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骨丸还是断肠草,论轰轰烈烈的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上)(2 / 2)

加入书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阶级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一些不应该成为统治阶级的人上位了。

应该成为统治阶级一部分的人,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却没有获得对应的权力地位,这个国家能稳定么?

前秦苻坚汉化极深,其儒学水平超过很多南朝大儒,但是前秦有没有成功呢?并没有。

前燕汉化也是极深,鲜卑慕容的汉化水平远在当时的鲜卑拓跋之上,但是前燕有没有成功呢?也没有。

是因为北方汉人世家嫌弃他们不汉化吗?

其实不过是那些地主豪强不能参与到国家决策里面,不能当家做主,所以人家能不闹事么?

北魏在拓跋焘杀崔浩之后,北方的汉人世家心思已然变了,大有搞死北魏另起炉灶的心思,那些农民起义,一年三百多次,当真以为没有人背后推波助澜吗?

所以说摆在拓跋宏面前的,是个烂摊子,绝非是外人以为的好差事。鲜卑北魏如果不改革,那么必死无疑,这点无须解释。

第四,其他原因

这些说起来就比较杂糅一点。比如说当时的北魏都城平城,太过偏远,气候苦寒。难以掌控中原的繁华富庶之地。

首都离草原太近了,时刻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中原的前路遥远,草原的退路已断,迁都乃是势在必行。

制度落后,官员连俸禄都没有,靠着中央的赏赐过生活。一旦失去赏赐,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被饿死都有可能。这是北魏扩张太快留下的后遗症。

这种现象导致中枢以外官场混乱不堪,官员为了生活不得不私自发动战争以劫掠。

比如说因为战乱,土地兼并严重,地方豪强趁机做大,流民居无定所失去原有土地,新土地他们又无法占有,导致治安恶化,匪盗不断。

种种危机综合作用,让孝文帝下定决心进行改革。其实早在他即位那年,冯太后亲政时期,改革的种种铺垫就已经开始了,具体什么措施,下一篇再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