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会稽王司马昱(1 / 1)

加入书签


庾翼死后,庾氏势力土崩瓦解。朝廷不再需要褚裒挂帅,与庾氏势力搞抗衡,褚太后又想让父亲到身边来帮自己了,

于是又下诏,征召褚裒入朝,与何充共同辅政。褚裒坚辞不就,并推荐了会稽王司马昱,让他入朝辅政。褚太后便拜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

这个一直被传说,在朝野均负盛名的名士范儿王爷,终于走到台前,正式在东晋政坛领衔主演。

司马昱是元帝司马睿幼子,明帝司马绍的异母弟。

司马昱自幼聪慧,深得司马睿宠爱,也曾被著名相士郭璞预言:振兴晋朝的,一定是这个人。

话是这么说,在司马昱的成长轨迹中,似乎晋朝总也轮不到他来振兴,先是哥哥做皇帝,哥哥英年早逝后,又轮到侄子,侄子和自己年纪相仿,也是青春美质,满腔抱负的人,做为宗室,一味潜退,都担心皇帝猜疑,根本别想插手政治。

司马昱从小长于皇宫,深谙进退之道,所以只以读书、清谈自娱,因为有钱,有身份,是贵族中的贵族,那些风流名士们无不以结交司马昱为荣,他则美滋滋地做着沙龙男主人,其座上客,有当世玄宗刘惔、王蒙、殷浩等,包括桓温,也曾是他座上客,当然,那时的桓温凑在这些名士堆里,基本搭不上话。司马昱以王爷之尊,勤学苦练,经常提前做功课,即使这样,一旦辩论起来,无论玄学妙理,还是遣词造句,还是被刘惔、王蒙、殷浩等人面上恭敬,腹中鄙薄。

司马昱座中佳客,首推刘惔,有一次,司马昱又在家里设论坛,殷浩、孙安国、王蒙、谢安等都在座,殷浩和孙安国讨论《易象妙于见形》一文,孙安国那天意风豪迈,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殷浩诸人明明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就是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一座竟为孙安国所屈。司马昱感叹道:“要是真长来了,肯定能制住你。”于是命人去请刘惔。

提到刘惔,孙安国就有几分怯意,见了刘惔本人,气焰又矮几分,刘惔请他先说自己的理论,孙安国遂又说了一遍,自己都觉得没有刚才说得好。刘惔几乎没有思索,当场剖析入理,侃侃而谈,说得孙安国理屈词穷,只好投降,一座皆拊掌大笑。

在《世说新语》里,众人都有为他人所难,理屈词穷的时候,唯有刘惔,是真正的江南不败,口舌场上,从未输过。是司马昱座中最得意的清谈家。在刘惔眼里,能和他并驾齐驱的,江左半壁江山,唯有王蒙,堪称双璧,至于王羲之、谢安等,此时尚欠火侯,不足为敌,而另一位为当世所推的大名士殷浩,刘惔说他就是个乡巴佬,也敢学人清言。

包括会稽王司马昱,有一次桓温问刘惔:“听说会稽王清谈水平见长,是真的吗?”

刘惔说:“很有长进,不过还是第二流人物。”

桓温好奇地问:“第一流人物又是谁呢?”

刘惔答:“正是我辈。”

这个我辈其实是给桓温一个面子,事实上指的是他和王蒙,桓温的学问水平,又低司马昱一个档次,人家才二流,你桓温能不能入流都是问题。

不过,虽说嘴上常占桓温便宜,真正让刘惔看重并且头疼的,正是桓温。

桓温混在名士堆里,靠的不是学问,不是口才,而是霸气,天生的大丈夫气概和军事天赋。桓温和刘惔是挑担,两人关系走得很近,桓温仰慕刘惔的学识,刘惔看重桓温的雄才大略,两人每闲谈,桓温常会觉得气概不由低了下去,又低了下去,他就跳起来,骑马狂奔几圈,顿觉豪气填胸,再到刘惔面前,又是一个大丈夫。

司马昱和刘惔、桓温关系都很好,他仰慕刘惔的学问辩才,而对桓温的生猛豪横,也是由衷地欣赏又忌惮,那是他向往而又学不来的霸气果断。

司马昱本来安心做个富贵王爷,可是世事流转,现在国政半委于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