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 用新技术引出目的(1 / 2)

加入书签

小太监赶紧先说:“回黄大人的话,皇上说了,这是创新的东西,涉及到弹簧用料,工部里面有最好的工匠,这才叫黄大人办的。”

“弹簧?”

大家登时不解了,火绳枪不是就需要弹簧吗,这一整套制作工具、方法都送到内监去了啊。

可大家注意一看那图纸上说明后大吃一惊,“这不是鸟铳!”

熟知兵事的袁可立首先叫出声来,黄克缵皱眉看着,作为负责人的工部尚书,他对火器还是比较了解的。

可如今这杆枪完全颠覆他的认知,这时代西方其实有了燧发枪,但并没有列装军队。

数量稀少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造价太贵,无法普及。

要到十八世纪,法国人改进燧发枪后才开始普及,因此来到远东的西洋人,并没有带燧发枪,大明朝自然无从了解这些。

燧发枪和火绳枪其实都需要弹簧击发,区别是火绳枪的弹簧没那么高的要求,只要在扳机的扣动下,能把火绳牵引到火门就行。

可燧发枪的扳机弹簧,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击打燧石产生火花,这对弹簧的韧性和弹力要求大太多了。

此时欧洲的燧发枪弹簧,是根据钟表弹簧来制作的,几十年后法国的燧发枪,弹簧是直板形状,这对钢材的质量要求更高。

朱由校自然要一步到位,因此需要工部才能提炼钢材,他给的图纸中,就有炼钢的方法。

但以目前的工业基础,只能建造小型的设备,生产不了大量的好钢,但作为弹簧专用,应该还是办的到。

这种炼钢法来自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冶炼专家贝塞麦发明的转炉炼钢法,而后由托马斯改良后,推动整个工业社会的钢材冶炼。

朱由校用的正是托马斯的碱性转炉炼钢法,只是没有两百年后的机械,许多地方需要用上人力,因此才无法普及。

“皇上从何处得来这办法的?若是可行应该重赏此人才对。”

黄克缵终于全部看完材料,抬起头就说出这么一句话。

小太监连连摇手道:“奴婢可不知道,只知道这是皇上给的,请黄大人按这办事。”

黄克缵点点头,摆手叫他回去,袁可立不解道:“绍夫兄怎么了,此法难道真有如此大功?”

能让阁老说出重赏的,只可能是对国事有极大帮助的事,否则,这种工匠的活儿,士大夫是不屑为之的。

黄克缵微微蹙眉道:“没试过不敢说,只是按照皇上这上面所说,此法炼出来的钢,不用经过锻打就已经是百锻钢。”

“什么!”

这下连李宗延等人都惊呼起来,大明的好钢全靠铁匠锻打,炼铁之法倒是能大批量生产生铁、熟铁,可炼钢全靠手工。

一炉成型的钢材,别说他们没见过,就连听都没听过。

“不行,老夫要去问问皇上,此等方法不能泄露,若是从民间得来的,必须把人留在工部或将作司之中。”

袁可立登时站起来,看着大家问他们去不去,几个人相视一眼后,点头同意,一起进宫面圣。

朱由校正在皇后宫中,商量为死去的裕妃张氏平反之事,客印月老实巴交的站在一边,让人暗暗称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