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巫山云雨(1 / 2)

加入书签

怒江的西岸,是一座不知名的山,形状如舟。山势从南向北逐渐扬起,而怒江之水从北至南流下,远远望去,如一叶小舟逆流而上。这里树木繁盛,罕有人迹,已被国家列为野生丛林保护区。

在远古时期,所有的山都称作巫山,而现代人只把长江三峡处的神女峰称作巫山。

山只要有了水的环绕,山就赋予灵性。在山水之间,有树,有风,有云雾,更有着栖息在这里的动物,这些都构成了大山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山从此和人类一样,自由吸收着空气中的养分,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养,同时守护着山间生灵,这样的山逐渐形成了气运,这种气运将山势和水势融合起来,经过岁月的打磨,浑然一体,道家人称之为龙脉。

在这样的藏风纳水的地方,适合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可以休养生息,因此,很多道门信徒在吞云吐雾的峰顶修行,希望可以修炼成仙。

岸边的吊脚楼是临时搭建的,竹窗上用红绳挂着一面铜镜,屋子内的竹床上躺着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在他身旁,是一个铜制小火炉,炉子上的陶罐里,散发出浓郁的药香。一位身着紫袍唐装老人,用扇子轻轻地扇动炉火,不住观察着药汤的色泽。

吊脚楼距离怒江大约50米的距离,中间一块完整的大石上,立着重达3吨的巨鼎,鼎有八足,鼎身如鼓,仔细观察会发现,鼎足上无数的凹槽,延伸进入鼎底。没有鼎耳,鼎身的铭文模糊不清,远望该鼎,更像一个八足蜘蛛。

这里原本的形状是一个小山包,确切地说,更像是一座孤坟。在众多的村民帮助下,清理了上面的树木与土石,才露出鼎的真面目。鼎的材质像是青铜,在久远的岁月里,竟然没有锈蚀与表面氧化的痕迹,依然呈现着乌黑的色泽。

巫老身穿苗族人的传统服饰,用猪油一遍遍地擦拭着鼎身。鼎的四周晾晒着各种药材,鼎下已经安置了用以燃烧的木柴。

程老守在床边,仔细研读着林枫带给他的《奇经论》和《针经要略》,当然,这两本书都是经过林爷爷翻译过的,而且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还做了重点标注。

在吊脚楼的屋角处,散落着一些瓦罐,里面盛放的就是传说的金蚕,但金蚕的成色一直让巫老不满意,因此迟迟不愿启动炼蛊的阵法。

“已经过去10天了,再有三四天,我怕机会不多了。”林枫焦虑地看着巫老。

“已经安排了自治区的80多个苗寨进行收集了,再等一天,不行的话,看看血祭的方法可不可以激活金蚕的斗志。”巫老也在叹息,目前的金蚕是没有战斗力的,只有生机旺盛,战斗力强悍的金蚕,才可以用来治病救人。

在怒江的河滩上,已经布满了各式的竹笼,里面装得有蛇,有蜈蚣,有蜘蛛,有蟾蜍,而分散在山林之间的蛇虫则不计其数。

“小胡啊,人参的年份不够,虫草还要五斤,伊朗藏红花再来五斤。”巫老在一旁打着电话,神色间已有了一丝焦虑。

电话那头的人此刻正不断地擦着汗,接电话的手在不住颤抖着。“巫老,现在中医院采购的中药材大多是医药公司统一采购的,他们对年份的界定以及炮制工艺根本达不到您所说标准,我已经和京城那边请示了,明天凌晨的飞机才能送到。”

巫老只能无奈地苦笑,随即开始检查竹篓里的银环蛇,不住摇头叹息,喃喃自语道:“小花花,你要多叫一些小伙伴过来,金环,红帽子,黑尾巴都叫上。”

林枫笑了,冲着巫老喊道:“巫老,我们要炼制的是金蚕,别搞错了,最后制成了蛇蛊,到时候于事无补。”

巫老转头咒骂道:“你懂什么?蛇越毒越能激发金蚕的斗志,我这是在做战前动员。”

程老在召唤林枫过去。“小枫,丹阳不顺,水火不调中的丹阳指的是什么?”

林枫笑着跑进竹楼,旋即说道:“丹阳就是冲阳穴,是足阳明胃经主穴,和涌泉穴一起具有开脾健胃功效,古代人只能靠汤剂治疗,所以胃经和肾经是治疗关键。”

此时此刻,一位行政人员也在打着电话做着工作部署。“所有人员都撤出10公里以外,确保村民的安置工作,补偿款双倍,对,现场发放。还有村支书亲自带领稽查小组,挨家确认人数,避免村民没有及时转移,被蛇虫咬伤。”

“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常年捕蛇为生的高手,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不行,必须转移,否则,出现事故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接受纪律处分。”

黎明,崎岖的山路上,一辆越野车停在吊脚楼前,放下所需药物,以及必需的生活用品,然后,马不停蹄地离开了。

巫老拿起电话说道:“可以封山了。”

随后,远处传来音调高亢的炮声,这是提示封山的信号。

巫老引燃了鼎下的柴火,瞬间,浓密的黑烟腾空而起,巫老唱着古老的歌谣,跳起奇怪的舞蹈。

巫老围绕着巨鼎舞动身姿,不断地向鼎中,添加着药材,并放入大量的新鲜羊油…….。

中午时分,火已经熄灭,大鼎也随之冷却,鼎底呈现出青白色的膏状物。巫老,程老已经进入吊脚楼,只留下林枫在外面守着大鼎。

“小枫,可以开始了。”巫老顺着窗户向外喊道。

林枫随即解开河岸上的竹笼,并开始召唤山间的虫类。

山上的树木在不停地抖动,无数的蛇虫开始爬向巨鼎,沿着鼎足的凹槽进入鼎底,去吞食里面的药材,甚至不断地争抢与撕咬。

当众多的蛇虫爬向吊脚楼方向时,它们仿佛受到一只恶毒眼睛的注视,受惊般纷纷逃避。那是窗棂上悬挂着的青铜镜,在风中摇摆,释放的威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