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胶东(2 / 2)

加入书签

王铮连忙探头向城外看去,只见远处山林处的一片火光竟然汇聚在一起,组成一条长长的火龙向郡城而来。

“快!戒备!”不待王铮说话,章宇已经呼喝着让城防守军准备防御,“当当”急促的钟声响起,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去很远,不一会便有数百名顶盔掼甲的军士从从城下涌了上来,十数架床弩也被架在城垛之上,指向那些汇聚而来的火光。

…………

在万分焦躁的氛围中,火龙在离城墙里许的地方忽然停了下来,城楼上的气氛一时间紧张到了极点,王铮屏住呼吸,紧紧的盯着城下兵马,手持长剑的手都变的湿漉漉的,而一无所觉。

正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就见远处隐约一骑绝尘而来,在城楼下止住战马,对着城楼上高喊道:

“吾乃千牛卫中郎将李元芳!”

“城上何人在此值守?”

听到城下的人通报姓名,城上的诸人不由神色一松,继而又有些紧张起来,千牛卫,这可是御前亲军呀,有什么事情能劳动一位千牛卫中郎将,难不成青州又出什么大事了?

“卑职,胶东都尉章宇拜见将军,不知将军光临本郡,有何公干?”在王铮示意下,章宇不敢怠慢,连忙探出头抱拳道。

“原来是章都尉,好叫你知道,钦差大臣、龙图阁大学士、河北道黜置大使、青州大都督、参政狄仁杰大人,已到城外,请章都尉立刻大开城门迎接!”

“什么,狄阁老来胶东了?”城墙上的王铮猛吃一惊,连忙命令章宇打开城门,迎接狄仁杰入城。

吩咐完之后,也匆匆的带着众人向城门处走去……

不过片刻的功夫,无数身穿雁翎明光铠的右羽林卫军士如潮水般涌入城门,又过了一小会儿,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停在城门处,王铮带着众人连忙上前躬身道:

“下官户部侍郎王铮率赈灾衙署诸僚及青州都尉府麾下众将,参见狄阁老!”

“呵呵……诸位,都免礼吧”

一个胖胖的身影从车厢中探身走出下了马车,便笑呵呵的抬手说道。

“谢狄阁老!”

“王大人,怎么回事,你堂堂的一个赈灾大使,怎么跑来守城门了?难不成刚才也有乱民攻击郡城?”狄仁杰笑眯眯打量了王铮一眼,问道。

“回阁老,确实有数千乱民打算趁也攻击郡城,所幸被都尉府的章都尉率军给平息了下去,否则下官早就是身首异处了!”王铮躬身苦笑着说道,说完又有些好奇的向狄仁杰问道:

“阁老,您来之前,城外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下官在城楼上看到东北方向有火光大起……”

“呵呵……到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一股数万人的乱民正好跟本阁所率大军碰了个照面,已经被朝廷大军给打散了,这倒也是一件意外的喜事!”狄仁杰笑呵呵的说道,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

可王铮却被吓的出了一身冷汗,数万的乱民虽然对郡城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一些县城就不一定了,如果让这一群乱民随便给攻破了那座城池……那……那……王铮不敢再想下去了。

“现在胶东的灾民们都怎么样了?”狄仁杰没有在意王铮一脸的后怕神色,而是正声问道。

“回大人,因事发突然,城外的三个灾民安置点暂时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不过下官已经派人前去查察,想来一会儿就该有消息传过来。”王铮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躬身回道。

“恩,那就好!依本阁想来发动叛乱的也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大部分灾民还是安分守己的。

王大人,你还是按照原来内阁制定的方略,继续赈济灾民,本阁相信只要有一口吃的,百姓们是绝对不会闹事的!”狄仁杰正色说道。

“可…可…可是大人,咱们现在已经没有粮食可用了……”王铮听狄仁杰还是让他按原来的方案,继续赈济灾民,不由急道。

“王大人,你不用着急,本阁既然让你继续赈济灾民,自然不会让你没有粮食可用,本阁此次前来带了一批粮食过来,足够这些灾民们吃上一个月了。

你就按照既定的方案,继续赈灾便是,粮食的事情由本阁负责,你就不用管了……”狄仁杰笑着说道。

“那大人你……”王铮听狄仁杰的意思,还是由他继续主持赈灾,不由疑惑的问道。

“本阁自然还有其他公务在身,赈灾事宜依旧由你全权主持!”狄仁杰说道。

“下官,遵命!”

……

济宁府,青州首府所在之地,与幽州的范阳府并称“北地两大明珠”。

青州巡抚衙门,位于济宁府城正中心之处,高衙阔门,极尽威严之势。

后院正堂之中,青州巡抚徐文亮正俯身书案之上,写着什么,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屋外传来,就见青州布政使陈义德神色惶然的从堂外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徐文亮眉头微皱,面露不悦,待抬头见是陈义德,才舒缓开来,微笑道:

“义德啊,怎么是你?这么晚了,有事吗?”

陈义德挥了挥手中的公文道:“河北道黜置使专署公文,狄仁杰已经到达胶东!”

徐文亮脸色一变,猛的站起身惊道:“什么?”

陈义德将手中公文往前一递道:

“大人,您看看吧。”

徐文亮急步走了下来,接过公文,飞快的看了一遍,登时倒吸了一口冷气,骇然道:

“这狄仁杰来的可真快呀!”

陈义德凑上前来,低声道:“大人,这狄仁杰可是出了名的老狐狸,心机深重,又极具城府,更兼其断案如神,是个很难对付的角色,咱们一定得做好准备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