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百年大计(1 / 2)

加入书签

一

石铮从后院出来,见酒宴已散,便回到家中。其余四人正在他家中焦急等待,卫青一见他就道:“谢天谢地,石哥总算回来了。”当即转入内室密谈。石铮向小组汇报了张之洞义释黄兴的详细过程。

陆少阳笑道:“看来我们这位香帅思想还是比较进步的嘛,真是想不到啊!”这么艰巨的一件任务就这样解决了,各人心情都格外轻松。唯独秦长风怔怔地望着墙角,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任安平奇道:“长风,你想到什么了?”

秦长风像是从梦中惊醒,急速道:“我在想,张之洞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我们是不是可以善加利用?嗯,除了策动新军之外,是不是还可以做点什么?”

众人被他一语点醒,张之洞是手握重权的湖广总督,又同情革命,应该可以充分利用他手中的权力做更多事的。任安平红光满面,激动道:“时不我待,张之洞热衷实业救国,我们是不是也该为明日中国积蓄些力量?”

陆少阳深表赞同:“这是个极有建设性的提议。现在距辛亥革命还有五年,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湖北地区建立起一套初具规模的工业经济体系。为将来的国家建设打下基础。”

任安平哈哈大笑:“不错,这段时间我留心考察了武汉的工业经济,除汉阳铁厂外,张之洞还开办了两湖劝业场、水电厂、布纱丝麻局、汉口商务公所,还有汉阳兵工厂。怪不得连毛主席都说,要搞重工业,首先要想想张之洞。这个基础已经相当好了。”

陆少阳思考片刻,沉吟道:“话是不错,可是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呢?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说什么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秦长风显然已思虑周全,露出难得的微笑:“张之洞最头疼的是什么?”

陆少阳猛地一拍桌子:“当然是人才。虽然我们的方舟电脑带来了完备的二十一世纪科技。可是没有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我们还是会一事无成。”

小屋内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纷纷争抢着发言。虽至深夜,却人人都无睡意。经过一夜的热烈讨论,到天明时分,一个完整的培养人才计划终于现出了雏形。

初步方案是,成立湖北工业大学。将湖北自强学堂、矿业学堂、工业学堂、铁路学堂、两湖书院合而为一,作为大学的基础。再从留洋学生中聘请专业人才,由方舟专家统一培训,充实师资力量。学制暂定为两年,但求速成。第一期学员全部留校任教。同时废除旧式学堂,设立新式小学中学,小学四年,中学四年,教材务求精简实用,以求速成国家急需的人才。

当然,这个计划如果不能得到张之洞的许可,等于是一张废纸。所以又详细研究了一下说服张之洞的办法,最后决定由石铮出面先说服辜鸿铭,再进一步影响张之洞。

总督府书房内,陆少阳、石铮、辜鸿铭三人一同晋见张之洞。

张之洞看完他们的计划书,不禁怦然心动,不过依然有些顾忌,沉吟道:“陆先生,老夫也知人才乃国家血脉,可惜我大清民智未开,朝中抵制新学的亲贵还大有人在,仓促行事只怕不妥吧?”陆少阳连忙进言:“在下游历西洋各国,凡经济繁荣、工业发达之国,大学教育必定鼎盛。”

辜鸿铭也道:“香帅何需多虑?香帅一向发万众之瞩目、开千古之未有,清流物议又何曾少过?只需我等胸怀坦荡,何必计较那些个不通时务的酸儒?”张之洞动容道:“鸿铭也这么说。嗯,条件成熟吗?”

陆少阳坚定道:“香帅放心,我等在西洋留学多年,对西方的教育制度十分熟悉,对此有绝对把握。只要香帅一声令下。就又做成了一件泽及后世的丰功伟业。”

这一句“泽及后世的丰功伟业”正好捅进了张之洞心底,听得他心潮澎湃,再不犹豫。断然道:“好!你等放手去干,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有差池由老夫担当。”

几日后,日知会联络员胡瑛传来消息,同盟会巨头宋教仁已抵武汉,黄兴也安然获释。相约石铮等人议事。

汉口圣公会密室内,宋教仁已粗略看了一遍《**宣言》,问道:“你们**口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似乎与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殊途同归。不知其中有何区别?”陆少阳:“不错,在目前的形势下,**同盟会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宋教仁思考片刻,又问道:“那么,推翻帝制后的区别又是什么?”陆少阳:“区别在于,**是为全天下劳苦大众服务的,我们最终目的是消灭剥削阶级,让所有的老百姓摆脱政治的、经济的枷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宋教仁:“何谓共产主义?又如何消灭剥削阶级?”陆少阳:“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地说,共产主义即是所谓的天下大同。没有种族国家的界限,没有歧视和压迫,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人按需分配,自然也就没有了剥削阶级。”

宋教仁沉思良久,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天下大同也是我同盟会所向往的,可是何谓物质丰富?何谓按需分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若是你我都想住进现在这间房子,那就是说你我对这独一无二的房子都有需求,那么应该分给谁呢?”

陆少阳坚定地望向宋教仁,恳切道:“也许这是一个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成的梦想社会。不过我们**愿意做出永远的努力、永远的探索,也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一切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的行动我们都会支持。正如我们愿意和同盟会联合起来、共建中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