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2 / 2)

加入书签

两种书法相得益彰,虽然有前人的遗风,却不失自己的风格,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书法。

反复研究了许久,沈中兴低头沉思,也没怎么说话,使得沈文信不由得诧异,暗道:“难道老爸知道手抄之人的来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确定其市场上的价值就有了一套参考标准。

“爸,您知道书写者是谁?”

两件宝物让沈文信收回了樟木箱子内,三人坐在大厅内,沈中兴的异状,连吕凤来都纳闷了。

“老沈,你倒是说啊,装什么深沉啊,都是自家人。”

“我看书本上的字迹,有了一个猜测,只是不敢确定而已。”

“什么猜测?”沈文信急不可耐地道,对于古玩这一行当,需要知晓的方方面面,书法方面沈文信涉猎的并不多,无法判断书写者是谁,但是通过摸宝,却知道这个物件必定不凡,五品宝箱啊!在古代五品可是太医院的最高品级。

一个所谓的匠人,能达到五品,已经难能可贵了。

“我看是王铎,明末清初人,清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具‘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与我的观察正好相对应。”

王铎可不了得,是天启年间的进士,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到了清初,依然官拜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在两个不同政权的朝廷都任高官,书法的成就极其高超,而且绘画方面,创造了“涨墨”的风格。

所谓“涨墨”是指墨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

现代书法家、“草圣”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

而且其书法的市场价值,无一例外都是几百万的,而且留存于世间的作品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大多是石刻,尺牍、法帖、题字书法方面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在国外深受藏友的喜爱。

绘画的作品有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永历四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永历五年(1651)被满洲政斧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

所以说王铎的字迹,有许多的模板可以对比,沈文信一听之后,立马说道:“我上网查查。”

半个小时左右,沈文信对照了王铎留存于世的作品,反复对比之后,最终确认这是王铎的手迹无疑。

综合考量之后,沈文信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200万-500万之间波动。

至于为什么王铎会抄写张翀的作品《鹤楼集》因为距离的年代过于久远,沈文信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

也许是王铎对于张翀这位嘉靖三十二年的进士颇为敬畏吧,毕竟两人生存的年代并不久远,张翀是1579年病逝的,而王铎是1592年出生的,对于张翀勇斗严嵩是极为佩服的。

“爸,这就是王铎的作品!而且最可贵的是,王铎抄录的是张翀《鹤楼集》的原稿,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综合评定之下,这的价值很高啊!”

“的确,文信你的运气实在太好了,连抄写者是谁都不知道,就敢拿下来,勇气可嘉啊!”

“呵呵,勇者无畏嘛,相对来说这个暖砚台就无关紧要了。”

“我看这个砚台的式样和某个博物馆的明代青铜暖砚台很想啊!难道你被‘一脚踢’了?”一脚踢也叫做一枪打,是收藏界得行话,说得是好的和坏的一起买了下来。

“不会,这是清初仿明代的青铜暖砚,不会是现代仿品,这一点我能够保证。”

“多少钱买的?”这才是吕凤来关心的话题,毕竟事关沈文信的事业。

“三十万,不过……”

沈中兴一听只是三十万,嘴巴都关不拢,咂舌不已地道:“才三十万啊,单单这本王铎的手迹都大大超出了三十万,怎么说都是几百万的吧,而且按你说的这个暖砚台是清初的话,价格也不菲啊!”

“不过什么?”吕凤来并不在乎的是金钱的多少,而是后续的话题,三十万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不少了,他虽然知道这两件宝贝的价值远远大于三十万,却也知道并不会这么简单,还以为沈文信和卖家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交易。

“这事就要麻烦你们了,转让给我这两件宝物的人是油榨村的,家里面有三个子女,其中大儿子今年高三了,是不是可以转到龙城高中?二儿子和小女儿都要上龙城高中,这就是附加条件。”沈文信说完,心里面还是有点惴惴,不知道父母会不会开这个方便之门,如果不能的话,沈文信可能还要花些钱找学校领导走后门,反正都要帮路景百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