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圣旨到(2 / 2)

加入书签

骑兵一个一个上前取酒,倒一碗,喝一碗,撤逃过,后来才赶至的士兵并不眼红,安静地凝望仪式般地敬酒,想着如果能成为其中一员该有多么骄傲。

心念转得快的,立刻抢拜在韩世忠跟前,愿跟随加入韩家军。

韩世忠全收了,一一问了名字,与他们对喝了一碗。

此战过后,凭着战功,韩世忠至少连升三级,从五品的官职,当不上八阶的中亮大夫,也该有个十阶翊卫大夫做,以这种晋升速度,迟早会自建一军,这时不投效更待何时,前途之外,韩世忠的义气忠勇才是让他们折服最大的理由,麾下又有唐寅这样的谋士,在韩家军不会白白送死,还能拼一份前程,许多人都动心了。

吩咐完防务,韩世忠与唐寅进帅营里拔箭,精于创伤的老兵,利落在韩世忠臂上切开一个小口子,箭一拔出,赶紧用白药散敷满伤口,韩世忠痛得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地险些昏倒,硬气挺了下来,在人后才显露体力透支,虚脱的一面。

唐寅让韩世忠多休息,将外头的事揽在身上,反正所有人认定唐寅是军师,令出如韩世忠亲口,指挥调遣上没有难度。

关勤在高处临时架了一个棚子,给无一官半职的唐寅充作栖身处,棚前烧了火,拿不准的是他们便过来请示。

接下担子,唐寅就会做好它,这次蝴蝶翅膀重重搧了一回,而且搧在关口上。

金兵过不了岸,汴京没被包围,郭京无法登场,唐寅原订计划注定打水漂。

纵然机会不大,但倘若大翎朝就此振作,将金兵驱逐回老家,慎宗、恕宗没被掳,大翎存续下来,无须迁都杭州,唐寅规划了几年的大计更是无用武之地,玩笑就开大了。

推敲着,是否该就此收手,载运已签约的匠人到杭州,搞定况二虎已是不小的收获,洪廷甫那趣÷阁横财就当作无福消受,放过算了。

大半个时辰后,汴京方向终于来了人,正当所有人引颈以盼,折彦质领着一支重整旗鼓的大军入驻大营,却见到殿前禁军簇拥一名内侍,趾高气昂站在大营外。

「那名公公手里拿的是圣旨,皇上那么快就下旨封赏,应该也有我们的份吧?」

想要分一杯羹,士兵你一言我一语谈论那道圣旨的内容,在圣旨面前,无人敢造次,声音压得极低。

唐寅不便出面,让关勤去接待内侍,派狗鼻子去和韩世忠说一声,预备悄悄离开大营。

与韩世忠说好了,这一战是韩世忠一个人的事,在唐寅准备好之前,别扯上他。

「韩世忠上前接旨。」

内侍并不体谅韩世忠有伤在身,让禁军将前来招呼的关勤踢到一旁,用被阉过才有尖锐嗓音,也不管声音能不能传到韩世忠耳里,敞着喉咙说道。

事情有古怪,关勤不理会腰上痛楚,飞快去请韩世忠。

在半路遇上韩世忠,韩世忠见关勤扶着腰,不悦问道:「谁动的手?」

关勤做事一向牢靠,懂得分寸,无缘无故遭了打,事出必有因。

「宫里的人。」

短短四个字里的意味浓厚,韩世忠皱着眉头,脚步走得更急了:「跟我去接旨。」

一见到韩世忠,不等他走近,内侍将圣旨高高捧起,喝道:「韩世忠跪下听旨。」恶意汹汹,众军士一脸茫然,不是才打了漂亮的一仗,怎么这名公公一副来兴师问罪的模样?

「臣,韩世忠恭迎圣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双膝跪地,瞬间大营跪成一片,唐寅与狗鼻子、破嗓子站在远处死角,小心隐匿行踪听着。

「武节大夫韩世忠,违抗军令,擅自率兵闯关,损及军务,以权谋私,深负圣恩,着令禁军擒拿韩世忠至兵部彻查,钦此。」

旨意言简意赅,韩世忠有错,错在没有听从命令乖乖待在城里。

撤守大营,拱手让金兵轻而易举过河,好整以暇等着攻城的折彦质才是对的。

军士们为之哗然,纷纷起身为韩世忠抱不平,流血流汗却被朝廷污蔑成罪人,天理何在?

狗鼻子与破嗓子拳头都快捏出血,若不是唐寅不准,怕害了韩世忠,他们早冲出去揍内侍一顿。

「这是什么混蛋圣旨。」

破嗓子低声骂道。

唐寅抱胸暗笑,个性决定命运,从慎宗到恕宗,这两父子骨子里的软弱一脉相承。

为了求和,避免触怒金人,不准将领反抗,主动投降让路的事迹,罄竹难书,这回不过是故态萌发。

不久前到种师道灵前泣诉国失将才,扬言要实现种师道的恕宗,不过是做做样子,收拢军方的心,乞和,对金人卑躬屈膝才是他的真面目。

韩世忠不是大翎第一个打胜仗,却被处置的官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有这种昏君在,才会有郭京这种妖孽生存的空间。

计划不变,唐寅把这场战当作在大翎第一次军事体验。

也许以后用得上。(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