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少年夫妻(1 / 2)

加入书签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程灵慧这才知道,新二奶奶的娘家原是山长林伯年家累世的奴才。后来得了主子恩典,居家放了良籍。新二奶奶的父兄也争气,相继考中了功名,渐渐也就兴盛起来。但他们本是奴才出身,光学了世家待人接物的皮毛,并没有世家的底蕴。

新二奶奶攀上常二爷,也是看上他财力雄厚。常二爷这些年在外面做生意,很是挣了钱的,可架不住往岳家填塞。

新二奶奶的娘家受了林家倒台的牵连,就差抄家灭族了。还是常二爷费尽心机才保住了他们家一线血脉。

但他的买卖也因此被查封。他家里人口又多,没了买卖支撑,在省城也呆不下去,就卖了宅子回老家了。可除了临来时发卖的那些下人小妾,剩下的人回来还是住不下。

新二奶奶就把主意打到了隔壁常继文的宅子上。常继文常年在外做官,程灵慧住在程家庄。他们家几乎整年就俩看门的下人在。

都是自家兄弟,人家说是借住两天,程灵慧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当时说好了,只借跨院和前院。二院儿和后院儿不借。因为二院儿是主院还有库房,常继文的家底都在这里呢。而且,逢年过节,程灵慧也要回来住的。常之洲偶尔也会回来住两天。

后院儿是留给关雎的闺房。小姑娘的地方怎么能外借?

常二爷也没想多借。安排了两个已经成亲的庶子分别住在两个跨院中。前院儿一开始没占。可后来家里几个姨娘闹得凶,他不得不把两个生了庶子的姨娘的安排过来。

好在常之洲虽然偶尔回来,但他还不满十五岁,不算成年。一时也两下里相安无事。

如今的常二爷一家子,也只是靠开州粮行里的股份过生活。粮行本来就不是暴利的行当。像那年大旱时的情况,一辈子也不见得能遇上一回。由此可知,常二爷现在的日子过得怎样。

相比较那边一天天鸡飞狗跳,梅姨娘母子俩现在的境况反而是清静的了。

新二奶奶的娘家倒了台,梅姨娘连做梦自欺欺人都不能够了。她也曾去讨要过自己过去的积蓄,可是新二奶奶一个子儿都不给她。她再傻也明白自己是被算计了。可这都是自己作得,也不能怪别人。

有时候,一个人对某些事死了心也不是坏事。就像现在的梅姨娘。啥也没思没想,就一心的干活儿,养儿子。日子虽然清苦,但有常大奶奶隔三差五的接济,也过得去。也不用和常二爷那些莺莺燕燕置气,身体也好了。一年到头,连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没有。

只是苦了几个闺女和常之钰。

几个闺女本来是常家正经的大小姐,因为自己的生母犯糊涂,变成了庶女。找婆家,高门大户是别想了。都嫁的转水城周边的普通人家。还好这些年国泰民安,日子都还过得。

常之钰就不一样了,他本来还读书。跟着母亲被赶到偏院儿后,生活拮据连束修都交不起。他身子又弱,梅姨娘又有个盲目宠溺的毛病,生生把学业给耽误了。

他比常之洲大两岁,现在十六岁了。整天也不出门,怯懦的很。常二爷回来后,带回来几头牲口,他才算有个着落,每天喂喂牲口。十六岁的大小伙子,连桶水也提不起来。还得梅姨娘帮他。

新二奶奶的娘家没倒台的时候,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但是,自从娘家失势,还连累了常二爷黄了生意。家里那些姨娘一个个都要翻天。一天天明枪暗箭的闹个不休,常二爷也是烦恼无比。

偏院儿和正院儿就隔着一个常继文的宅子。常二爷走着走着就到了偏院儿门口。

忽然就想起梅姨娘的好来。两个人是少年的夫妻。也曾有过蜜里调油的日子。再说,这梅姨娘虽然土气了些,小肚鸡肠了些。可她乡下长大的,没有那些弯弯绕的花花肠子。什么情绪都在脸上戴着。还有什么比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轻松的呢。

常二爷就推门走了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