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喜上加喜(1 / 1)

加入书签


生怕筹码不够。
董卓一不做二不休,带着手下人回转萧关,当场叛变,带着更多人一路喊着投降,一路帮着大同军打联军。
夕阳落下,董卓自缚双手,来见楚歌。
“你说要归降于我?”
看着跪地乞降的董肥肥,楚歌眼神玩味。
这老小子真是求生欲满满,你表现得这么好,都没理由砍你脑袋了。
“明公在世神明,天下盼明公久矣,卓愿为明公麾下一小卒,替明公牵马执蹬,望明公不以我鄙薄,收下小人。”
“哈哈哈,好,我大同军不拒任何人投靠。”楚歌笑着扶起董卓,“也罢,就带你去见识见识关东诸侯的风采。”
想到自己成了董肥肥幕后的大魔王,再对比史书上的十八路诸侯讨董,楚歌的嘴角不由扯起一丝笑意。
“拜见主公。”
听到自己不用死,董卓咚咚咚地扣头谢恩。
起身的同时,他心中念头直转。
咬了下牙,董卓道:“主公,前些日子,小人侥幸抓获一匹神马,我说之前哪来的幸运,原来是上天要借我之手献与主公,自古宝马配英雄,只有主公这样的人才配享神驹。”
宝马?
莫非是赤兔?
话说这时候董卓就抓住赤兔了?
看着董卓一脸肉疼,楚歌故意道:“君子不夺人所好,既是宝马,如何能让你进献?”
“献得,献得。”董卓连收起肉疼,拍着胸膛道,“小人一片真心日月可鉴。”
“既是真心,你且取来我看。”
对于三国第一神驹——赤兔,楚歌自然是心往已久。
这宝马可比现代的劳斯劳斯牛逼多了。
以金钱换算,可谓是无价之宝。
董卓离开后,楚歌又让人把董卓之前的属下——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徐荣、李儒等人带来。
“诸位,可愿降否?”
几人在外面和董卓碰过面,知道后者已经投靠楚歌,所以对投降大同军倒是没有抵触。
更何况不投降几乎就等于找死,几人也不是一心求死的人。
“拜见主公。”
在李儒优先投降后,李傕和郭汜等人也跟着确定主臣关系。
“快快请起,诸位先行去歇息,待明日再安排你等。”
安抚好西凉一众人后,楚歌又让人把孙坚和江东四老带过来。
“诸位,可愿加入我大同军,共谋大业。”
楚歌原以为孙坚等人也会和西凉众人一样,毕竟这时候的孙坚还不是以后得到传国玉玺,心中野心滋生的孙坚。
可出乎预料的事,孙坚把脑袋一撇,很显然没有马上归降的意思。
黄盖等人本有所意动,见状也把心一横,跟着不说话了。
楚歌暗道:江东猛虎果然够勇啊。
不过这几人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慷慨求死。
楚歌猜测可能是几人之前的身份,让他们放不下面子投降他这个反贼头领。
“算了,先忍忍你,谁叫你有两个好儿子呢?”
