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承包制的雏形(1 / 2)

加入书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1985之大国崛起 爱书阁(books520.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天三块钱,那岂不是一个月九十块钱的高工资?!

看着闹哄哄的人群,程功微笑着向身边的蔡明发说道:“蔡主任,你不觉得一潭死水是很可怕的吗?只有搅动起来,才有生机和活力啊。”

蔡明发连连点头:“没错,你就是那根搅屎棍!”

程功:……

在每天三块钱的重赏之下,报名参加电话线施工的镇上居民,多达一百五十人。

施工的第二天,过来帮忙的居民就锐减到一百人以下。

到了施工第三天,留在电话线路上干活的居民只剩下五十多人。

程功的态度很挑剔:干活偷懒的不要,迟到早退的不要,牢骚怪话的不要。

而且程功是说不要就不要,发了当天的工作费,立马叫这些临时工滚蛋。

三天下来,程功给镇上的居民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不好好干活,就没有钱赚。

被辞退的人中,还有程功的表叔、莫娓的亲舅舅。

很快,蔡明发吐槽程功的话语流传出来,程功“搅屎棍”的绰号名至实归。

一些游手好闲的居民开始大肆攻击程功,说程功实在逗着大家玩,什么装电话线,只是他搞出来的虚假噱头,其实根本没打算把电话线架好。

还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囔囔:“我觉得,回头程功这小子肯定会说人手都凑不足,所以回头干脆就不修了。”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偷懒磨洋工的。

大多数镇民好好干,拿到了钱,心里很看重这份工作。

而这时候,程功才推出计量报酬的制度。

比如一个电线杆的架设,从挖矿、巩固、立杆,程功愿意支付五十元的人工费用。

只要干活的人能够把这个线杆立好、立稳固,那么三个人干活也罢,五个人干活也行,程功一概不管。

哪怕是只有两个小时就完工回家睡大觉,程功也照样按量付钱。

其实,这就是个简单的承包制……

很快,有聪明的镇民发现了商机:如果组合几个施工能手,那么他们这个小组干的又快又好,就能以最快最好最多的方式拿到钱。

在这种承包制的管理下,电话线的施工以超快的方式进行着。

十公里电话主线,再加上一些分支线路,施工量还是不小的。

电话线的铺设相对比较简单:一个熟练的电工,踩着镰刀形的爬杆器,不用梯子就能轻松爬到电线杆的顶部,然后将电话线固定在架子上就行。

但这种方式施工方式比较危险,所以程功时刻盯着安全,防止有人摔伤。

除了顾及大家的安全,程功在吃饭上真的豪爽:施工的现场每天中午都是大碗白米饭,香喷喷的红烧肉。

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程功也没闲着:挖坑,立杆,安装电话线和交换机,程功出力比谁都多。

经过半个月的辛勤劳动,通讯系统的铺设,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工作量。

剩下的工作,都是难点重点。

这天中午,程功和几个镇上的居民立好了电线杆,程功拿着线垂,到远一点的地方去测量垂直度了。

几个年轻的小镇居民不懂这个,他们蹲在树荫下闲聊。

这时,邹婷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的道路上。

自从与程功和好之后,邹婷脸上的笑容多了些。

而刘导师每个星期天都会从浙海大学赶过来,给邹婷上课、授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