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神将入北军(2 / 2)

加入书签

自己这个侄子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绝对超越洛阳城中大多数世家子弟。兼且性情洒脱诙谐,与他性格最是相合。如果早生二十年,与他斩鸡头、烧黄纸,义结金兰也未尝不可。

兄长每次见到侄儿,不是板着脸就是呵斥,多半是不知道怎么教育侄儿。侄儿极有主见,每次犯错还驳得兄长无言以对。所以无奈采取这种粗暴教育方式。

伍琼想到荒唐处,更是乐不可支。看到侄子低眉顺眼地跪在地上,他一巴掌拍在侄子肩膀上,将伍楙拍了个趔趄,笑着道:“彘儿(伍楙小名)回来就好,你年龄还小。不着急游学天下,待年岁稍长,叔父给你配齐百十伴当,大汉哪里去不得?走,叔父刚从曹孟德那里赢来一坛好酒,咱们叔侄来个不醉不归。”

伍楙心中更添郁郁,二叔这巴掌没轻没重地,肯定是故意的。他不信彘儿这种贱名真能辟邪挡灾。伍琼最喜欢取笑他,这小名父母都不怎么叫了,便成为二叔的专利:彘儿、侄儿同音嘛,他说要叫一辈子。

不过二叔这话真是接的好,伍楙趁机道,“父亲,二叔。孩儿听说父亲军中缺少兵将。此行途经豫、兖、青、冀、并州。为父亲觅得上将十员,健儿百余,请父亲充斥军中,为父亲分忧。”

伍琼马上接一个好助攻,“不愧伍家麒麟子!如此年少就替父分忧。来来来,快替你父与二叔引荐诸位英雄。”

他虽不信伍楙“上将十员”这种鬼话,但是先帮侄儿转移兄长注意力再说。

伍孚知道有伍琼在场,今天别想惩治这个逆子。再则听门房说儿子引来三位雄壮巨汉,想来是儿子口中上将。不愿在外人面前折损儿子颜面。半推半就答应下来。遂亲自于门房迎接潘凤等三人。

十常侍霍乱朝纲。天子与宦官为了分大将军何进兵权,在京畿设立西园八校尉。由小黄门蹇硕统领。宦官不仅卖官鬻爵,干涉朝政。更将爪牙伸到军中来了。

伍家兄弟早已与大将军何进、袁家兄弟等合谋武力诛除宦官。所以对地方勇士还是很欢迎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现在世家与十常侍的斗争是处于劣势的。汉灵帝临朝二十年,压制世家。很多名士被杀、被囚、被流放,逃亡江湖、朝廷征辟不就的大有人在。世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是迫不得已,绝对看不上屠夫出身的何进。

能留在朝廷与宦官继续战斗的士族,大都政治上相对成熟,理想和热血,他们暂时深埋在心中了。

诸如很多小说中那样,莫名其妙地看不起人,嫌弃别人出身低的这种桥段,伍家并没有出现。

这不是找朋友,他们是在充实自己的爪牙和力量,说得难听点,他们是在找刀子,然后利用这些刀子去杀人。在还有利用价值的前提下,门第之见是可以隐藏的。

随后伍楙引荐潘凤、方悦、武安国给伍家兄弟。伍家兄弟很注重伍楙游历细节。潘凤等自然一一道来。

伍孚兄弟对潘凤诸人又详加考量。潘凤文韬武略;方悦行伍经验丰富;武安国勇武过人。自然一一对答如流。

武氏兄弟宦海沉浮,笼络人心的手段自然不是伍楙可比的。

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伍楙亲自赶赴城外,接回其余人等。伍家兄弟一一安抚考量。

伍孚身为北军五校之一的越骑校尉,辖下千人(有说七百,这里定一千)。他相当大方。直接给了他们一个曲,两百人的编制。

令潘凤为曲长,即军候;武安国、方悦各为辖下屯长,即百人将;秦琪、孔秀、穆顺暂时屈居统领五十人的队长。但他们也没什么不满愿意,地方游侠一跃进入中央军序列。能统领百十人,自然比以前要威风得多。

洛阳形势日渐严峻。伍楙看好韩福的细心,文略。请他暂时屈居伍府,帮忙打点,顺便照应韩德。韩福自无不可。

至于卞喜,他是黄巾贼寇出身,不知道是对灭了他们的北军有抵触,还是有其他伤心事,直说只愿随公子鞍前马后,不愿从军。这人也实在不是从军的料,像狗腿子多过将军。伍楙自然遂他心意。

伍楙与众人把酒言欢一场后,才恋恋不舍将众人送至北军军营安置。

乱世来临前的第一步棋,完美收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