孙坚的这种态度,楚歌倒不至于一点机会也不给,见他不肯归降,就让人带下去先行看押。
再之后的陶谦、韩遂等人,楚歌就没有容忍的意思了。
周慎破口一骂,就被楚歌示意推出斩首。
见其真杀人,韩遂和陶谦脸色一变,就降了。
楚歌这边处理好联军降将的事,甘宁又带来好消息。
“主公,收获不菲啊。”
看着兴奋的甘宁,楚歌先问起军队的伤亡。
甘宁道:“我军损伤三千余人,歼敌六万多,收缴战马十余万,其他辎重无数。”
说完,他还感叹道:“西凉人一人双马,可真富有啊。”
楚歌笑笑,这是各地特产不同而已。
就像草原不缺牛羊,缺盐铁茶叶,江南不缺水,沙漠缺水一样。
另外,对于如此悬殊的战果,楚歌也不意外。
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
一:他准备良久,而联军轻敌,
二:战术的碾压,以这个时代的人,第一次对上三连击,不损伤惨重,反而奇怪了。
三:大同军和联军的装备存在差异,全钢武器在碾压局可能被其他优势掩盖,被人察觉不到,可一旦短兵相接,两者的武器代差就表现出来了。
而这种有备对无备的情况,随着大同军名声越大,被人研究的越透彻,想再次形成这样的战局,就困难了。
或许今天对于楚歌就是个幸运日,喜上加喜的同时,又有意外惊喜到了。
“恭贺主公大获全胜。”风尘仆仆的展飞欣喜道,“主公,我们把文和先生请来了。”
楚歌起身道:“太好了,你等一路辛苦。”
展飞连道:“主公等征战沙场,才是辛苦,恨不能以身相代。”
看着展飞一脸错过大战的遗憾神色,楚歌笑道:“贾文和一人可抵百万师,你等能把人带到,功比斩将夺旗,事后自有封赏。”
“我等不敢居功。”
楚歌摆摆手,边走边道:“行了,与我一同出去迎接文和先生。”
出得屋来,楚歌就看见几个亲卫围着一个清瘦中年人,他远远地就抱拳道:“先生远来,天行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楚歌的年轻让贾诩为之惊讶。
他见楚歌远来,龙行虎步,自有气象,也不敢怠慢,上前一步抱拳道:“见过大人,贾诩无名之辈,大人太过抬举。”
楚歌心中暗道:你现在籍籍无名,估计想不到今后能搅动那等风云吧?
一把拉过贾诩,楚歌边走边道,“先生随我入内叙话。”
贾诩跟上道:“大人请。”
进屋坐下后,楚歌亲自为贾诩斟茶:“久闻先生大才,故遣人相邀共图大事,一路上手下若有怠慢先生,天行以茶代酒,代为赔罪。”
贾诩笑道:“大人相邀,是文和之幸,贵下以诚相待,何来怠慢一说。”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楚歌条件反射地跟着回应,突然一愣,随后大喜道,“先生话中意思,可是愿助我图谋大业。”
“诩蹉跎半生,今有明主不远万里遣人相邀,乃生平大愿。”说完,贾诩起身抱拳道:“愿为主公尽绵薄之力。”
贾诩当然不会说,如果没有萧关这场相差悬殊的胜利,他可不会这么直接。
哪怕被逼着效力,也会有所保留。
聪明如他自然知道这一战过后,雍凉之地再无力阻止大同军崛起。
而坐拥关中地利,如今很快又有西凉勇士和西凉战马加入。
再加之前大同军所有的天府粮草等,可以说大同军已经能和汉室平分秋色了。
且人在屋檐下,此时不归附,更待何时?
“哈哈,有先生相助,如周得姜尚,天下可定矣。”
这是自比周公,展露野心,给贾诩描绘远景了。
“主公谬赞。”
君臣相宜后,两人谈及局势,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第二天一早,董卓带着赤兔前来觐见。
只见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
“好,果然是马中赤兔。”
楚歌翻身上马,双腿一夹,赤兔嘶吼一声,直立而起,然后朝着远方奔行而去。
“主公。”
众人惊叫,远去的楚歌摆摆手,示意众人不用紧张。
赤兔马跑得飞快,仿佛缩地成寸,跨步间有腾空入海之状。
楚歌暗道,若非他有特性骑术,如今未装备高桥马鞍和马镫,怕是会被颠下不可。
赤兔马被楚歌驾驭着跑了两圈,见颠不下楚歌,也就渐渐慢下速度。
楚歌知道它这是降服了,于是俯身摸它鬃毛,笑道:“好马儿,以后你就跟着我驰骋天下,名扬四海。”
回到萧关,马儿距离众人还有十余步,董卓就颠着大肚子跑上来。
他殷勤地替楚歌牵起马缰,一脸献媚道:“主公,这马可负重八百余斤,日行千里,若遇江河,如登平地,涉水而过。若至水中,不吃草料,食鱼鳖而活,此马非凡马也,桀骜异常,自得此马,小人至今还未骑乘,也只有主公这等神人,才可驾驭宝马,自古宝马配英雄,主公真英雄也。”
说完,董卓还一脸得意地竖起大拇指,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郭汜、李傕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董卓表演,仿佛不相信往日颇为威严的效忠之人,如今成了献媚小人。
反而是李儒一脸平静,董卓是个聪明人。
在所有降将中,他势力最大,且跟着归降的手下人也多。
如果不表现得如此,不是让新主忌惮吗?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管其心中有什么想法,之后准备怎么样,至少在这时候,就应该打消新主的忌惮。
楚歌会忌惮董卓吗?需要忌惮吗?
