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远行的准备(4k)(2 / 2)

加入书签

机械少女从另一边出来,她的面孔有些讪红、也不知道到底在采访中讲了些什么。

另一位女性的记者同时从那边走出,这位倒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而跟着她的摄像师......好吧也是人偶。

鲸天将目光移向这位记者,只见他将食指竖起放在嘴唇前——别透露。

好吧,这位好像有点小小的恶趣味,不过无伤大雅的玩笑鲸天也不至于戳破,他还不是那么不解风情的人。

这哪是四人采访小队啊,这分明就是男方与女方的二人幽会......还带俩保镖的那种。

不过官方的记者不通常是带着一整个团队的吗,怎么就这么点人.......

少年不打算深究,叫上莫诺就要离开这里。

“莫诺走啦,回家之后还有事情要做呢。”

“好、好的......”

莫诺加快步伐向前赶去,让两位记者相视一笑。

可就在这个时候,鲸天双耳微动、他好像听到了什么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声音......

“快到了,这里的土层非常松软,还有水的痕迹。”

男人有些癫狂的刨开泥土,将饱含水的土壤凑到干涸的嘴唇前吮吸。

这是多么甘甜、蕴含着生命的气息,是自然给我的生路......赞美自然。

“赞美自然,赐我生机,赞美自然,赞美自然,赞美自然......”

男人有些癫狂的念着,试做型的缺点又暴露出来了——大脑内塞满了植物的触须,导致他会时不时的会精神失常。

而在地面的鲸天突然感觉有点奇怪,怎么会听到有人在赞美自然的?

自然余孽不都应该被剿灭干净了?

为保险起见,鲸天示意莫诺和记者退后,然后用龙翼移动着在地面划出一个半径为三米的圆。

地下的玩意肯定能保证在这个范围内出现,而做完这些事之后鲸天又伏下了身子......

他仔细倾听着地底传来的声音,感受着微弱的震动。这种窸窸窣窣的声音就好像植物在破土而出——错不了,是自然余孽。

先不论自然余孽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想想如何处理对方比较好。

他的眼神瞥向了那名男性记者,眼中的意思不言而喻:“要是兜不住你也要来帮忙。”

于是后者点点头,打开了摄像机开始了二次录制......

这人怎么这样?算了,还是莫诺靠谱。

“莫诺,要是有超出状况外的情况出现,那就麻烦你了。”

“机械待机过久可是会生锈的,你到底把我当什么了?是你的监护人还是柔弱的人类女性?”

“不是、我只是想试试新的能力......”

看着面带笑意的莫诺,鲸天意识到她早就同意了自己的安排,只是想呛一下自己罢了。

“唉,算了。”

这三天的睡眠让鲸天潜入了第二个碎片空间之中,他在其中经历的日子不长、可经历却并不单薄——

待到他熟悉了新的组合后,必然是要回去报仇雪恨的。

“记得到时候裁剪一下视频,别什么都播出去了。”

记者先生比了个“没问题”的手势,而后他就睁大双眼看着鲸天开始调动魔力——

这根本不是刚跨入能级二的超凡者能拥有的魔力,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超越了能级三的超凡者——

“以我的【机械之骨】为底。”

锁链状的火焰沿着圆形的外环流动,最终锁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基底。

“以【万绿的藤蔓】为墙。”

一张虚幻的卡牌出现在鲸天的手中、它闪烁着蓝色的荧光,在一瞬间就被燃烧殆尽——藤蔓之王的藤蔓,只需要极少的魔力就可以发动的激奏卡,是鲸天这次唯一的收获。

于是在锁链之上,一条条碧绿色的藤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矮矮的墙壁。可当火焰吞噬它时、虚幻的红砖高墙便矗立在边缘。

“最后驱以【原初之一】为核。”

言毕,莫诺突然感觉到有些奇特,她暂时与鲸天达成了共感。虽然莫诺没有过载机体驱动【原初之一】,可充满力量的燃烧感却让她的双眼变得血红——

“哈,这就是【原初之一】的力量吗?

真是......真是辛苦啊,莫诺。”

宛若实质的火焰巨城(微缩版)围绕这个圈子建立了起来,这就是鲸天全新的超凡技艺——【永燃的坚城】。

而就在这时,伴随着一声尖锐的欢呼声,土层骤然破裂。

从大地之下钻出一位皮肤苍白如纸的男人,他的双眼兴奋的充满血丝、向外凹凸出来。

“赞美自然——”

鲸天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伸出在不自觉中覆盖一层龙鳞的右爪,将右手举至于肩平行,然后狠狠的捏紧!

“轰!”

【永燃的坚城】倒塌了,它墙下的一切都将被碾碎成泥——

伴随着绚烂的火焰特效,男人又被压回了地底,这次、他再也不能赞美自然了。

“呼——哈!”

“莫诺,我成功了!”

鲸天有些兴奋的转头,向莫诺分享自己的喜悦,可机械少女却有些惊慌地按住鲸天的肩膀。

“快把【原初之一】停下,你不要命了?”

“好好好……”

鲸天体内的魔力渐渐熄灭,一股疲惫感从身躯内部往四肢延伸而去——莫诺和鲸天共同承担了副作用,二者虽然感到疲惫却并不脱力。

“怎么会这样?”

机械少女不解,以往结束后给她的机体带来极大负担的【原初之一】,为什么会被二人共同承担?

“因为......我能感受到你的疲惫,在每场战斗后。”

鲸天想测试的能力是【永燃的坚城】吗?

此时在少年的眼中,莫诺读出了不同的答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