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队情报(2 / 2)

加入书签

能在赛场上这么久不被查,估计也是有很深的背景,否则的话,主办方早就把这样的队伍给禁赛了。

赛场上使用军方配件,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但大多数都是内部的配件。机甲的配件来源一直都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由帝国官方制造的军用配件,一种是由民间企业制作的民用配件。

两种配件是可以互搭的,但是军用配件的造价及性能上,会比民用配件强出50%左右,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技术和材料上的区别。

像机甲大赛这种情况,并没有禁止使用军方配件,但毕竟帝国对军方配件是管控的,理论上民间组织是不能持有的。

只不过这里是北川星,只要不明目张胆的使用,主办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像黑蛇战队这样,连外部装甲都使用军方配件的,还是属于独一档了。

接下来就是无敌战队,他们的优势不在于机甲上,而是在于机师。虽然驾驶的都是6代以下的民用机甲,但是机师的操作水平简直让人耳目一新,就初步判断,他们的队员普遍都是3级机师,队长甚至已经跨越了3级机师的门栏,正式进入了4级的标准。

强大的操控力,直接拉平了很多机甲上的劣势。据说这个战队是曾经一些被打散了的游猎团在飞火城定居下来后,赶上机甲大赛而组战队参赛的。

真假是没人知道,但是机师的强大,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数次在绝境中,凭借超人的临战反应击溃了数支强队,成功小组出现。

这三支队伍,无论哪一支对离城大少队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

首先从机甲上来说,刘大少的战队盾卫使用的还是上次陆铭改装的机甲,亮点就是使用了7代引擎-黑虎,动能输出超过2000H,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让机甲本身的力量、速度上升一个层级。当时陆铭改装完成后,也没有给这台机甲命名。张毅也是很喜欢这台机甲,于是就自作主张将它命名为:“撼山”。

“撼山”身上除了引擎,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它的驳接方式了,这是陆铭亲手操作的,采用的是不同于市面的驳接方式,整个机体有两组线路能够链接引擎,以至于遭受重创后,可以立刻启用另一组线路,这样不至于让机甲失去战斗力。

毕竟盾卫这个战术位置,主要是为了防护来自远程的突袭,以及掩护战友进行有效的攻击的,所以“抗揍”是它最基本的要素,陆铭的驳接基本上等于给了它第二次生命,只要不是遭受致命打击,那么它就可以再次投入战斗。

战队里的两名突击手,使用的是市面上很常见的突击战士的组装,这算是突击机甲最常规的配置了。轻型装甲,一柄切割战刀,无论是移动、突进等指标上,都中规中矩,说不上哪儿好,但也没有明显的缺点。当然,说不上哪儿好,其实就是突击机甲最大的缺点了。

作为战场上近战攻击能力最强的机甲,若是没有强大的进攻能力,那么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毕竟总不能把它当做重装机甲来用。

剩下两台射击位的机甲,也只有刘涵的“流风”配置相对较高,6代引擎-灵风,这是专属于远程机甲的引擎,优于同代引擎的超高转速,能为机甲提供强大的动力,虽然在力量上没有太多增幅,速度上绝对领先一节。

而且远程机甲也并不需要太大的力量,真的要到短兵相接的时候,天生力量弱势的远程型甲除非靠技巧取胜,否则都是粘板上的肉。

武器方面则是让人眼前一亮,四年前北川星上最著名的机甲制造商,造出了一款号称北川星最强7代光能枪-流风。当时那是争得一个火热,虽然没有渊兽的威胁,但哪怕是在和平时期,这一个“最强”的称号,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当时这“流风”被一位富豪,以天价买下,收藏了起来,让不知多少人惋惜。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年之后渊兽开始袭击各居住星,不巧的是那位富豪在这场灾难中丧生了,“流风”也不知所终。

直到一年后,这件武器才在黑市中流转,最终到了刘大少手里。虽然现在“流风”已经算不上是北川星最强的远程型武器了,但是它强大的性能,直到现在也不算落伍。

与之相比的另一台远程机甲,就要逊色得多了,引擎和大部分配件,都是老掉牙的4代构造,组装的也只是初级的远程者,这让陆铭一度认为这位叫李紫的队员是一个添数的角色。

战队除了张毅是3级机师外,其它都是2级机师。其中老许和刘涵晋升时间较长,实力相对要强一些。剩下两个,也都算是战队的短板。

所以陆铭的加入,算是极大的缓解了战队目前的压力,一直以刘涵为攻击核心的战术,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