别说董卓了,就是曹操、刘备等人,他都不需要忌惮。
优势在他,他躺平都能熬死这些人。
至于董卓,既然对方这么听话,说话又这么好听,他还真舍不得对方去死了。
只能说胖胖这家伙,路给走宽了。
得了好处,自然需要相应的回报,这是楚歌的理念。
也是一直做给手下看的。
他笑道:“仲颖此次献马有功,念你昨日又助我军降服联军士卒,两功并赏,封你为西凉大总管,若能早日助大同军抵定西凉,他日再有封赏。”
董卓大喜,扑到地上,磕头道:“谢主公,属下定早日为主公扫平西凉。”
让董卓带人去平定西凉,自然不是汉军之前的模式。
董卓等人的手下,大部分换成了大同军的士卒,其中也有一些愿意归降的联军战士。
董卓带兵在前面打仗,大同军的人负责在后面接收地盘。
登记户口、打土豪、分田地……
有人欢喜有人愁。
分到土地、牧场、废除奴仆身份的百姓和羌人自然欢天喜地,被夺土地、奴仆的本地豪强自然愤恨不已。
这其中有些从益州、汉中搬迁来的大族直接躺平了,再次被大同军撵上,这次也不打算再跑了。
而且他们知道只要没犯事,大同人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而一些不甘心的豪族,则联合起来抵抗。
只是这些人对上凶残的董卓、李傕、郭汜等人,可就碰上了石头。
要不是军中的宣教团制止了董卓等人扩大面的打击,凉州的世家大族也就直接歇菜了。
被打了一棒子,这些豪族瞬间觉得大同军递上的甜枣真香了。
武威郡祖厉。
张绣看着张济献出家中田产,又亲自撕毁奴仆契约,还恭敬地送那些宣传员出去。
不解道:“叔父何必如此,若是被胁迫,侄儿愿舍身相助,纵然有千军万马,也要保叔叔婶婶安全。”
张绣自从前不久刺杀了麹胜后,招合少年,郡中乡亲皆赞他义薄云天,为当世豪杰,他就认为自己长大了。
不再是需要叔父保护的孩子,而是个大人了。
张济看看英姿勃发的侄子,又看看旁边低声垂泪的娇妻,叹气道:“你不明白。”
想到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一众将领被一个年轻人轻松击败。
再多的野心也消了,他现在只想保个平安。
若大同军日后得了汉室天下,或许也能凭个早早归降,混个一官半职。
张济的神色,让张绣颇为好奇:“董公等人如何了?”
前些日子西凉联军意气风发地出发,一月不到就回转,这一回转不要紧,直接换了大同旗号。
还帮着对方打自己家,张绣很是好奇这些人到底吃了什么样的亏。
“董公?”
想到董卓如今的样子,张济张了张嘴,“你还是莫要知道的好。”
“那大同人真有这么厉害?”
张济这么说,张绣反而更好奇了。
“都怪叔父不带我,我出师良久,早就想去会会天下英雄了。”
幸好你这次没去,张济想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时候还是不要太过自信为好。
没见当初自号西凉第一高手的华雄,如今再无往日的傲气。
不过想想楚歌的年纪,又看看自家侄儿。
张济心中突然有个想法。
“佑维,可愿随我拜见主公。”
张绣一愣,随后一喜,叔父这是同意自己出来做事了。
他连道:“愿随叔父驰骋天下。”
之后,一家人商定,决定搬离西凉,迁往更繁华的关中地区。
归降的将领中,不止张济如此选择,西凉人早就羡慕关东繁华,之前没有机会,加上家业在。
如今田产被没收,其他财产又可以随身携带,有机会闯进繁华的关中,乃至更东边的中原地区,自然是再好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