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兴农为本(2 / 2)

加入书签

展示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150平方米的玻璃日光温室。室内种植着五颜六色的各色蔬菜,有碧绿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深褐色的茄子,果实饱满,长势喜人。已是深冬季节,在场的参观者们望着这一派只有夏秋季节才能见到的丰收景象,个个目瞪口呆,不知人间何世。

温室的一侧建着一个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是一个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圈舍的温度在冬天可以提高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提供持续不断的沼气;猪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日光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5倍左右,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生长条件,不但使蔬菜产量增加,而且明显提高了质量,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高产农产品。

这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的自然转换,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不用说,这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全新生态农业理念。

张珏脆润的嗓音不断轰击着众人的耳鼓:“建造一个沼气点每年可以节煤580斤;施用沼肥的黄瓜、茄子等蔬菜每平方米可增产4-10斤,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用沼液加料喂猪,可提前150天出栏,并且可以节省二成——”

沉默许久的人们终于轰然而动了,一下子把张珏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问题,情绪激动得难以自制。

其实,他们之所以应邀前来参观,主要原因只在于这座农场是峰青集团旗下的湖工大办的。有一多半人是碍于面子,才勉强派了代表出席,内心压根就不相信他们真的能在大冬天种出蔬菜瓜果来。不料一进到农场,扑面而来的新奇事物就层出不穷。设计精巧的农具和水利模型、各种农药化肥样品一一展现。虽然一时片刻还看不见实际功效,但光听听讲解就已经令许多人怦然心动了。更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杂交水稻、杂交果树等等新名词的联合夹击,几乎人人脑子都不够用了。

直到看见了这座玻璃大棚,就在一霎那间,每个人的呼吸都停顿了。这些整日在商界打滚的生意人,对张珏口中的那些名词虽然都是似懂非懂;但是,面对着这活生生的事实,没有一个人敢否认,他们正面对着也许是一生中最大的商机。而且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正是开创了无数商业神话,又一贯诚实守信的峰青集团。

众人稍微平息下来后,张珏登上事先搭建的讲台,面对人群高声道:“现在我代表峰青集团董事会,向大家郑重宣布。峰青集团决定进军中国农业市场,第一期工程是在湖北、四川、黑龙江三省建设三个粮、菜、果、牧生产基地,同时我们准备了28个合作项目,生产农药、化肥、塑料、农具等农业配套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诚征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多样灵活,既可以与我们联合办厂,也可以低价使用我们的授权技术。”

“我在此声明,峰青集团的主旨是推广先进技术,振兴中华农业,绝对没有挤压工商界朋友的意思,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来赚钱。各位同仁,中国的市场非常大,没有一家可以独揽,我们真诚邀请各位投资农业,造福桑梓——”

次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等国内大媒体纷纷在头版刊载了这一项“峰青奇迹”,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后,实验农场每天都会接待上千人次访问,虽然多数参观者都是抱着看西洋镜的心态来的,但是这无疑起到了最好的宣传效应。就连西方各国的在华人士也被惊动了,纷纷派员前来察看。

峰青的整体战略是:首先在社会上造出舆论,兴办几个科技兴农的样板农场,使新的生产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农民采用先进技术耕种,峰青国际银行旗下的各分支机构面向农民开设了农产低息贷款,专项扶植农民尝试新科技。进一步利用大规模资金合作,在中国培育完整的农具农药生产体系。最终目标是,在一二十年时间内,使中国农业逐步摆脱自然小农经济的束缚,向高科技、集约化农业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事业投资基金也与峰青集团联手,规划设计中国轻重工业蓝图。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