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向老棉鞋低头(1 / 1)

加入书签


余疑低头了。
无力的垂下脑袋,这不是向这个世界低头,而是余疑主动选择低头。
只要低头,就可以错过许多。
只要低头,就能盯着脚下,不会错过任何。
而余疑眼中,看到的是浓情满满的老棉鞋,一双米黑色的老棉鞋。
这双老棉鞋,实属和余疑上下身的搭配不合。不,老棉鞋不属于任何人。
老棉鞋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湿。当暖暖的,肉肉的脚掌踩在雪地上,雪融化成雪水冰融化的那叫冰水,整双袜子都湿了,老棉鞋也坏了。
线头无法承受住鞋和雪水的重量,选择放手。
鲨鱼嘴就此张开!
“嗯,嗯。”
说完后余疑转向满是教学楼的窗外,静静等待。
随后是一个把围巾当成领带戴的男生,也就是扑在胸前,放在羽绒服里,是童凛。很奇妙,非常奇妙,就和右手手腕处的黑色电子手表,蹦跶跶,蹦跶跶,坐在了自己凳子上。
说好的男左女右呢。
最最最最最,最后登场的是屈亦洁,那雪地靴,都比足球运动员的袜子长了,那叫齐膝靴。
不得不说,靴子越长,女生越a,是不是,是不是!
穿帆布鞋是为了显脚小,那穿靴子,就是为了显脚大了。
当初就有一个女生把某人的足球长筒袜当作是袖套,就那种夏季防晒的蕾丝袖套为什么是蕾丝,穿着舒服呗,然后把手伸了进去体验体验这触感,冬暖夏凉,还说了句。
“这个袖子摸起来挺舒服的,颜色还挺少见。”
“喔,这不是袖套,这是的穿的足球长筒袜,不过没事,他洗过了,洗的很干净。”
,足球长筒袜的颜色为蓝色。
一旁一个路人男生提了一句。提完后那个女生啥也没说,脱下长筒袜后放了回去,转身回去写作业,那张脸,别提有多黑了。
黑的都要下雨了。
喂,这根本不是洗没洗过的关系!从此以后,那个女生有阴影了,这个阴影,很黑很黑,就和摇晃昏暗路灯下的人脸一样黑。
就这样,困恼那个女生17年的小儿多动麻痹症治好了。
“嗯,来俩个人去实训楼拿下寒假作业。”
还是那件一层不变的卡其色风衣这里杨书鱼发出疑问,为什么腰间的打着蝴蝶结模样的带子没有掉下来,喔收腰的。风衣下,不是白的发黄的白衬衣,而是一件黑色高领羊毛衫,领口处还有一个拉链。
这个拉链,设计的很巧妙。
此时,屈亦洁的风衣和水一菲,余疑的马甲,是一个作用。
,腿短的男同胞就不要穿风衣了,真的很lo。女生没事,可以穿靴子和高跟鞋修饰。
杨书鱼不喜欢穿羊毛衫,特别是高领,那不是羊毛触感的羊毛衫穿脖子那边不痒吗?
虽然暖和。
所以,杨书鱼那超厚内胆冬装下的本体,是一件夏天的短袖,可冷了。冷的脑袋不受控制,随着风飘扬。
“我说,来两个男生去实训楼底楼拿下寒假作业!”
屈亦洁再次强调了一遍,可能几天没当老师站上讲台讲课了,把在家那只有自己听得到的自言自语,带进了学校。
鸦雀无声,此刻的学生,失去了往常的积极活动性。
“那个,杨书鱼,你随便叫几个人过去拿一下,就说是高二三班的,别搞错了。”
多了没事,就是不能少,虽然少不少,没什么区别。
屈亦洁本想喊秦琴,但考虑到秦琴那纤细的胳膊,作罢了。
被屈亦洁赋予重任后,杨书鱼决定孤身前往,选择走后门走出去。
走着走着,杨书鱼似乎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故抬头一看,是余疑。
“怎么走那么快,不等我下。”
余疑又没让杨书鱼等他。完了完了,杨书鱼又来了,遇见余疑,就想摆出一副王尼玛的表情然后吐槽。
“你脚步声太重了,没听到。”
下楼时请和上楼一样,迈着沉重有力的步伐,不要放任重力,自由落体。
“是吗,没怎么注意,屈老师说的寒假作业在实训楼一楼?”
“嗯。”

至于上下半身,杨书鱼有商与婷这个共犯,等到余疑的到来,共犯又多了一个,业务服务范围也变了,也广了。
就是那么巧,杨书鱼穿的也是老棉鞋,不过这双鞋没有浓浓的情谊,路边摊几块钱买的。真服了杨书姮那尿性,连年过七十的老人都要讨价还价。
面对杨书鱼那不耐烦的催促,杨书姮大吼道:“老人怎么了,老人怎么了,你看不起老人是不是,我问你你是不是看不起老人,尊老爱幼那中华上下传承五千年的美德全让你扔风里了?”
此刻的尊老爱幼特指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怎么可以不公平对待。
“啊,一块钱不是钱啊,啊,你知不知道……”
一边说,杨书姮还一边用食指痛击杨书鱼的内心,导致杨书鱼的良心受损,变成一个不尊老,不爱幼,喜欢区别对待,高双标的小混混。
杨书鱼羡慕余疑的老棉鞋,那双老棉鞋,要保暖。
“今年除夕夜有什么安排?”
“不应该是春节,除夕夜才一天,准确来说是一个晚上,你想干嘛!”
“对对。”
对ngt啊。对,今年春节不收礼,十七年来的除夕夜,杨书鱼一分钱也没收到,一百块也没有,爸妈姐连帮忙保管压岁钱,将来等结婚时拿出来当女方彩礼这一借口都懒得说了。
“喝喜酒,哎,不对,是喝年酒,然后要是有庙会的话,说不定会去逛一逛,没了,就这样!”
对着计划表报备行程般的说了一遍。对了,还有去一趟卫生间。
看着余疑那殷切渴求的眼神,杨书鱼无奈的说道。
“庙会?就那边的那个庙?今年要举行庙会?”
需要连用三个疑问句吗?
还没有吗这个字!
“不知道,也许吧。”
“嗯,如果举办庙会的话,应该在大年初二。”
哈哈哈,哈哈哈,这自问自答让杨书鱼应接不暇,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那你呢,你有什么安排?”
“我,我可能去健身……我应该回老家。”
哈哈,哈哈,杨书鱼想问一下余疑的老家是哪,但知道了余疑的老家,也就知道了骆珈汐老家在哪。
哎读第三声,这不是人口问卷调差,而是寒暄式寒暄。你哪里人,老家哪的呀,家里几个孩子?
结婚没,找工作没,打算生个男孩还是女孩。
“就你一个人?”
“对。”
“远吗?”
“不远,就在这附近,坐大巴就到了。”
hat,坐大巴就到了,那有必要特意挑春节回去,每个周末不都可以回去?听余疑的说法,杨书鱼还以为要去那遥远偏僻,没有信号覆盖的无人区。
别人说话自带夸张,余疑是夸合。
“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