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大清亡了,大燕也亡了(1 / 2)

加入书签

辽河对岸的海州,盖州,抚顺等地全都是大明被满清占去的地盘。

辽阳,鞍山,海州,盖州,耀州几乎是在一条横直线上,苏寻渡河之后直接分兵,同时攻打五座城池。

他带三万人打辽阳,乔峰,岳不群,东方不败等高手都分散了出去。

这些人可比大炮好用多了。

灵活性更强,威力更大,直接用一招真气爆炸就能轰的炸开城门。

再配合大军攻城,让清兵根本没办法用军阵杀招对付这些武林高手。

不能集结成军阵的军队,在这些武林高手面前都是待宰的羔羊。

辽阳城外,王旗招展。

城墙上的清兵已经准备防守。

邀月怜星踏空而起,周身真气围绕,一掌对着城门打去,轰!真气直接将厚重的木制城门打得残渣横飞。

城楼上的清兵都尼玛惊呆了。

这……这还怎么玩儿?

这些中原武林人士不都是不服朝廷管教,反而处处与朝廷做对吗?

为什么现在会跟随大军出征!

这踏马让他们大清还怎么玩?

满清是游牧民族建国,底蕴不足根本没什么高手,只能网罗一些三流武林人士组织了个什么粘杆处。

甚至是连蒙元都不如,人家蒙元好歹还有金轮法王这些绝顶高手。

“踏破清廷,收复旧土,杀!”

苏寻怒吼一声,千军万马轰然而动,大地颤抖,地动山摇,三万明军喊杀着冲向了被清兵占据的辽阳城。

“迎敌!迎敌!出城迎敌!”

没有了城门,清兵再占据着城墙居高临下已经没有卵用了,辽阳守将歇斯底里的咆哮着下城楼迎敌。

苏寻踏空而起,衣袍猎猎,直接以指为剑,一道剑气射出,轰,辽阳守将的脑袋在六脉神剑下爆炸了。

“将军死了!将军死了!”

“快跑啊!拦不住他们!”

“投降!我投降……”

随着守将死亡,清兵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有死战的,有逃跑的,有放下武器原地求饶的,乱成一锅粥。

从城门破碎的那一刻开始,这场战争就演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长枪刺入清兵的身体,枪头拔出来的时候鲜血淋漓,血腥味冲天。

只是一天,明军连克五城。

在休整一天后,放下伤员,大军马不停蹄是继续北上。

所过之处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这一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苏寻要一战灭其国。

……………

满清,乾清宫。

“南方,北方,一日三报,吴三桂叛军连下四川,广西,明军一日连克五城,你们告诉朕,朕的大清铁骑都是废物吗?”玄烨愤怒的咆哮道。

他眼眶浮肿,血丝密布,年纪轻轻脸色就已经有病黄之色,短短一月瘦了十几斤,可见其压力之大。

下方文武大臣都是低着头神游天外,仍有玄烨发火,因为他们也没办法啊,谁也不敢站出来当出头鸟。

“兵部尚书,你管兵事,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玄烨直接抽人提问。

兵部尚书不急不缓的出列:“启禀皇上,如今大清风雨飘摇,内有反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外有淮安王苏寻,外加有天地会等反清势力作乱,实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大清的国力无法多线作战,唯有聚兵逐个击破才行,否则国家难以负担。”

玄烨就那么盯着他。

兵部尚书只能咬牙说道:“为今之计只能求和,辽东之地本就是我们从大明手中抢的,不如再还回去,先平定国内,以后再打回来就行了。”

“不可!我大清勇士用性命和鲜血打回来的领土,如今又要拱手相让,置我大清勇士于何地?我大清何曾有向大明割地之理!”礼部尚书反对。

户部尚书说道:“皇上,战报中说明军能屡次取胜,是依仗一种新型火铳跟火炮,我军也缴获了几把,不如督促工部制造,这样定能取胜。”

工部尚书在心里骂娘。

你的确缴获了个几把!

玄烨看向了工部尚书。

“皇上恕罪,那些新型火铳臣早已经看过了,我们……造不出来。”工部尚书只能硬着头皮出列匍匐在地上。

玄烨勃然大怒:“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朕养着你们何用之有?为什么大明能造出来,为什么你们不行!”

“皇上明鉴啊,臣闻明军之所以攻无不克,是因为集结了大批武林高手攻城,新型火铳只是锦上添花。”工部尚书瑟瑟发抖,为自己开脱罪过。

玄烨说道:“立马斥重金聘请江湖人士,无论汉人满人,只要是能上前线参战,朕不吝啬赏赐,加官进爵!”

