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我”的分离感(2 / 2)

加入书签

“我要谢谢你。”她的声音像一阵微风,“谢谢你帮我分离掉仅存的感性。不必责怪自己,你的判断很准确,我丈夫和舒晴的事,确实是我内心一直以来难以根除的波澜,是我最大的破绽。但你要明白,我自己比你更清楚这一点。我知道你早晚会抓住这一点,试图控制我的情绪和心理,所以早就做好了迎击的准备。而你——”她目光突然冰冷了许多,“你太高估自己,也太小看我了。我早就说过,最高明的暗示,永远是不动声色。你自以为胜券在握,没有遵循这一原则,使得原本足以制胜的武器,反倒被用来加固了我的防备。从主动发问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失败了。”

我心中一阵慌乱,但还是故作镇定:“你在虚张声势。”

她露出明显的自信笑容:“我可以你跟你说说舒晴,说说我丈夫。你说得对,他们早就有了私情,但我以前对他们太过信任了,所以一直被蒙在鼓里。而且,虽然我丈夫对舒晴有感情,但对我也存在感情与责任——他好像很享受二女一夫的生活状态。酒会的事情发生后,我丈夫对我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过程。最初的几天里,他确实尽心地陪着我,给我鼓励和安慰,我也很庆幸自己没有被他嫌弃。但强奸案的诉讼开始后,或许是因为一再受到案情的暗示,加之与我有关的谣言四起,他终于开始对我表现出明显的厌恶。他开始对我爱搭不理,不怎么吃我做的饭,不碰我的身体,甚至连手都不愿碰一下。诉讼结束后,他开始找各种借口不回家,即便回家,也总是有理由不跟我睡在一起。当时,我就理所当然地发现了他跟舒晴的事,但什么都做不了。如你所说,我不干净了,也失去了生育能力,在丈夫面前已经毫无尊严。我提出过离婚,但他的事业正处于飞速上升期,暂时不愿因为离婚影响前途。而且,他当时一有机会就会跟舒晴见面,也根本腾不出时间来管我。”

看着她平静如水的样子,我心中越发不安。

“我忍了很久,终于在10月底的一天下定决心,要跟他认真谈谈未来。”叶秋薇接着说,“但正如你所说,我在他心中已经毫无分量,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甚至连可有可无都不如——他对我已经没有一丁点尊重。那天晚上,他对我的厌恶彻底爆发,说我主动勾引徐毅江,害得他在单位里被人笑话。他说我恶心、浪荡、不要脸、装可怜……我陷入绝望,第二天晚上独自在家时,吞了大量安眠药试图自杀。可是吞药睡去不久,我就被胃部的刺痛惊醒,把药全都吐了出来。当时,我一边不断呕吐,一边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我觉得,我的潜意识如同另一个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她就像我个人的上帝,目睹了我经受的一切苦难,对我有着深入的了解,抱有最慈爱的关怀与同情。她不想让我死,所以在极端情况下发挥最大潜能,控制了我的胃和食道,让它们把药排出体外。虽然之前学过多年的心理学,但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心理世界的奇妙。我开始有意地区分自我和本我,尝试以旁观者的身份感知自己的潜意识,并且不止一次地出现了自我和本我的分离感。”

“自我和本我的分离感——”我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她的话题之中,“这就是你所说的‘摆脱性本能’?”

她微微点头,不紧不慢地说:“这种分离感的出现并非偶然——那晚,我从生理上活了下来,但自我仍无比绝望,想坚定活下去的信念,就必须得到足够的精神支持。当晚,我孤身一人,无法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同时,我性格软弱,而且依然抱着求死之心,所以很难从意识和自我层面给予自己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支持我活下去的精神力量,就只剩下求生的本能了。但因为我依然抱着求死之心,所以并不愿意承认这种求生欲望,加上性格软弱,我最渴望的是来自他人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对求生欲望做了伪装,让我自认为求生欲望来自外部,代表求生欲望的本我,和代表求死之心的自我,也就难免产生了相互的分离感。”

我思索片刻:“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心理错觉罢了,你并没有摆脱本我,摆脱性本能。”

“不。”她平静地说,“摆脱本我,并不意味着本我消失,它只是和自我发生了分离。这种分离感,最初确实只是一种心理错觉,但它一再出现,而且越发强烈,很快就发生了质变。这种质变,就是我对你讲述的那个契机。”

我突然从她编织的心理世界中清醒过来,警惕地看着她,觉得她在对我进行某种暗示。但随着她的继续开口,我又深深陷入她的世界,难以自拔。

“就在那晚,我突然感受到强烈的性欲。”她接着说道,“我触摸了我丈夫的下体,发现它是如此短小、坚硬而冰冷。现实的打击、我对丈夫日积月累的恨、以及对性欲的羞耻感,让我再次产生了自我和本我分离的感觉。我此前体验过无数次的分离感,但全部加起来,也不如那一刻的感受强烈。那一刻,我以一种绝对客观的视角目睹了本我,目睹了自己的一切欲望、情感、以及本能。它们都没有消失,但已经远远地游离于自我之外,而且不再以不可抗拒的态度驾驭自我,反倒开始接受自我的控制。一切感性思维和行为都源于本能,所以,我进入了一种纯粹自我层面的理性状态,成了存在于理性基础之上的‘逻辑化的我’。”

我下意识地点点头,陷入沉思: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就在于能以理性对抗感性,能以自我约束本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智慧的发展过程,就是心理从感性向理性、从本我向自我的进化。这种进化的极致,就是纯粹自我层面的理性状态。但正如无穷大的数字不存在一样,心理进化的极致状态也不可能存在与出现。不过,倘若在某种极端情况下,自我真的与本我完全分离,并通过理性机制驾驭本我,这种极致状态就有可能真的出现。

叶秋薇的讲述真实、可信,甚至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她真的完成了智慧的极致进化么?

我深吸了一口气,彻底沉浸在她的讲述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