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渊的重视(2 / 2)

加入书签

直到对方三番五次的承诺,第二天还是会一样售卖,百姓们才散开。”

独孤云这么一解释, 李渊算是明白他为什么今天专门给自己汇报这么一个似乎很小的事情了。

要是这家咸鱼铺子一直这样子卖“咸鱼”, 那么这件事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这是要改变大唐食盐行业的大事啊。

虽然食盐不是大唐官营的产业,但是背后的牵连很大,李渊对此是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的。

“大郎从哪里搞来那么多的精盐?难道吐谷浑那里,盛产精盐?”

“这个情况,属下正在调查,想来再过几天就会有进一步的消息。”

独孤云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终归还是问到了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啊。

“尽快搞清楚大郎的这些精盐是怎么来的,他这样售卖精盐,目的是什么。

难不成他还嫌弃钱太多吗?”

李渊满脸不解,恨不得把李承宗拎到跟前,好好的问个明白。

……

“阿耶,我打听清楚了,那家咸鱼铺子是皇长孙的产业,我亲眼看到渭水新城那边往咸鱼铺子补货。”

萧锐脸色有点难看的给萧瑀汇报情况。

作为江南有数的世家,萧家的产业涉及的非常广。

像是咸鱼和盐巴,这些东西他们家都是有涉及的。

毕竟,江南地区河流湖泊密布,渔业资源毕竟丰富。

并且沿海地区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

虽然捕鱼技术比较落后,但是每年还是可以产出不少海鱼的。

至于盐巴,虽然海水制盐的技术还不成熟,但是江南地区已经有一些非常小规模的应用了。

当然了,目前只能利用海水制作粗盐,精盐的话还是要依靠井盐。

“之前我听说吐谷浑那边是产盐的,我们大唐的盐商在北方草原能够有一些生意,但是在西北那边,却是发展很缓慢。

不过吐谷浑的盐巴产量很是有限,不可能供皇长孙那样浪费啊。”

萧瑀脸上也是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皇长孙不是把伏俟城给占据了吗?会不会是那里有仓库中堆积了比较多的盐巴?”

“哪怕是如此,也没有必要这样子搞成咸鱼来恶心大家啊?”

萧瑀这么一反驳,萧锐就不知道要该说什么了。

“阿耶,其实这个咸鱼铺子,虽然给我们的咸鱼售卖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是精盐铺子。

我们家虽然也有卖盐的铺子,但是在长安城里头的影响无足轻重。

真正影响大的应该是荥阳郑氏。

而荥阳郑氏跟东宫的关系一直都算是不错的。

就连太子妃娘娘也是荥阳郑氏出身。

皇长孙这么搞,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萧锐的脑子倒也是转的很快。

“这件事的影响,对我们家来说确实比较有限。

搞不清楚情况,就先别轻举妄动,我们再观望几天吧。”

以静制动,这个时候,显然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