玄烨是很想割地求和的,但朝堂上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帮他背锅,唯一一个提出来的人还被怼回去了。

他作为皇帝,当然不能亲口说出割地求和这种话,所以心中烦躁。

退朝之后,他招来自己的心腹纳兰明珠商议此事,话里话外就是让纳兰明珠带着人秘密前往前线义和。

这可是个高危工作,因为上一批义和使者已经被明军砍了祭旗。

不过玄烨认为那是他诚意不够的原因,没说割地,也没说赔款。

这一次求和,他愿意将大清那么多年来占据的全部明国土还回去。

相信明军肯定会心动的。

纳兰明珠只能接下此事,因为皇帝亲自找你了,跟你推心置腹,你要是敢拒绝的话,把皇帝置于何地?

就这样,纳兰明珠带着伟大的使命,秘密前往前线义和。

同一时间,玄烨召集武林人士上前线的旨意也已经发往大清各地。

玄烨本来以为没多少人会应召,因为大清内的武林人士多是汉人。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从圣旨发出去的那一刻开始,就有源源不断的武林人士报名上战场,这个消息对于连日被打击的玄烨来说无疑是个喜事。

就这样,登记的武林人士很快就达到了三千多人,玄烨越来越高兴。

就期待着这些人投入战场后能够扭转局势。

可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他突闻噩耗。

那些报名上战场的武林人士在收了玄烨的重金之后,全踏马跑路了。

本来就财政艰难,打仗消耗了更多的银子,现在又被骗走了那么多,玄烨整个人都要疯了,目赤欲裂。

“混账!混蛋!一群无君无父的贼人!下旨,全国捕杀武林人士!朕要让他们知道朕的钱拿了会死人的!”

玄烨是真的差点气炸了,这绝对是他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份耻辱。

被一群武林人士给骗了钱。

“皇上息怒!息怒啊皇上!”

“万万不可啊皇上!”

百官们连忙劝谏,现在大清已经跟个筛子似的了,再分兵去捕杀那些江湖人士,不是给自己增加压力吗?

更何况反正亏的是国库的钱,是玄烨的钱,又不是他们的钱。

一个月后。

还没抵达辽东的纳兰明珠听见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辽东已经被明军全部收回了,不需要他们大清割让了。

所以他现在就尴尬了,毕竟谁都没想到明军的速度会那么快。

犹豫了两天之后,他还是决定继续赶往前线,准备自作主张,大不了多赔款,先把这场战争结束了再说。

然后他这一去……就嗝屁了。

苏寻根本没听他废话,直接把他砍了祭旗,同时公布了玄烨派人议和的事,明军气势大涨,而清军相反。

但玄烨则社会性死亡了。

上朝的时候,满朝文武百官都是用这种眼神看着他:( ̄△ ̄;)

陛下何故造反?

我们正要死战。

你居然瞒着我们秘密议和。

玄烨:“……………”

据说他在后宫把苏寻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最终他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件事推到了纳兰明珠身上,说他私自议和。

嗯,跟崇祯皇帝的操作一样。

但这样的结果,虽然保住了皇帝的面子,却是使得臣子离心离德。

纳兰明珠明明是帮他办事,为此付出了生命,居然还要帮他背黑锅。

这实在是让人心凉啊。

还有哪个臣子敢给他卖命?

接下来前线的噩耗越来越多。

今天不是吴三桂攻陷了某地。

明天就是明军又攻占了某地。

大清的版图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玄烨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诸位爱卿,该如何是好?眼看祖宗基业不保,朕,愧对祖先啊!”

龙椅上,玄烨已经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了,因为一直吃不好,睡不着。

“请皇上保重龙体。”

文武百官们同时跪地高呼。

“保重龙体?养好身体等着叛军来取朕的人头吗?”玄烨露出嘲讽之色。

看得文武百官们一阵揪心。

还好,他们已经准备好投降了。

兵部尚书于心不忍:“皇上,不如向蒙元求救,让他们从后方袭击吴三桂叛军,多少也能分担点压力,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肯定也懂。”

之所以不让蒙元袭击威胁更大的明军,是因为蒙元和大明不接壤。

蒙元只和大清与大宋接壤。

大明也是与大清和大宋接壤。

“对!立刻向元国求援!”玄烨打了个激灵,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之前一直没有想这点,就是因为这完全是引狼入室,蒙元打吴三桂,打下的地盘可不会还给他大清。

但现在他大清都要亡了

还管什么引狼入室啊。

先活下来再说。

……………

满清向蒙元求救的时候,苏寻和吴三桂却没有停下了等他。

一人从南方打,一人从北方打。

苏寻凭借兵力和武器的优势,基本上是一天攻一城,除了收复旧土外已经占据了满清三分之一的领土。

吴三桂,尚可喜,更精致三人加起来站了另外三分之一,满清还剩下三分之一,可用兵力不足十万。

等待他们的即将是灭亡。

一个月,元国的元顺帝收到了玄烨的求援信,召集文武百官议事。

“清国求援,你们怎么看?”

