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话、不过是人心而以(2 / 2)

加入书签

“娘,那头咋了?”李琴从草屋里探出脑袋来问。

田老太还惊魂未定着呢,立刻就怼了过去:“啥啥事,啥啥事,甭狗屁倒灶的啥都好奇,做你的事去。”

李琴立刻讪笑了下脑袋咻了回去。

田老太又朝里喊:“大家别都搁里面,换着来,都换着休息,锅别停就成,咱赶它一晚上,能赶多少出来是多少。

亲家母,小妹,你们都出来,让他们年轻人做就成,咱们先去眯会儿,后半宿换她们。”

里面传来钱母和祈悦的应声,只是俩都没有立刻出来,手头上还正包着包子。

祈宝儿他们弄回来的野味,老祈家都给杀了后把肉给剔出来,晚上熬的汤用的全是骨架子,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已经是顶顶好的东西,至于肉全剁巴剁巴拌了从难民那换来的野芹菜和野葱拿来包包子。

完全不用担心这天气会坏,别看祈宝儿几个郞今天收获不错,野0鸡有九只,野兔有十几只,还都因为这儿人少只只脑满肠肥胖呼的不行,可老祈家二十几口人呢。

那么些肉再拌上野芹菜和野葱,你就肉少野芹菜和野葱多,也就够包个二百来个,这都已经不怎么能闻着肉味了,一人也差不多才十个的份,一天就能给你造没了。

这个也就是路上打个牙祭给大家伙补充下体力,人没油吃那是指定不行,据田老太自个的经验,越是缺油越容易感觉饿。

不过他们这一路得紧赶慢赶的,说到顶用,还得是能打死人的硬馍馍。

那玩艺儿才是真正即顶饿又耐吃的干货。

你说面粉发酵后做成松软的也抗饿还更好吃?

玩笑不是。

都发酵了往大了做,那多占地方,他们这样逃难跑路,东西自然是越少越不打眼越好。

老祈家的男人们和其它一起去的汉子们到了天摸黑才回来,一个个都累得走过来多余的话已经费劲去说。

“媳妇,整点吃的。”祈康安有气无力的喊。

终于能休息了,心一松腿一软,整个人直接瘫坐到地上。

哎哟,他这辈子就没这么累过。

叶三妮在草屋里哎了声,没会儿和李琴一起又提又拎着早已准备好的吃食出来。

两大罐的鸡骨架熬野菌菇汤,一大布包的包子,一大布包的馒头。

外面的父子五人已经累得全都坐在了草地上,就是罐子打开那扑鼻而来的香味都不能让他们动弹一下,只全用眼神来迫切的示意:饿,饭饭。

跟最后头的钱兰花抱着碗和大勺出来,叶三妮拿过大勺又拿了一块碗,给捞了满满一大海碗的骨架出来,又拿了两包子,一起先递给了祈老头。

“爹,给。”

祈老头接过先是大大喝了口鸡汤,“舒坦。”

再大口来口包子,“爽快。”

乡里汉子们吃东西本不怎么讲究,坐着蹲着,一手拿碗直接嘴对着碗喝汤,一手俩仨馒头包子一起拿,一口包子一口汤,这样吃反而才有劲,更香。

没会儿附近就只剩下了呼噜呼噜的喝汤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