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默(2 / 2)

加入书签

不过也正因有自己抗命在先,所以在深州一事上就万万不能再出现什么纰漏,绝不能给朝廷对自己开刀的理由,毕竟在面对失去三个州与朝廷的讨伐大军比较起来,自己宁可选择前者。

所以此时此刻在张仲武看来,这三个州已然从自己的地图中抹掉了,只不过现在差的只是朝廷的一纸文书罢了。

无论如何,在张仲武看来自己都是这场博弈中的失败者,败得彻底,也败得毫无悬念。

张仲武、王元逵、李浈构成了这部默剧中的主角,而左右剧情发展的却是远在大明宫的大唐天子。

夜幕降临,深州城外灯火通明,此时的风已带着秋日的寒凉,枯黄的树叶自天空飘落,在地上和风起舞,发出了莎莎的声响,除了巡夜的士兵外,大部分人都已经进入梦乡,连日来的宁静让他们原本紧绷的心逐渐放松开来,睡得深沉,也睡得安宁。

正在此时,只见六名士兵自大营的不同方向迅速潜入漆黑的夜幕之中,悄无声息,甚至连地上的落叶都不曾惊扰,直到距离大营数十丈之后,六道身影这才迅速汇拢在一起。

“将军,马已经备好了!”其中一名士兵低声说道,与此同时,另外几名士兵也纷纷向那个清瘦的身影叉手行礼。

这五人正是李浈带来的那五名神策老兵。

李浈闻言后点了点头,问:“没有惊动其他人吧!”

五人没有说话,只点了点头,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时候每少说一个字便少了一分暴露的风险。

“走!”

李浈低声说道,而后径自向左侧的一处密林中走去。

......

成德军大营。

当李浈出现在王元逵的中军大帐内的时候,王元逵看上去竟是出奇的平静,似乎其早已预料到李浈会来。

“呵呵,李将军少年豪杰,今日一见倒是让本使觉得老了!”

王元逵没有顶盔掼甲,而是穿了一件绯色的缺胯袍,头扎黑色幞巾,身材并不算高,但却尽显武将的壮硕与挺拔,虽然面容生得算不上俊朗,举手投足间却有一种威严之势,而颏下的那一缕青须又为其添了几分睿智,颇具儒将之风。

“呵呵,王使君正值当年,倒是让小子觉得冒昧唐突了!”

李浈说着将兜鍪摘下,露出了头上的黑色幞巾,与王元逵相比起来,年仅十六岁的他确实要显得更稚嫩一些,再加上其本就生得柳眉凤目一脸的清秀,与魁梧的王元逵看上去相差千里。

似乎与常年习练那一式剑法有关,李浈虽清瘦,但却身姿挺拔,如剑一般的挺拔,使得整个人看上去不仅精神矍铄,甚至眉宇之间有种剑的气息,或者说那是一种危险的气息,让人的直觉能够清晰感受到的危险气息。

或许是感觉到了李浈身上的这种危险气息,王元逵望着李浈微微一怔,双目中迅速闪过一抹讶异之色,但却又迅速恢复了正常。

“呵呵,李将军请坐!”王元逵笑道,却伸手指向了账内最末的一张蒲团,而账内众将在看向李浈的目光中也大多夹杂着嘲弄之意。

李浈瞥了一眼那蒲团,而后也不介意径自走了过去盘膝而坐,只是却再也不说半个字。

王元逵见状不得不率先开口问道:“不知李将军深夜前来所谓何意?莫不是粮草又吃完了?”

说罢之后,众将哄然大笑,脸上嘲弄之色更甚。

不料李浈却是故作惊讶地说道:“王使君果然料事如神,那三千石粮草业已用完,还差五千石,还望使君接济一二!”

王元逵闻言后顿时拍案怒斥道:“李浈,你莫要胡言乱语,此番只怕你是有来无回!”(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