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匆匆三年(2 / 2)

加入书签

“此事不难,天庭想要改朝换代,镇压群邪,一些左道修士,必定都在他的打压行列之中,在此之前,我已经遍查天地之间,修为精神,大善大德之辈,这些人,数量不多,却一个个法力高强,只是,如果不拿出实证来,怕是不会相信你我之言,加入这等大劫中来。”

“因此,在如今大劫未起,劫难未生之际,恐怕难以说服他们,只会走漏风声,因此,此事不宜张扬,还需小心寻访为妙,如今我心中,已经有了腹稿,待得太师圣旨真意首肯之后,我便出去寻访,为教太师相信,我先将其人身份,一一告知太师才好。”说着,敖信便在闻太师耳边,将一群原截教弟子等人的来历告诉了闻仲。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为镇守成汤天下多年的太师,闻仲的见识自然不俗,敖信所言等人他也尽数知晓,知道一个个本领不凡,而且如敖信所说,都是左道修士,而且是左道修士中,一些清净自在,并非祸乱天下之人,顿时放下心来。

“既如此,此事便请道友决断,闻仲莫敢不从。“闻太师说道,此事便就此打住不提。

次日一早,闻太师便亲至王宫,与纣王密谈此事,从早上说到晚上,期间连饭也顾不得吃,一直到深夜时分,才终于拿到了敖信所要的密旨。

此后,朝歌之中多了一位不知来历的御史大夫,名唤沈信,说是御史大夫,可日日神出鬼没,就连朝堂也不曾出没过几次,整个朝堂之上,也没有几个人认识,唯一熟悉一些的,就只有太师闻仲和纣王了。

也不知道这位沈信,到底给这两人灌脸什么迷魂汤,让他行走各处,动用钱粮,随意挥洒,打着纣王的名号,建立行宫,劳民伤财,惹得民间朝堂怨声载道,不少人上本弹劾,却要么被纣王留中不发,要么被闻仲浅浅揭过,随意罚了些钱粮,也就当惩处过了,一度超越费仲尤浑,成为朝堂第一大奸臣。

如此日日复年年,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三年过去,每天参奏沈信已经成为朝歌官员必备的行程,可沈信还是极少现身,我行我素,众人已经渐渐麻木了。

朝歌变化不大,倒是成汤天下的颓败之势越发明显,只要能接触到大量信息,脑子灵光的家伙,基本都感觉得出那么一点点意思。只是,朝歌依旧歌舞升平,对外边的反应稍稍有那么点子纯度,尤其在此时交通相当不便的时候。

正如敖信所预料的一样,随着四方诸侯越来越强大,明里暗里,整个商朝都呈现一片暗流涌动之象,先是数年前东夷蛮族犯边,大商边军竟然连败几仗吃了不少暗亏,朝歌自是非常不满,当机立断派出精锐大军前去支援。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对于朝歌的实力而言,实在不值一提,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场大战之后,商朝的军事实力也渐渐暴露在众人的眼前,至少明面上的实力如此,一时间,朝堂上下,暗流涌动的更加多了起来,彼此之间的试探摩擦也更多了。

眼看四方诸侯越来越压制不住,纣王已经渐渐坐不住了,闻仲如今也是心力交瘁,脸上愁容不断。

看着一脸愁容地闻仲,敖信笑道:“太师放心好了,这几年借助打造行宫,我行走天下,已经布下不少的后手,暗中准备不少,龙族那边,也早在准备之中,只等有人冒头,就能打个措手不及,如今时机将至,我也要离开朝歌,前往寻访当日所言的一众左道大拿了,太师只请坐镇朝歌,待我归来便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