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走出枯井(2 / 2)

加入书签

“不远了,再有个把钟头就该到了。”

王文先去的洛阳,但是走到一半,王文忽然记起来,韩信虽然是在洛阳被贬为淮阴侯,但是幽禁的地方却是长安,汉初,洛阳只是一个大都市,长安才是汉朝首都。

刘邦当初能够定都在长安,也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其中还有张良这位谋圣的手笔。

走到半路发现问题之后,王文立刻就是调转方向,前往长安,不得不说,王文觉得收张恒为徒,还真是收对了,毕竟人家给自己留下了三百两的银子。

可惜他对于古时的银两兴趣却并不大,他喜欢的还是古时那些尘封的历史,但是这三百两的银子却解决了他一路上不少的问题。

王文是不会饿死,但是不代表不会饿,这次出门的第一次吃饭可以说是王文六年来第一次吃到食物,当时他足足吃了八碗豆饭,又带了三十个干饼路上吃。

当时王文的样子可是吓坏了不少人,而且衣服王文也换了一身,虽然穿越过来时穿的同样是古代的衣服。

这一路上,王文也是什么好吃吃什么,衣服就不需要太好了,毕竟穿的太好太招摇,他那么低调都遇到了三次强盗,虽然最后都被他收拾了。

古人诚不欺我这句话似乎很好的验证在了老伯的身上,果真过了一个多钟头,王文就看到了一道巍峨的城墙,后世的他也不止一次见过长安的古城墙,但是那时的城墙与时代格格不入。

虽然很好的凸显了古代的氛围,但是更多的是他的历史底蕴让人惊叹,而不是此刻的壮观。

唐代李白,后世诗仙,三入长安,难道只因为想要报效朝廷吗?

记忆中的古城第一次如此真实的出现在眼前,就是王文也忍不住感叹。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听到王文的话,前面赶车的老伯忽然转过来笑着说道:“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个读书人,这年头,读书好呀!”

王文听罢,笑了笑算是回应,《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自己可没有这般文采,只是拾人牙慧,卢照邻在文学上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他最为出名的就是那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不是什么历史上的无名小卒,他出身于唐朝被公认为天下诸族之首的“崔卢”中的礼学世家范阳卢氏,和药王孙思邈都要师徒关系,也就官场上不是很顺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