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埋骨之地(2 / 2)

加入书签

这次出来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但是遇到的情况却并不美好。

所以一路上大家都很沉默。

考古组集中在信息车上,大家各自坐着各自的事情。

庄遥也一直在看着车厢侧面的那些屏幕出神。

另一边,连琪正带着奚宛研究昨天扫描下来的资料和考古现场拍摄的照片。

宁学文闲着没事也加入了进去。

当看到水泥石柱那张照片的时候,宁学文奇怪的问道:

“唉?这里居然还有字啊?我都没注意到。这几个字是念‘歌唱祖国’吧?”

连琪和奚宛凑近后看了看说道:

“好像是,因为从古代到现在,文字的演变已经趋于稳定,特别是上个时代跟现在的文字差别很小。

不出意外的话,这几个字就是‘歌唱祖国。’

主要是刻的比较潦草,但是对比日记上的字迹,应该没错了。”

听到连琪这么肯定。

宁学文你兴奋地说道:

“这么说的话,那这不就是之前日记上写的那首歌吗?好像就是叫《歌唱祖国》吧?”

连琪点点头:

“没错,就是它”

“可是这张黑色的就是黑胶唱片吗?这东西是存储用的吗?”

宁学文切换了一张照片,指着照片上的黑胶唱片问道。

庄遥这时候也回过神来,听到他的问题随口回答道:

“黑胶唱片是一种很古老的音乐载体,差不多只能录一首歌。

后来逐渐被淘汰了,这张唱片应该是后期制作的怀旧版,专门收藏用的。

里面能存放多少首歌目前还不清楚,而且看样子这张唱片已经无法使用了。

不过根据日记里记载的,这张唱片里面的歌曲应该是《歌唱祖国》这首歌。

因为以前的时代,每到值得纪念的整数年份,比如立国百年,两百年这种日子,都会有比较大型的庆祝活动。

就跟我们今天的曙光纪念日一样。

那时候会有许多怀旧的记忆映像,忆苦思甜活动,甚至一些怀旧物品都会成为当年的热门产品。

这个唱片估计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听到庄遥的解释,大家都算是长了新的知识。

这种东西并不是没有资料,只不过人力有限,在座的没有人去专门研究而已。

连琪和郭文林倒是了解一些,不过了解的也不算太多。

此刻听着庄遥在那里娓娓道来,说的有模有样,两个人都露出一脸姨母笑。

而宁学文和奚宛则是连连点头,算是长见识了。

等他说完,宁学文若有所思。

一瞬间车厢里面变得很安静。

大家都看着屏幕上的照片,想象着那个年代的生活日常,还有那种盛大的节日,人们是如何庆祝的,跟现在的曙光纪念日有何不同。

看着这张唱片,想象着那个年代,所有人欢歌笑语,生活在繁华都市当中,漫步在田野山林里面。

那时候或许是天空湛蓝,芳草萋萋,花香弥漫,蝴蝶翩翩。

又或者门前溪流淙淙,门口大树葱郁,树下儿童环绕,彼此嬉闹。

门内人们吃着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都是刚刚采摘的,家里有吃不完的粮食,还有无数种类繁多的商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