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对峙局面(2 / 2)

加入书签

姜瓖自以为李自成能得天下。

殊不知李闯的麾下从不把明军当人看,我家的老父母,就是死于三年前的”

“嗯,知道了。”

陆舟这时挥了挥手,让人将这些大明降兵带下去,暂且安顿。

这些大明官兵本就是如同乞丐,当下有了几口热的吃食,有掩盖风雪的地方,就完全知足了。

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意思,投降得心安理得。

晚上。

许三从东面归来。

自从陆舟摆驾南下开始,许三就带着国安局的人,往宣大总督的驻城赶去,是想看看现在大明朝廷的动向,以及是否还能有所底牌......

“殿下,明军是真的溃了,并且战力一年不如一年。

就我们吸纳的这些千余朝廷官兵来看,都是草台班子,可好处是,少有人愿为朝廷拼命。

夏国资源富足,完全可以用之.......”

许三的意思,夏国在关内完全可以吸纳这些明军败兵,几乎不用担心会有叛变问题。

而对这些人来说,只要有一口吃食就完全足够了。

陆舟对此深以为然,这个时期进入明朝,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收拢朝廷的残余势力。

“夏国人口本来就少,当然可以用之,但这一路过来能收编的明军甚少,只有这一千人......”

陆舟语气中显得有些疑惑,更多的大明官兵似乎正往南面跑去......

“殿下,确是如此!”

许三犹豫了一会,还是说道:

“殿下,接下来的话,或许有些说低自己......但根据从宣大腹地探查回的情况看。

夏国虽然鼎力塞外,可相比于少数明将,更多的官兵还是认为中原的李自成更有实力。

就算夏国灭得了大清,还是有人不以为意,更多的大明降兵,还是被李闯给收拢了。

再加上中原消息闭塞,更多人对夏国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数年以前.......”

许三如实回答。

陆舟想了想,可也没有过多意外。

历史上的李自成,到快死前都没有把塞外清军放在眼里。

中原的诸多军阀也是如此。

所以现在夏国灭了大清,还未在辽东站稳脚跟,中原内四方动荡,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占据大半个中原的李自成身上。

“无需过多在意,李自成的兵马要是过来,顺手教训一番。

要是不过来,就逐步吞并大明北境......”

陆舟很是随意的说道,他同样也不把闯军放在眼里。

接下来的几日。

许三等人就地训练起了归降的千余明军。

有了先前战俘营的经验,随军的文工团只需稍作思想功课,再加上几番演说。

这些目不识丁的**,很容易就能被夏国“策反”,并且可以完全当做辅兵使唤。

参将武严这回也知道了,当日纳降自己的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夏王、

激动之余,感慨自己的运气之好,配合起训练来也格外卖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而就在这时。

李自成的前锋军还是挺入了大同府。

黑压压的旗帜招展。

与夏国兵马对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