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为大秦立新法(2 / 2)

加入书签

嬴荡今日所说,就是要真正地先从秦国开始,统一思想,只要思想统一了,纵然他不在了,秦国不在了,那这华夏,也可以当万年不衰也!

从始皇帝一统天下,以法家为本,很明显,这法家不适用于六国臣民,暴君不过是一口号罢了,没有合适的政治制度,没有思想上的统一,这才是深层次的目的。

前车之鉴,汉高祖刘邦在大一统后,推崇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大汉郡国并行,过了百年之久,到汉武帝时,才有了独尊儒术,才有了推恩令,历史的每一步,都是有其深意的,若是刘彻早出生五十年,他也做不了这汉武大帝,因为时代不允许他。

既知这些,嬴荡就要早做准备。

当年,他邀请孟轲入秦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拜孟轲为治礼令时,就开始尝试,其后,又任命法儒兼修的殷丽,为秦国邢尉令,掌管秦法,时至今日,儒家在秦国朝堂,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一股举足轻重的风气,是到开始融合的时候了。

听闻大王如此高论,孟轲伫立良久,就只有长长的叹息。

因为他知道,儒家治一国的时代,不在了,法家治一国的时代,也要远去了,迎来的将会是盛世,能容下所有的盛世。

殷丽则看了孟轲一眼,他开始明白,大王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当初,他随楚国王女来秦,第一次见大王,就提及了魏文侯,第一个以法家变法治国,以儒家为礼教的君侯。

“启禀大王,我秦上下,儒风盛行,教化人心,百家盛行,百业兴盛,吏治清明,法律严明,大王曾经所言,以法家为本,儒家为纲,百家并行,在我秦国,初显成效,这足以说明,大王之法之英明!”

老孟轲的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他言里言外,已经表明了对大王之法的认同,更是认为,大王之法,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见孟轲话落,殷丽又接了上来。

“儒家有其长,法家也有其长也,天下之大,是大王一人之天下,但也非大王一人能治理之天下,法家能让大王收紧权力,儒家则能让大王张弛有道,正如治礼令所言,我秦盛世已现,大王该重新定法也。

今日之法,对我秦河西、关中、汉中之地,尚且大用,但在庸、荆、南、襄、巴、蜀、还有河东之地,并不一定就完全适用,更不提日后,大王还有这天下,大王想治理天下,就需得有天下之法也!”

刑尉台,执掌刑法,各地郡尉都由其直接统辖,对于秦国十二郡的治理,秦律成效如何,殷丽是最清楚的。

当年甘茂之言,大王要夺取天下,就需得用天下人,今日殷丽之言,要治理天下,就需得有天下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嬴荡听闻,频频点头。

大秦国务府的每一位国务大臣,其出身,他都是做过考量的,两人之言,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尤其是殷丽,更是以后完成大秦新法的主导之人,对秦国而言,他的重要性要远超孟轲。

“好,难得我等君臣同心,相信此法一出,大秦定能王天下,治礼台掌管礼教治学,刑尉台掌管秦法,寡人令,刑尉台为我大秦立新法,能王天下之法,治礼台则全力辅佐!”

秦王令下,两人共同接过。

若是在五年前要变更秦法,或许很难,但现在有这个基础了。

不管是太学宫,还是各地大学宫,都是人才济济,秦国不需要再向山东诸国求贤了,秦国公族氏族,也有了这样的土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