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再中计兄弟重逢(2 / 2)

加入书签

司马远心系儿子,所以没有出阵,一路被众军护持。如今到了营寨,便把儿子送进了城里。他马上整了整衣甲,出马来战那赵无极。赵无极素闻其名,于是马上拱手道:

大将军威震河西京畿两地,缘何心生反意,聚众对抗我朝廷大军呢?

司马远笑道:

你这无知后辈也想跟本将军对阵,却是嫌命长!

说着他抡刀来战。赵无极也是用刀,不过是朴刀。两人刀锋相抗,火光四起。那赵无极顿感对方力气甚大,只好用阴阳无极刀法,以柔克刚。当下大战了四五十合,那司马远看赵无极刀法精良,不免喜欢,于是按住刀退回阵中道:

本将军爱惜你人才,不想取你性命,你且回去吧!

于是黎阳军马便禁闭了寨门,不肯出战了。赵无极只好引军到十五里之外下寨,一面知会了夏侯麟和徐世才。

夏侯麟没想到,赵家军会突然出现,更没想到,赵无极此刻进军,将司马远击退进了黎阳。副将拱手道:

将军!此刻咱们战败,却让赵无极捡了便宜,实在令人气恼。不如且安营在此,坐看那赵无极与司马远对阵,待有了结果再进兵不迟!

那怎么行?我出兵至此,乃是为了平乱,岂可贪一战之功,与无极公子作难?马上传令下去,大军今夜开拔,天明时分要赶到赵家军侧翼下寨,把黎阳城半壁包围起来!通知张广才将军,马上与徐世才所部换防,徐世才人马暂时撤到这个营寨里休养,本将军自会通知邯郸,改派粮草和医药,黎阳叛军顽固,短期之内恐怕难以攻克!于是传令下去。夏侯麟便火速写了战报,交给快马,通知了邯郸。

此刻我坐在府衙里,接到了快报。史大人也拿过来看了一眼,里面写道:

叶子林-天台山一战,我卫戍府大军意外与敌接触。前军徐世才所部被叛军夹击,战将石勇深陷敌阵,奋勇杀敌立功,前后共毙敌将七员,威震敌胆。司马远为人阴险,设计将大军前后夹击,幸得磁州都督赵无极相助,击退黎阳叛军,杀敌六千余人。徐世才所部伤亡很大,已由张广才一军换防天台山。如今司马远据城寨固守,有长久之计,我卫戍府大军已然半壁包围黎阳。黎阳城高沟深,极难速下。待寻得破城之计,众军定然奋力讨逆,不负大人之托。

史尚书笑道:

却是吃了败仗,还说的挺好听的。本官早就知道,那夏侯麟如何是司马远的对手?聂大人你此次乃是用人不当,辜负了圣上的重托呀!

我拱手道:

大人哪里话?现敌人退守黎阳,确是有了进展。所谓兵不厌诈,即便是小败一仗,却也未曾伤了元气。何况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哪有天天都可打胜的人呢?大人切不可因此事便迁怒于夏侯都督!

史大人背着手道:

但本官既然做为钦差,圣上命我彻查吏治,便不可不过问。我问你,那夏侯麟却是因何功绩,做到了都督一职?

我拱手道:

河西归服,夏侯家是第一个,因此有功!何况他夏侯家几万水军,也需此人协助管理!更何况他在河西是无人不知的青年才俊,故而本官提拔于他!

哦,却是为了稳固河西的权宜之计了!那如今他的水军何在?

现在其第夏侯杰掌中。

他身居何职?

五品下的水军千户。

那便够了!我看就着此次战败,便可夺了夏侯麟的职位,要他回家安分守已的过日子去吧!

那怎么行?他一时行军不慎而已,如何便撤职赋闲呢?

你懂什么叫吏治?这河西,千万不可以由那些土皇帝们做大官!聂大人你一上来就让他们做了统领,本官知道你当时的处境。现在不同了,时过境迁了!本官已然吩咐田大都督,把邯郸附近的卫戍大军整编,把过去那些民团都混编了,防止他们作乱!此刻有近十五万人众在手,聂大人又何惧那些人生事呢?不过凡事得一步步来,如今便先撤了夏侯麟,之后再想办法把方晋文那个老头搞下来,河西少了这一文一武,咱们便大权在握了!

史大人不可!既然允诺他们归顺,便应视作卫戍府自家人马,如何另眼看待?这里是河西,本应优先录用河西人才是,大人缘何仇视本地人,无视本官的意见呢?

