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各方相邀(1 / 2)

加入书签

穆兰婉莹在旁听得怔怔出神,寺夕这是...在教皇上如何治理国家吗?但是又觉得寺夕说得好有道理。

小蝶双眼亮晶晶的把寺夕给看着,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李世民伸手拍了拍寺夕的肩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言语间透露出的真情实感让寺夕又高看了对方一眼。

没办法,谁让对方是货真价实的九五至尊呢?试问天下有谁敢在他面前说教?嫌命长吗?

但是李世民就这样听进去了,甚至看神情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寺夕兄弟今日所说,朕还需要在好好想想,对了,适才穆兰小姐说你在传授她们刺绣技艺?”

这个李世民就不太相信了,毕竟刺绣这种活儿真是没有男子愿意学的,也是因为李大德没有给他说过,只说了葡萄酒的事。

而且穆兰婉莹是谁?那是在上上届大赛中夺得刺绣单项冠军的人,可以算得上是文唐刺绣第一人了,谁又有资格能当她的老师?

穆兰婉莹先一步回道:“回皇上,民女在为遇到寺夕之前,也觉自身刺绣技艺已到巅峰,再难寸进,但是在遇到寺夕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高山仰止。”

“哦?没想到寺夕兄弟不仅仅是精通这么简单,而是已经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李世民一脸了然,看了眼欲言又止的穆兰婉莹,知道对方想问什么。

轻叹一口气说道:“穆兰小姐,关于你父母的事,既然他们没有告诉你,那就说明时机未到,朕也不方便说什么。”

“皇上既这么说,那民女的父母想必是安然无恙,知道这个就足够了,只是...”

“只是什么?”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穆兰婉莹双手揉搓着衣角脸红红的回道:“只是民女未经二老同意就与寺夕私定了终身,所以...”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满脸惊讶的打断道:“什么??你们两已经私定了终身?”

定睛打量了一下穆兰婉莹,才松了一口气的说道:“还好还好,你们并未踏出那一步。”

不然...就算他觉得寺夕有堪比天高的才气,却也不能为了他破坏执行多年的计划。

惋惜的说道:“哎...寺夕兄弟,若换作其她女子,朕一定会亲自为你说媒,但是...”

“哈哈...婉莹既然已经是我的娘子,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若谁想要阻拦,也得问问我答不答应。”寺夕笑着开口打断道。

“好气魄!寺夕兄弟有大才之资,与穆兰小姐站到一块儿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话音一转,提醒道:“不过...再未见到穆兰小姐的父母之前,朕需要提醒你们二人最好别踏出那一步。”

穆兰婉莹满肚子的疑问,还想一一问清楚,就被寺夕在旁一把拉住,只好把疑惑都压在心中。

寺夕知道,多问无益,李世民肯定也是什么都不会说。

很早之前就有猜测穆兰婉莹的父母不简单,今日看了李世民的反应,已经可以肯定绝对是非常不简单的人物。

不过...又怎么样呢?

告辞了李世民,三人原路返回长安城,在城门处又经过了一番检查,归还了木牌之后才进入城内。

“寺夕,你说我父母是什么人?”穆兰婉莹憋了一路了,这才问道。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不过肯定是很厉害的人物就是了。”

小蝶在旁气鼓鼓的说道:“既然家主与主母如此厉害,那为何当初要将诺大的穆兰家交给婉莹姐姐?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他们根本不知道婉莹姐姐这些年受了多少苦,多少委屈。”

寺夕点点头,小蝶说的确实也没错,只是有可能穆兰婉莹的父母觉得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他们的女儿呢?

只能说,双方所处的立场不同,感觉到穆兰婉莹情绪不高。

开口宽慰道:“婉莹的父母肯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然不会辛苦这么多年,为婉莹留下这诺大的家业。”

“这些婉莹知道,婉莹也并无责怪父母之心,知道二老平安无事就够了,婉莹想的却是皇上所说的话。”

穆兰婉莹说完主动握住寺夕的手掌,低着头轻声说道:“婉莹此生已是你的娘子,不会再有改变!”

寺夕反手将穆兰婉莹的小手握在手心,又牵起小蝶的手,高声吟道。

“我欲与卿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

“东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卿绝。”

热闹的大街之上突然传来高亢的吟诗声,竟将喧嚣嘈杂的声音都盖了过去。

来往的行人纷纷驻足,循声望去,却找不到是何人在吟诗,街上陷入短暂的宁静,只有那吟诗声飘荡在空中。

再仔细听这诗,顿时让人浑身一个激灵。

正在逛街的恋人内心喷涌出浓烈而坚定的爱意,什么门当户对,什么指腹为婚,什么政治联姻...统统滚蛋!

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短暂的人生之中,又有什么可以与一场甘愿为之赴汤蹈火的爱情相比呢?

而街道上原本还在高声吆喝的商贩在听到这诗之后,想起了家中任劳任怨的妻子,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是如此炙热的爱着对方。

但是生活的不易,却将这分炽烈的感情给消磨殆尽,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没发现妻子早已韶华不在,鼻头一酸,抬手抹了一把眼睛。

将摊位快速收拾好,在隔壁的胭脂店中选了一盒妻子想买已久却又舍不得买的胭脂,便急冲冲的往家而去,那里...有他深爱着的人。

自此,长安城内便有了一段传说,说是在这一天,有仙人降世,吟诗一首,顿时十里长街中的人们均被感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