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才匠人的日常生活(2 / 2)

加入书签

沈括劝慰了沈方几句,突然灵光一闪,以前用水力车机把水流的力量转化为旋转力,然后连接各种齿轮、连接杆和杠杆,使这个转力可以转化为钻、磨、砸,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但若是在没有水力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将人力和畜力转化为旋转力,然后便于水力车机相同,连接各种齿轮、连接杆和杠杆,使这个转力可以转化为钻力、磨力、砸力。想到这里,沈方高兴地笑道,“方儿,你是对的,没有水的时候,用这个方法更好一点。你能用这个脚踩动的车机,做出各种机床吗?”

沈方高声说道,“能!孩儿可以。”

然后沈括便亲眼观摩了沈方的木工手艺,沈方找了一根结实的皮带,将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连接起来,然后在小齿轮的轴心固定了一个铁棒,当沈方踩动踏板蹬着齿轮转动时,中间的铁棒便飞快地转动起来。

沈括不解地看着沈方,“方儿,这个机器能做什么?”

“爹爹,要是能把这个铁棒换成凿子,便能很容易地在木头之上钻一个眼。”

沈括恍然大悟,当然如果让他来制作,肯定不会简简单单把凿子安装上去,而会做成可以旋转切割的钻头。同时既然可以钻眼,当然可以把切刀固定到外围来打磨圆柱,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圆柱、将会比用刨子、凿子做得更加精细,也更加方便,不用担心毁坏材料。

有了思路,沈括便来了兴致,他安排工匠一起上手,用了两天的时间便把人力钻孔机和打磨机生产出来。他安排家仆踩动踏板,然后把整块木料放到打磨机上,轻轻推动木料,一个纯圆的木棍便被车床切割出来。然后再把木棍横着放到钻孔机上,随着钻孔机的转动,木棍中被轻轻松松钻出了一个深孔。

有这些机器的助力,很快沈括便将王寅需要的印染机做了出来,通过安装齿轮、皮带、连接杆和杠杆,只需有人力踩动踏板或者牲畜拉动磨盘,都可以将这台印染机顺利地驱动起来,而不需要工人直接到梁房中摇动转轮。

沈方也用这两台机器制作了一些零件,组装起一辆三个轮子的奇怪车辆模型。

有了这两台机器的助力及思路无意中打开,驱动万寿山人工瀑布的水力车机模型制作得更加高效,仅用了原先一半的材料便实现了相同的升力,而且由于部件减少,变得更易检修维护。但是在喷泉的设计上,沈括遇到了难题,就算把水升得再高,通过铜管引导,最终由铜嘴喷出的水没有理想的高度。工部负责万圣山修建的官员几乎每天来催促,官家明确要求喷泉不能象留翠园已经建好的喷泉那样水平喷,而应向高空喷,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出皇家的气派。

临近年关,沈括的应酬特别多,明年上元节后,万圣山便开始兴建,时间紧迫。腊月二十午后,沈括给沈方讲了一下喷泉的原理和现在的难题,看看这个天才儿子有什么鬼点子。

“建一座十丈高的水塔,冲力就够了。”

“万圣山设计有四丈七尺高,水塔只能修在暗处,更不可能超过万圣山的高度。”

“那就在水塔里用铁锭增加压力。”

“这个需要进行完全的密封,不知道工部的匠人能不能实现?”

“爹爹,我们把模型做出来,模型能行,工部一样能行。”

沈括父子花了两天的工夫终于做出了喷泉的原型,看着流水驱动着模型车轮,将水源源不断地抽上“万圣山”,待灌满水塔后,沈括拧开开关,四个各式各样的喷嘴便喷出水来,大约有“万圣山”的一半高。工部的官员啧啧啧称奇,连声赞叹沈括的设计巧夺天工。沈括暂时交了差,至于实地建设的时候用什么材料,如何密封,此刻也无暇顾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