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董卓起私意(2 / 2)

加入书签

从那以后,董卓心中的想法大变,开始小心翼翼的尝试着朝那个方向努力。

身为手握万军之大将,董卓一旦开始尝试拥兵自重,各种苗头自然不能被遮盖完全。首先发现董卓这种做法的,是他的老同事、老战友,左将军皇甫嵩。

皇甫嵩是个自幼饱读诗书,下定决心,要在青史上留下忠义名声的纯臣。对于董卓的行径,皇甫嵩一方面私下劝告,一方面也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对董卓加以处理,以示警惕。

皇甫嵩的行为,自然不会让董卓高兴。于是,两位曾经共事多年,在讨伐凉州叛军的战场上并肩战斗的大汉名将,就此渐行渐远,分道扬镳,最后竟然闹到了相互敌视的地步。

汉室朝廷对于手下官吏想要拥兵自重的行为。其实是相当警惕的。比如说,朝廷的军队,最高一级的常设武官,只到校尉一级。名位在校尉之上的将军一级武官,基本上都是临时设立。事后就撤除的。

如此规定的原因,便是为了避免将军一级的武将手握重兵,时间久了。在军中控制力太强,导致可能出现对抗朝廷的事件。

所以,皇甫嵩上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征辟董卓为管理财政的少府一职。董卓如果接受了这个任命,就会被明升暗降,除去军中的实权。

对于这个任命。董卓在与女婿牛辅、李儒。兄弟董旻商量过后。决定赌上一把。他在朝廷使者到达之后,故意装作生病,婉言拒绝,不肯就任。当时,董卓的手心里,可是捏着一把老大的汗,生怕朝廷严词训斥。要他一定交出兵权。

如果朝廷这么做了,董卓的野心也就到此为止了。在那个时候,董卓真的没有把握,能够在朝廷的威势和皇甫嵩的窥视下,抵制朝廷的命令。

但是,董卓的这一次赌博,最后还是成功了!

根据事后得到的消息,那时候,朝廷有鉴于被凉州刺史耿鄙逼反的司马马腾的教训,害怕董卓也像凉州州师的司马马腾那样,掉头发动反叛,与韩遂叛军联合,这才没有继续强行撤换董卓。

从这个消息中,李儒推断,只要凉州叛军没有被击败,朝廷就不敢拿董卓开刀。自此以后,董卓不再将朝廷的命令看得太重要。如果朝廷的命令对董卓没有什么好处,董卓就会自行其是。

当然,对于朝廷的命令,董卓也不敢无视。毕竟,董卓部下那数目高达三万的大军,需要朝廷提供足够的补给钱粮,才可以维持下去。万一朝廷真的与董卓翻脸,董卓可不敢保证,能有几个兵会愿意饿着肚子继续跟随自己。

有鉴于这种钱粮受到控制的不自在局面,女婿牛辅给董卓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以手中的兵力,在实际上暗中控制州郡的财政。

别的地方,董卓的军事力量可谓鞭长莫及。但是,在董卓担任了太守的河东郡,征收钱粮本来就是董卓的权利。为了有效保证手下三万人的补给,董卓采纳了牛辅的意见,直接让牛辅担负起在河东郡收税的任务。

河东郡是天下大郡,财富丰饶,不但有铁矿冶炼,还有盐池之利。当年的光武帝刘秀,就是依靠着河东这块宝地上的资源,支撑起他的中兴汉室大业,最终一统天下的。

该郡有领二十县,计为:安邑、闻喜、猗氏、大阳、河北、蒲坂、汾阴、皮氏、绛邑、临汾、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北屈、蒲子、端氏、濩泽、东垣、解县。但是,并不是哪个县,牛辅都收得上税来。比如襄陵、杨县、永安这几个县,税赋已经多年没有交齐了。

这些县城的税赋为什么交不齐呢?不是他们交不起,而是这些县城的税赋,有很大一部分,被白波谷的太平道势力给截留了。

白波谷地势险要,太平道在其中的建立的坞堡,一个个都极为坚固,堪称是易守难攻。当地的郡县官吏,只要这些半露反意的蛾贼余孽没有真的起来造反,就算是谢天谢地了。他们哪里还敢上门去收取白波谷一带的税赋?

当然,白波谷的地方势力能够压制得住郡县上的掾吏,却不会被堂堂大汉凉州平叛军的校尉牛辅看在眼里。对牛辅来说,白波谷的乱贼若是敢反,他就敢带兵将这些乱贼一股脑儿全都杀光了事!

所以,为了收取税钱,牛辅在中平六年三月,亲自带领部下悍卒数百人,来到白波谷内,要求与白波谷势力的首领郭太会面。接下来,牛辅不出所料的与白波谷的义军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这场规模不算太大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两个极为严重的结果:

第一,并州太平道首领郭太,在冲突中受了重伤。

第二,董卓军与白波谷义军产生激烈敌对,白波谷势力大有举起叛旗的可能。

无论是以上的哪一个因素,张狂都有必要去一趟白波谷,明确一下白波谷势力的下一步走向。

毕竟,如今的太行军,在天下间像样些的盟友,也就只有白波谷了。

:

:本节中李儒的形象,采取《三国演义》的说法,并自行演绎。

1在汉朝,大人特指父母或者岳父岳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