚可以轻松碾压总兵。
甚至有的巡抚,手握尚方宝剑,可以随时对总兵进行先斩后奏
而总兵要想跟巡抚叫板,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造反。
而这种看似畸形的制度,却是平衡军权有效手段,防止武将做大,尾大不掉。
因为巡抚有军政大权,但不直接统军,加上巡抚又是文官,朝廷也不怕他们造反。
朱云飞这个山东都司总兵,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必须获得曾樱的支持。
否则他将会一事无成。
亦或者直接骑兵造反。
虽说如今大明风雨飘摇,但未来十年,二十年内,大明这艘破船,已经是万民心中的正统。
学李自成、张献忠那些人,造反固然一时爽,可那个得到了善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朱云飞所作所为,不是为了一己私欲。
他的终极目标是延续炎黄血脉,华夏正统,抵抗建奴入主中原。
而不是个人称王称霸,所以这个时候,扶持大明这杆大旗,号召大明汉人抗清,这才是他的终极思想。
若只是为了个人私欲,以他的能力,做个富家翁,那不是更香吗?
又何必上阵杀敌,呕心沥血的受累呢?
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朱云飞一脸平静的直视着曾樱。
“军门大人的抬爱,这是我的荣幸,书婷小姐青春可爱,很难让人不喜欢。”
屋外偷听的曾书婷,听到朱云飞的这一番话,小脸通红,心儿砰砰乱跳的跑回了房间。
但此时朱云飞的话并没有结束,同样曾樱也看出来,朱云飞必然还有后话,所以也没有开口回应。
“感谢军门大人的厚爱,把书婷小姐许配给我,这是我的荣幸。”
“但我希望这不是利益交换,而是我们为山东数百万百姓,以及大明亿万百姓幸福,共同做出的努力结果。”
“军门大人可能不相信,但我曾经在二仙山,遇到过一个仙人,他说大明于崇祯十七年亡国,满清建奴入主中原。”
“这……”曾樱满脸震惊的站了起来,企图插话之时,朱云飞抬手示意道。
“大人听我讲完。”曾樱一脸凝重的坐了下来,目光直直的看着朱云飞。
“说实在,初听这话我也不信,但那名仙人说他号罗真人,于靖康元年得道,如今已经活了五百载。”
一脸正色的朱云飞,就像一个神棍一般,正儿八经的胡说八道了起来。
“罗真人说昔日辽东金人有入主中原气运,被蒙古人截断龙脉,从而丧失了机会。”
“如今五百年辽东龙脉觉醒,满洲女真人,正是宋末金人后裔,将会获得先人龙脉气运,从而获得入主中原的气运。”
“除非我们能够再次截断满洲女真人气运,否则我大明必然亡国,重演宋末,辽金元奴役我汉人灾难。”
“想那崖山之后,我汉人衣冠,炎黄血脉,几乎断绝,这样的灾难,我们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在我们面前发生吗?”
“不,绝不可以。”曾樱几乎是拍案而起,满头大汗的沉声吼道。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儒,曾樱对于南宋末年,崖山之战的历史,可是了然于胸。
每一次翻看史书,看到陆秀夫背着小皇帝,以及数万大宋子民,跳入滔滔大海的悲壮时刻,他都会热泪盈眶,悲愤不已。
他不敢想象,煌煌大明竟然也会有这一天。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也是宁死不愿看到的结果。
“曾大人,要想这一切不发生,我们只能自强不息,把山东军民武装起来,如今的朝廷,官僚勾结,陛下有心无力。”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我们必须紧握拳头,把山东五百万军民,拧成一股绳。”
“要让山东军民,大明的子民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慷慨激昂的朱云飞,慷锵有力的话语,说的曾樱也是热血沸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说的好啊!”曾樱惊叹之余,一脸坚定的说道。
“云飞,做大事,当不拘小节。”
“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有什么要做的,尽管去做,谁要敢挡你之路,本抚就断了他的去路。”
“大人深明大义,实乃山东百姓之幸也。”朱云飞躬身一拜,进而从怀中掏出,一份计划书册。
“大人,这是我这些时日,起草的有关重建山东各府州县,以及安民,恢复农耕,促进商业发展的计划书。”
“请您过目,若有不妥之处,我们再行商议。”
“自古以来,郡县治,万民安。山东一省,下辖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自古都是中原屏障。”
“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我山东正是中原之地。”
“这些年来,建奴每次入关,必掠山东,足见山东富裕,另建奴都垂涎三尺。”
“今后政务之事,皆赖军门大人,军务之事,卑职定当殚精竭虑,恢复各府卫所,州千户,县百户。”
“实行全民皆兵,做到每一个县城,都成为一个堡垒。”
“要让外敌,蚁贼都知道,我山东就是铜墙铁壁,谁敢来犯,定叫他头破血流。”
翻看着朱云飞的计划书的曾樱,听着朱云飞对军队建设的设想,虽然大为赞赏。
但也不由皱眉问道:“云飞,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兵力建设,需要多少军费呢?”
“大人放心,军费我自己想办法,朝廷肯定指望不上。”朱云飞自信的笑道。
“大人有没有听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只要齐鲁军民上下一心,定然不会有军费之忧。”
“那你准备招募多少军队?虽然我们是自救,但朝廷有朝廷的制度,不能太过张扬,以免造成陛下猜忌,群臣弹劾。”
曾樱点头之余,提醒着朱云飞道。
“登莱镇一万,临清关一万,六府卫所,各三千,都司总兵衙门,常备三万兵马。”
早有计划的朱云飞,脱口而出道:“六万八千人马为常备军,另外各州县,团练兵预备四万。”
“这些团练兵不备注,作为地方劳役性质,一旦战事发生,可以随时进行武装。”
“若军费没有问题,计划倒是可行,毕竟如今天下纷乱,山东作为运河枢纽,需要保证江南钱粮畅通。”
“常备兵马不可少,少则无法维护地方安宁。”曾樱点头之余,沉声道:“那就大胆的干吧。”
“多谢军门大人支持。”朱云飞知道曾樱是个忠贞耿直之人,能够让他这样支持自己,那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大人,若是不弃,卑职愿意与书婷小姐订下婚约,待来年书婷小姐年满十六岁,我们在完婚。”
所以,联姻也是结盟合作的一个有力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