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千古第一榜(2 / 2)

加入书签

副考官韩绛,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要职,后官至司空、检校太尉,封康国公。

副考官范镇,端明殿学士,封蜀郡公

再看看这一榜的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苏轼、苏澈、曾巩三人皆在榜中。

朔党领袖梁焘,北宋名臣,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

宋朝的变法干将吕惠卿(官至参知政事)、曾布(官至三司使、枢密使)、蒋之奇(官至知枢密院事),林希(官至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人

洛学鼻祖程颢(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者,封“先贤”)及其弟子朱光庭。

关学开创者张载(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及其弟子吕大钧,在加上蜀学的代表二苏兄弟,宋学四大流派中的关学、洛学、蜀学三派的创始人都在这一榜进士中崭露头角。

而这一榜进士中,《宋史》中有传的有二十四人,他们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等等。

其中任过宰执的有九人,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等。

这一榜进士可谓人才辈出,星光璀璨,他们在北宋的文学、经学、政治等各个方面独领风骚,被后世之人成为为“千古第一榜”。

“哈哈哈!”

看到这里马晋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嘉佑二年一共录取进士三百八十八人,再加上正副考官十几个人,这里面只要有三分之一是有才学之士,他就要从梦中笑醒了,更何况在古代能考中进士的怎么也有两把刷子,不可能是庸碌之才。

而最让他高兴的是,他终于有力量可以将触角伸向大周的方方面面了,有一群永远也不会背叛他的人替他管理地方,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万万不可轻举妄动……不可轻举妄动……要从长计议!”马晋一遍一遍的在心里念叨着,将脑海中那股想要立即撤换天下紧要职位的念头强压了下去,这可不是动动嘴就可以完成的小事情,而是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命事情。

别看他现在动不动就要这一家的性命,哪一家的性命,还没有人敢反抗,不过是因为这只是大海中的一小捏的人,根本微不足道,所以才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可若是一下子无缘无故的撤换三四百号人,还都是紧要职位,恐怕就不会这么平静无波了,只怕要掀起滔天大浪来,一下子将所有的土著都对放到对立面去了,天下怕立时就要大乱,揭竿四起。

虽然他不怕有人作乱,甚至有能力短时间内堪平叛乱,但造成的损失恐怕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不但百姓们将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大周的元气也会遭到重创,如此一来统一东域的大业也会止步不前,对他来说太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马晋忽然眼睛一亮,既然来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开水煮青蛙总可以了吧,正好凑着这次的考举将这四百多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安排到朝廷和地方中去。

先从郡县里干起,只有点功绩马晋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大力提拔他们,一月三升不行,一年三升总可以了吧?有马晋这个“大开方便之门”的人存在,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达到马晋想让他们达到的地步。

马晋双手一拍,就这么办了!

“王承恩!”马晋朝外面喊了一声。

“老奴在!”王承恩慌忙急步走了进来。

“来,来,老王啊!”马晋招了招手,指着帐内一处书案温声道:“你坐在那里替朕写点东西!”

“是,陛下!”王承恩自然不敢不答应。

“我说你写!”马晋道。

“欧阳修!”

“苏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