他生气道:

聂大人此话莫非是话中有话?本官何曾仇视任何人!只是食君之禄,便要替圣上办事。本官只是职责范畴所为,岂能怀有私心呢?

我拱手道:

但是仅凭如此疏忽,便欲罢免统兵大将,于理不合!下官只是担心,会影响出征将士的士气!

那是本钦差顾虑的问题,不劳聂大人费心!聂大人只是三品空官,还得罪了圣上。如今圣上只是留你在此做事,可没有给你多嘴多舌,干预本官行事的权利!

我一听便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姓史的,分明就是跟我做对嘛!结果我刚要争辩,门外面一人进来拱手道:

聂大人确实无权过问,史大人说的有理!

我一听高兴的转过头笑道:

正是兄弟!

于是韩百文过来拱手拜了史大人,又拜了我,接着对着史大人拱手道:

如今既然本官赴任安抚使和监察使一职,这河西军情和吏治,便应由本官处理。请大人移步到宣抚使府上,下官刚刚见过方大人,他此刻已然开始办公,钦差大人理应由方大人接待,下官就不留大人了!请!

史大人一愣道:

你便是新任的安抚使韩百文?

韩百文拱手道:

正是!对了,刚刚听闻史大人欲罢免夏侯都督,下官以为不可,请大人三思!

史大人一听,便感觉这个韩百文和我是一路的,于是拱手道:

既然大人赴任,本官便让出府衙,请了!

于是他生气的出去了。原来按律,即便是奉旨钦差,也不能擅自罢免五品以上的官员,需要有御史台的首肯,才能行事。除非是罪大恶极,事后也要上奏,最后朝议如是不准,依旧难以成事。如今韩百文做为地方监察使,直通御史台,他不同意,御史台想必也不会插手,那么即使自己是吏部天官,奉旨钦差,也不能罢免那四品的夏侯麟。这就是为什么钦差出巡,向来不会随意提拔要员。因为提拔容易,罢免却难了。此前我掌有玉章,因此行事容易。此刻感觉那史尚书心怀不轨,似乎不像是一个好人,因此我决定暂时不交出玉章,马上写了封信,送入了京城。

韩百文和我沧州一别数月,此刻相逢,虽然官低我半级,却也不顾那些礼数,我们兄弟马上抱在一处,涕泪交加了。他哭道:

上次听说东光反叛,你们都失去了消息,我在沧州便哭了一回。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控制不了。后来梁大爷逃出升天,找到了我,我才知道你们都突围了。之后辗转到了开封,竟然遇到了成帝!结果很失望的没有见到你,他们说你留在河西了,与那些豪杰打交道,险象环生的,我便整日替你担心。不过现在好了,你做成了事业,摆平了这里,我就知道兄弟你一定是会吉星高照的,所以我便马上跑来见你了!

我拭泪道:

可是你在路上也不见得太平呀!我听说你在京城见到谢天光了,当时就感觉你会有危险,于是马上叫无极公子去保护你,看来是来得及了!

他高兴道:

对了!我们在安阳你猜遇到谁了?

我一愣道:

莫不是向中全?

嗯,是的,他还一路保护我来到邯郸了!我现在要他去后面用饭了。不过我说的不是他,而是秦王府的二小姐秀珍郡主!

我一惊道:

莫不是传说中的东南候的千金?那个威震江南的秦英秦广王?

不错!想不到兄弟竟然听说过他?

当然了!是马将军当初跟我说的。可惜他如今身死,朝廷少了一个栋梁!

韩百文叹气道:

是呀!不过如今京城里面的豪杰也不少,我出发之前,还结识了南衙禁卫统领步子山,他就是那个唯一没有造反的都统,现在掌了整个南衙,统领三万禁卫军。不过他其实跟梁大爷是一营出身的,我想他日他们两个见面,一定会很开心的!

我点点头道:

不过眼下,咱们还是小心那个史大人,看起来,他对我在河西的所为颇有不满,不像是一个忠良之人!

那你就错了!史大人在京中官声很好,为人廉洁,所以成帝才放心把吏部交给他。我听说,他是吏部里面,唯一不喜欢谢天光的人!

那就奇怪了......

我摸着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结果那个史大人来到了宣抚使那里,方晋文与他客套一番,于是便给他安排了下处。这时候京中成帝的密旨到了。他马上取来打开,映着光线一看,却是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聂大人办事,朕放心,爱卿不要疑虑。火速摸清河西情况后返京,不要节外生枝。

史大人摸着头心说,圣上是何用心呢?要我彻查吏治,却又不许我节外生枝,又不能质疑聂成海的决断,那要本官来此作甚呢?想了一回,便把密旨烧了。

(本回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