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功成身退(一)(1 / 1)

加入书签


红伞伞,白杆杆,

亲朋好友吃饭饭

吃了一起睡板板



晁盖当然不会这么丧心病狂,但75的酒精加雄黄,还有一小块毒蘑菇下去,众仙们精神恍惚了好久。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天庭啊,我来了”

“仙女们,不要总是绕着我跳舞,来陪酒啊”

“老夫修道几十载,终于得遇真仙不好,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百仙馆内没有机会享用的太监和宫女都露出渴望的神色,但地位的差距,让他们不够资格。

唯有老太监梁师成有幸喝了一杯,吃了一块,不久便泪流满面,跳起了挺跨舞,嘴里念念有词:“师成,师成,你最威!”

殿外值守的大汉将军们都好奇不已,但都不敢向里偷看,只能支起耳朵偷听,想要听到只言片语,好出宫后,跟人吹牛打屁有谈资。

哎,大宋就是这么没有保密意识。原本历史上,朝臣们跟金国盟约共同进攻辽国,大殿上讨论的进军路线和各种细节,第二天就全部出现在了辽国南院的桌子上。

但这跟晁盖没有关系,他只是安心的收割着众人的天命值,并不时的指点着太监宫女给众人喂些茶水。

一个时辰后,众人逐渐从迷离中恢复过来,一个个争着去上厕所。一番折腾之后,才梳洗一番,重新回到座位。

“陛下,众仙,天庭之物可不是那么容易享用的。此后数日,众人需耐心潜修,消化今日收获。修为必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诸位道友,共勉!”

晁盖对众人叮嘱道。

“当然,当然。”

“多谢一页书前辈。”

“我等必定潜修消化,数日后必去府上道谢。”

徽宗赵佶也是意犹未尽,以前跟王昔仔一同练就的最上品金丹也没有这个够劲!

真想再尝到啊。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让一页书前辈留在汴梁城,这样自己岂不是可以经常吃到此物。

王昔仔也是心底佩服,想着会后一定去拜访,想办法请教炼丹之术,前辈如此厉害,一定对丹鼎之术有所了解吧?

这百仙会开到这儿,众人都已经没有心思再停留,赵佶也想着赶紧散会,单独找一页书前辈请教。

正想宣布散会时,突然蔡京推门进来,惊慌道:“官家,不好了,辽国大使萧里不花来抗议了,还带着一千兵马,正在皇城门口对峙。”

“啊?所为何事啊?”

赵佶一听是自己的父母之邦来抗议,就犹如弯弯听到老美兴师问罪一般恐慌,心中也略有猜测。

“官家,辽国抗议,佛宝有德者居之,不能让我大宋独占。他们已经八百里加急将消息传回大辽南院。建议在数日后举行一次水陆道场,届时,将有大辽高僧们前来,与我国道家辩论。谁赢了,谁拿走佛宝。”

蔡京对此也是忧心忡忡,不禁有些埋怨的看了一眼晁盖的位置。

自己鼓动这些装神弄鬼的众仙哄道君开心,是为了让道君无心朝政,可不是让你们给自己找麻烦的!

“众仙家,这可如何是好?谁能出面抵挡辽国高僧?”

赵佶一时也慌了神。辽国在大宋心中还是个带甲百万,无可抵挡的天朝上国,大宋的父母之邦,父亲一怒,儿子惶恐啊。

“这,小仙修炼出了叉子,得调养数日啊。”

“我的灵蛇病了,得找几条龙给他吃,我无暇分身啊。”

“南极仙翁有事相招,我怕不日就将远游。”



众仙一阵推辞,辽国是地上佛国,辽国高僧那都是辩论极强的,他们耍些小手段还行,真要上台,还是不敢。

“一页书前辈,您看?”

看周围一圈都没个顶用的,赵佶只要再求到晁盖头上。

“无妨,此事因我而起,也将因我而熄。最近我将于高府暂歇,不见外客。各位请了。”

晁盖微微一笑,毫不在意。辽国人一来一回,等高僧到来,董平、刘唐他们的车队早就安全返回梁山,拖延时间的目的也就达到。到时候是斗法,还是逃跑,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拖一拖好啊,自己正需要时间。

晁盖拂尘一甩,起身便要离开,赵佶和众仙也急忙起身恭送。赵佶甚至送了晁盖一枚随意出入宫廷的令牌。

这就是地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主人和客人都还得起身恭送。

小太监在外面早就给晁盖备好了马匹,等晁盖离开,众仙也纷纷离去。

百世经纶一页书的大名经过百仙会一役,更是名声大噪,风头无两,甚至盖过了前几日一步登天的林灵素。

晁盖回到高府关闭大门潜修暂且不提。

太子东宫

十五岁的赵桓,政和五年刚被立为太子。

遥望着艮岳方向,目光透露出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成熟。

静静的听完亲信太监讲述完百仙会的经过,心中暗道:“来了一个林灵素还不够,竟然又出现一个一页书。老家伙准备在位置上坐多久?道家已经被其所用,看来我也只能选择拉拢佛教了。”

