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古代鬼屋(二)(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谏议院参奏工部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送到勤政殿。

种粮食的地,拿去种草药,还造成百姓死亡,实在荒唐。

听着下面的人禀告,皇上面沉如水,冷漠严肃,“苏卿何在?”

“回皇上,苏大人还在京兆尹。”

工部吴尚书盯着压力说话。

昨日苏义孝说是与工部商议的结果,其实是他自作主张,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传上来。”

很快便有人去请苏义孝。

这是苏义孝第一次上朝,周围都是高官厚禄的大臣,苏义孝十分紧张。

好在有上次面圣的经验,他已经能装出一幅从容模样了。

“想必你已经知道朕为何找你来,”周武煦正襟危坐,“朕问你,为何将粮食改为草药?”

“回皇上,木薯乃粮食,不是草药。”

“哦?那为何你对百姓说是草药?”

“因为木薯有毒,微臣怕百姓处于好奇误食,便谎称草药,以绝后患。”

周武煦眉头紧皱,这是什么道理?“既有毒,为何要作为粮食?”

三岁儿童都知道有毒之物不能吃,堂堂一国之臣竟然将毒物,当作粮食,实在荒谬。

“回皇上,木薯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去除毒性,且味道甘甜可口,耐饱。”

“哦?”周武煦挑眉,“你如何能证明?”

“微臣不能证明,但微臣之女可以证明。”

苏义孝还是昨日一套说辞。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了激烈的议论声,这苏大人不愧是小门小户上来的,竟任将宝押在女流之辈身上。

“荒唐,”户部刘尚书忍不住斥责,“苏大人,皇上面前,不可胡言乱语。”

“下官未曾胡言乱语,”苏义孝老实论述,“下官女儿真能证明。”

“哦?”周武煦眉目微挑,带着兴味,“你女儿可是前阵子写《春江花月夜》的天才?”

苏义孝哪里知道什么《春江花月夜》,但说天才,他是认同的。

于是道,“正是。”

“如此,传她上来吧。她可在殿外?”

苏义孝说在大庆门外候着的。

于是满朝文武,看着一十来岁的孩子,扛着两根烧火棍一样的木疙瘩上朝。

议事厅最末尾的绯衣小官,没忍住笑出声。

皇帝朝他一瞥,他便捂着嘴巴住声了。

苏希锦上前,将沉甸甸的木薯放在地上,叩首行礼。

周武煦摆了摆手,端着一张脸问:“你且证明。”

苏希锦不慌不忙起身,“启禀皇上,臣女需借御膳房一用。”

当然如果让她就在这里架火,效果更真实,也更炸裂。

周武煦同意。

“众位大人请继续稍后,小女一个时辰后回来。”

苏希锦离去,将木薯剥皮,切成段。放在锅里煮,煮得半熟,再捞起来过一遍冷水,继续煮。熟透后捞出。

监督她的人不可思议,“就这样?”

苏希锦微微一笑,“就这样。”

自然不是,还需要在水里泡两天两夜,木薯有毒是因为木薯中含有一种叫做亚麻仁苦苷的物质,它与胃酸作用可产生氢氰酸,使人中毒。

但这个物质溶于水,只要在水里泡上4到6天便可。苏希锦只来得及泡两天,所以过了两次水。

她将煮好的木薯用大盘子呈上,捞出端至议事厅。

众人只觉得白花花一片,冒着热气。与之前那个木疙瘩完全两回事。

“现在这个木薯无毒,”她说。

见大家都望着自己,不曾转移目光。反应过来,拿了一块当众试吃。

还有人不信,猜她做了手脚。

“陛下,”李总管忽然道,“老奴想起早晨不曾用饭,不知是否可以尝尝苏小姐的木薯。”

周武煦默许,李总管于是来到苏希锦身边,拿了一块放进嘴里,眼前一亮。

“如何?”有人问。

“此物甚是奇特,味道甚妙。”李总管道。

于是有人来了兴趣,但还是不敢吃。反而刚才笑苏希锦的那人,走上前来吃了一块。

他仿佛很喜欢这个味道,吃了一块不过瘾,直接将盘子端过去吃。

事情已经明了,木薯确实可以当成粮食。

“即便它可以吃,”有官员出列建议,“但它终究有毒,百姓可不会处理。微臣以为应该将之铲除。”

“正是,正是。”

“苏大人种植木薯做法实在欠妥。”

果然,这群人最终目的是让苏义孝下台。

“铲除?”苏希锦抬头,“这位大人可知我父亲明知木薯有毒,仍要种植吗?”

“为何?”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因为木薯产量高,一亩地保守估计可产木薯一吨,若理想,甚至可达两到四吨。”

“什么?”

“当真?”

“这怎么可能?”

众人大惊,纷纷感叹不可能。要知道一亩良田的水稻,产量只有三四石。

木薯竟然高出了整整五倍。

“不止如此,”苏希锦接着道,“木薯耐干旱,易养活,只需要种在荒地便可。”

满堂震惊,这么说不占良田,仍能产粮食一吨。那岂不是天降的福利吗?

周武煦更是内心激荡,如果木薯产量真如她所言,那不是能养活更多的人。

何愁百姓吃不饱饭。

“此话当真?”他颤抖着声音问。

“当真,木薯味道甘甜超过一般食物,风干后,可长期储存。适合当军粮。”苏希锦说,而后神色严肃,“有毒是木薯唯一的缺点。”

“你们吃这么久了,都没事,说明你的去毒法子可行。”

周武煦走下朝堂,在盘子上抓了一块放进嘴里,“确实美味。”

有他带头,其他人自然不能不表态,纷纷拥上去尝试。

好评如潮。

“那苏大人的案子……”这时大理寺卿突然问。

“什么案子,苏大人这是为国做贡献。”方才的绯衣官说。

“正是,正是。”有人符合。

又化险为夷了?工部尚书抹了一把汗水,这苏义孝走的什么狗屎运,回回都能平安无事。

“启禀皇上,”苏希锦突然道,“臣女一直有个疑惑。”

“你且说。”周武煦头也不回。

“木薯是有毒,但它的毒性并不能将牛毒死。更不用说人吃了牛肉,因此丧命。”

众人手里动作一顿,她这话很明显,就是有人陷害。

“木薯乃国之利器,兴国之物,若真有人设计陷害……此人居心叵测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