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画院内的水彩画比试(2 / 2)

加入书签

不过,不管是什么风格的,这些画作能够成就上品灵画,自然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更主要的是,这些学生不过画徒境界,就开始了自己对画作的思考,对颜色,技法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实在是惊人。

而且,有这样独特的思考的人不是个别,竟然有这么十多个,更是让人惊讶。

这,在峻阳画院,根本是不可能出现的盛况。

袁渊观看了这些画作,都觉得自己收获不小。

张向峰的画作,看起来就比较中规中矩。

他的画作尽量和范画贴近。不管是色彩的处理,还有技法的处理,都非常靠近范画。

当然,也不是说,这样就不好。

什么样的画作最好,是因人而异的。

有些老师,有些学生,就喜欢一些在范画上有所发展,推陈出新,不拘泥于范画的画作。

在他们看来,成就什么品级的灵画,才是最重要的。范画只起一个示范作用。不能约束学生的发展。

而有些老师,有些学生,就喜欢和范画的色彩,技巧,效果,相似的画作。

在他们看来,越是靠近范画,才能越体现一个学生的绘画水准。

等等,等等……

张向峰成就画徒境界的时间并没有多长,不过半年。而这个学期还忙来忙去,参加了边城对蛮族人的战争。

最后,袁渊被掳走,他还为了营救袁渊,跑了一趟蛮族人的地盘。

所以,这个学期,张向峰真正修炼,绘画的时间并不多。

这个自然也造成了他。对二阶的画作,还不那么熟悉的结果。

所以,张向峰的画作是尽力靠近范画的。

这个也是一种取巧的方法。

毕竟,有范画在那里示范。只要技巧够好,对颜色的掌握够好,贴近范画的画作,还是比较容易绘制出的。而且,越是贴近范画。越是有可能形成品阶高的灵画。

但是,看了这十四个人的画作,袁渊隐隐有些担心,有些不安。

因为张向峰的画作,看起来太普通了。

实在是没有其中几幅画作那么吸引人。

这个时候,老师们也开始指指点点,评论着这十四幅画作。

当然,老师们的意见也不相同。甚至观点非常相悖。

有些老师觉得好的画作,在另外一些老师眼里,可能就是非常糟糕的画作。这个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顾锦也是看完了所有的画作,然后站立到了张向峰画作的前面。

“我觉得这幅画不错。我觉得张向峰同学,是最应该代表画院去参加大比的人选。”顾锦说道。

顾锦的话刚说出来,底下一片轰然。甚至很多老师也惊呆了。

但是,顾锦是这些老师中唯一的画士境界,所以,顾锦的话,非常有重量。

其中一位胡须飘飘的老师问道,“顾老师。你看好这幅画,似乎是我们不看好的。能说说你的看法么?”

顾锦点了点头,“张向峰同学,你是第一次绘制《秋草》这幅画。对么?”

张向峰点了点头,“是的,我是第一次临摹《秋草》。”

听了张向峰的话,所有人都惊讶了。

《秋草》是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因为它有着治疗外伤的作用,非常有用。所以踏入画徒境界的人,都会临摹它。

画徒境界的人,谁要是没有临摹过《秋草》,都没有勇气说自己已经踏入画徒境界了。

所以,张向峰竟然是第一次临摹这幅画,真的让所有人都惊讶了。

那些老师也有些惊讶,都仔细看了看张向峰。张向峰不过十五岁,面向看起来比周围的那些学生要稚嫩得多。

这个年纪,已经踏入了画徒境界,实在是让人惊讶。

顾锦接着说道,“第一次临摹,就临摹出了上品灵画,实在是让人惊叹。更主要的是,我观察过,虽然他的画作比起别人来,太中规中矩,但是无论是对色彩的把握,还是对技巧的把握,绝对比其他人要高出一筹。”

其他老师听了顾锦的话,又仔细看了看张向峰的画作,都点了点头。

顾锦接着说道,“我推测,如果现在,再让他绘制一幅《秋草》。他可以成就出极品灵画来。”

听了顾锦的话,围观的人都轰然议论开来。

顾锦对张向峰的评价也太高了。

张向峰站在那里,有些手足无措。他也没有想到,顾锦对他的画作评价竟然这么高。

本来张向峰本着打酱油的心思,想要试试而已,并没有信心被被选上。尤其是完成画作以后,看到了别人风格各异的画作,他就更没有信心了。

谁想,现在,落水画院的水彩画第一人,顾锦,竟然对他评价这么高。

“我们两家画院的大比。是以成就灵画的品阶来评定胜负的。并不是看谁的画作更具风格。最主要的是,大比时候的范画,会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或者即时见过,也很少见,而且比较生僻的画作。”

“这样,我们就要考虑了。象张向峰同学这样的学生,技法娴熟,色彩把握熟练,能够中规中矩临摹出范画的人,才是最有可能取胜的人。”

“所以,我觉得,让张向峰同学代表画院,去参加大比,才是最好的。你们说呢?”

有几位老师听了顾锦的话,不由自主都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