太师府

老太师蔡京、御史中丞王黼、尚书右丞白时中和刚从西夏边境回来的童贯对坐。

本来还要邀请太尉高俅,但高府大门紧闭,说是高俅得了重病,一页书前辈又在府中潜修,为太尉调药,所以众人也不敢强求。

只见桌子上摆着一封带血的书信。

“此事属实?”

童贯也没想到,自己去西夏刚打了一个胜仗,回来扭头发现梁山泊这儿竟然又出现了一大股反贼。

“如此情真意切,当为属实。”

王黼点头道。

余深是目前的宰相,但道君皇帝不喜欢他,太师蔡京压制他,他现在完完全全就是个傀儡,反而王黼巴结蔡京,最有可能升为少宰,成为右宰相。

蔡京也捏着那封带血的信件,不禁赞叹道:“这个徐虎林是个人才啊。”

他自告奋勇前往郓城任职,是为忠。

用时三月,就将郓城打造的城防坚固、兵精将勇,是为能。

敢亲赴梁山,面训众贼,让贼羞愧难当,是为信。

小试锋芒,策划独龙岗之战,擒杀贼兵六千余人,缴获器械马匹无数,是为智。

郓城陷落,孤身驻守县衙,厉声斥贼,让县城毫无损毁,是为仁。

果然不愧是两榜进士,一身文人风骨。

如此人才若不重用,岂非让天下嘲笑我等用人不明?

我意提拔他担任一州知府,你们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附和,最后选择了曹州,拟提拔徐槐为曹州知府。

而打了败仗的云天彪则被连降三级,回家反省。围剿梁山大军暂由应天兵马都监宋仁统领,严查通敌的奸细。

公文拟好,暂且不提。

蔡京又对童贯道:“如今梁山晁盖越发肆虐,更有一群帮凶,不可再放任他们做大。道夫可有计策帮我?”

童贯为了讨好赵佶,把自己的字改成了道夫,道夫,道夫,道君陛下的清道夫嘛。

童贯听蔡京问起,略一思索,说道:“区区数千贼寇,并不足虑。之所以至今无功,无非原因有三,一是梁山泊水域宽广,没有舟师难以讨伐。这点我建议明年开春后在五丈河沿岸打造舟船,凑齐数量后顺流而下,进入水泊助战。”

“可!此事可行文让沿岸转运使负责。”

“其二,兵马不足。梁山方圆八百里,区区万人,难以布下天罗地网,所以我建议,除了京东西路兵马外,再调京东东路兵马助战。”

“可,我会立刻行文青州知府慕容彦达,让他尽快准备。”

青州知府兼任京东东路的安抚使,跟应天知府崔浩兼任京东西路的安抚使一样。

“其三,没有良将指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些地方禁军的将领承平日久,都已堕落,面对区区贼寇都束手无策。根本无法跟边境厮杀的将校相提并论。

所以,我举荐一将,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呼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见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可授兵马指挥使,领马步精锐军士,战船战船造好以后,扫清山寨,班师还朝。”

“可,如此良将定当重用。”

蔡京现在是恨死了晁盖,先是劫了自家生辰纲,又杀了三波自己派去山东的府干,更是以太师横征暴敛为由举起反旗。

我特么招你惹你了,若晁盖敢出面在我面前,非殴他三拳,问问他,为何非要跟老夫死磕!

每一次晁盖胜利,就像是在蔡京脸上打一耳光。现在京城竟然还流传起了歌颂晁盖的评书话本,简直岂有此理!

如此贼寇不尽快剿灭,等着过完年,再过中元节么?

朝廷的颜面不能丢啊!

忠臣徐虎林的血不能白流啊!

老夫的脸面更是不能继续被他这样踩啊!

众人计议已定,便形成公文,呈给徽宗皇帝批阅。

赵佶半夜时分接到奏章,也没细看,朱笔画了两个圈,

这晁盖是谁?哦,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草莽到死为蛇头”的家伙嘛。

不重要,朝廷养着八十万禁军,还剿灭不了小小梁山?还是明日去找一页书前辈请教修仙重要!

唉,世间之人若都能如一页书前辈这般,为我送宝,为我着想,那该多好。

徽宗赵佶暗暗的想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