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白起歼灭蒙鹜先锋(2 / 2)

加入书签

历史记载,不正是在秦国攻取两都后,楚国才元气大伤,最重要的是,这一大片的荆襄平原,盛产水稻,乃是一片沃土,以后也能支援秦军收服河西,平定天下,还能乘势贯通宜阳之地,与三阳之地长廊,连成一道。

好一个歼灭其有生力量,让城不能守也!

“哈哈,大善,大善也,寡人亦是如此,将军所说,乃是三万精兵,此番我秦国有十九万大军,这当中还有不少是我秦军战卒,他们历经诸战,可谓之精锐,从这十九万人中,挑选出三万,怕是不难。”

听到这话,白起和蒙鹜俱是面露喜色。

看来他们早就商议出了对策,只是没想到秦王突然来了,才须得禀明于王,方能行军中之事。

“回大王,这三万精锐,臣照白驹将军之令,俱是点齐,未及弱冠者不要,年过不惑者不要,未经战事者不要,身矮者不要,体虚者不要,不勇者不要,由臣亲自挑选,俱是我军中精锐。”

说话之人,正是蒙鹜。

秦国诸位将军,除了任鄙、乌获、孟贲三人,就属于蒙鹜身形最为高大,尤其是一身神力,更是在洛阳王宫,喝退当时的郎中令,他挑选之人,那定然是精兵了。

“蒙鹜将军所谓,寡人放心,既是这大军选定,那该何时出兵,何人领军,该走何路呢?”

秦王接连三问。

白起喊来左右,一张三尺有余的地图,正在秦王的面前铺开。

“大王请看,臣这一月之多,都在为这图也,图上所示,俱是楚军营寨,攻取上庸,当在快也,此行臣不选小道,只取大道,沿着汉水直下。

这一路之上,虽有楚军营寨十五座之多,可俱是守备不严,我秦军锐士一路猛攻,人少歇,马不停,不需十日,便能攻破上庸城池。

还有大王依魏冉都督之策,行瞒天过海之计,据臣所知,楚国上下,皆是没有料到我秦国有攻楚之举,只要锐士速度够快,就能在上庸守将,还未反应过来时,取了他的人头。”

秦王仔细地看着图,图上标注着楚军所布下的营寨,还有此处的山势走向,河流流向等,虽然简单,但也让人看得一目了然。

白起初战,虽不知他用兵,但一看这图,就知其有才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不仅做到了知己知彼,更是深思熟虑,分析敌我之势。

将军如此,何愁大业!

“攻取上庸,直下房陵,为之一,断其粮道,歼灭十万,为之二,先攻鄢城,再围郢都,为其三,四路出兵,定丹阳而通宜阳,定夷陵而通巴郡,囊括荆襄,为其四,有此四步,霸业可图!”

秦王大笑,举起酒爵,君臣三人共饮一杯。

“哈哈,这畅饮之后,再说军事,如何出兵,何人为将?”

未见大王时,白起心中还在嘀咕,这样激进的战法,也不知大王是否会有异议,没想到说服大王,要比说服蒙鹜容易多了。

“回大王,蒙鹜为先锋,臣以为,明日便可出战。”

蒙鹜之勇,该当先锋也,为将者,不仅要会用兵,更是要会用人,很显然,白起已经熟悉了此道。

可是,要不要这么迅速?

寡人这才刚刚来。

“大王,兵贵神速,况且这瞒天过海之计,拖得越长,其险就越大,越快才越好。”

蒙鹜已经是跃跃欲试,见大王迟疑,急忙接话。

当然是越快越好,只是嬴荡才来南郑,身体刚刚捂热,还有点儿接受不过来。

再有半个月,十九万大军便可集齐,现在出兵,后续援军倒也跟得上,不错,当务之急,就是要快。

“那就明日。”

“臣遵令。”

两人异口同声。

三万锐士,俱已齐备,一切事宜,也都已准备妥当。

只等出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