元顺帝大大咧咧的坐在龙椅上。

“陛下,如今我大元也不安稳,大明兵锋正强,我看不宜插手。”

有大臣当场表示反对。

主要是元国最近也很乱啊,武林势力一直在反元,特别是明教的张无忌已经攻城掠地占了不少地盘。

“陛下,在臣看来我们应该发兵救援,不仅可以扩张领土,更关键的是如果清国亡了,我们独木难支啊!”

“是啊陛下,大明在淮安王苏寻手中日益强盛,近乎一战灭清,我们国内明教作乱,与宋的战事僵持,如果没有了清国,我们挡不住汉人!”

“请陛下速速发兵救援,汉人有句古话叫唇亡齿寒,正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还是看得明白的,知道一旦清国亡了,本就政局不稳的元国也将会独木难支被汉人赶回草原。

其中汝阳王最为积极,他是元国最能带兵的人,势力最大的王爷。

最后元顺帝决定让汝阳王带领两万蒙元铁骑袭击云南支援清国。

“父王,听说你要带兵出征。”

汝阳王刚回府,赵敏就手持一把折扇,应了上去问道。

“整天男子打扮,成何体统!”

汝阳王皱着眉头呵斥一声。

“人家喜欢嘛。”赵敏笑嘻嘻的抱住汝阳王胳膊:“你是不是要出征啊。”

“是,陛下要我带兵奇袭云南,支援清国,明日就出发。”汝阳王道。

赵敏眼睛一亮:“我也要去。”

“你以为这是去干什么?是去打仗,不是踏青。”汝阳王拒绝了。

赵敏撒娇:“爹爹,人家这些年不也帮你办了不少事嘛,人家不比男儿弱好不好,你就让我去嘛好不好。”

“行行行,去去去。”汝阳王拿这个女儿没有办法,毕竟是他掌上明珠。

赵敏顿时是喜笑颜开。

她想去清国的原因只是想找机会看看能不能见到那位淮安王苏寻,最近这个名字都已经听得她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所以她倒要去见识见识。

毕竟张无忌她已经见过了,盛名之下无虚士,但和淮安王苏寻比起来可就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在赵敏看来明教教主张无忌也没有多出色。

接下来就要去见识见识这位被称为天下第一青年英才的伟男子。

至于打仗,她才没兴趣呢,她对江湖的兴趣多过于朝堂和军队。

等汝阳王带领两万铁骑奇袭云南的时候,苏寻已经打到满清京城了。

所以蒙元的救援就像个笑话。

不过兵都出了,自然不能撤,干脆打下云南,也算是没有白跑一趟。

趁着混乱多抢几块地盘嘛。

……………

满清京城。

外面是黑压压的大片明军。

城墙上是毫无战意的清兵。

整个北方全被明军攻克,南方有吴三桂牵制,没有援军前来解围。

满清京城已经沦为了孤城。

城内已经乱成了一片。

大户人家们都在藏匿财宝。

玄烨早早下旨议事,可他在大殿上孤零零的坐了半天,也没有等到一个大臣前来,显得萧瑟,落寞。

苏寻带领一众武林人士施展轻功直接踏上高耸的城墙飞入城内。

然后一通乱杀,满清的大内高手就是个笑话,从城内打开了城门。

“杀啊!”

“杀啊!杀鞑子!”

明军蜂蛹入城,看见鞑子就杀。

第一时间包围了城中大臣的府邸,这些可都是大肥羊啊。

苏寻带着骑兵直奔皇宫而去。

在皇宫又爆发了一场战争,夺取了宫门,苏寻骑着马在宫内奔腾。

最终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见到了这位掌权不到两年就亡国的满清皇帝。

一人坐在龙椅上。

一人站在下方。

但两者的气势却完全反了过来。

“淮安王苏寻。”

玄烨声音嘶哑的开口。

“正是本王。”苏寻看着他。

玄烨紧紧的握着扶手:“如果不是我大清底蕴不足,没有那么多高手,你们绝对打不进我大清领土!”

他觉得这不能怪自己,要怪自己老祖宗没有留下深厚的底蕴和武功绝学,毕竟汉人主宰中原几千年了。

而满清在入住中原之前,都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又何谈自己的武功绝学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苏寻不可置否,一步一步走到了他面前。

然后一把提起他,丢了下去。

随后自己坐在了龙椅上。

有士兵将玄烨一刀斩死,随后提着头颅出去大喊满清伪帝已伏诛。

“召集诸将前来议事。”

苏寻坐在龙椅上淡淡的说道。

“是!”一名侍卫转身离去。

很快,此次北伐的数十位将领结伴进了乾清宫,看见龙椅上的苏寻后都是一愣,脑瓜子轰然炸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乔峰第一个反应过来。

其他人这也才猛然惊醒,随后全部跪在了地上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苏寻也懒得搞什么三辞三让,直接自然而然的应了。

此次灭国之战,加上之前累积的那些威望,足以让他取代老朱家了。

“不许在城内烧杀抢掠。”

“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抓捕抄家清点财产,敢隐瞒者杀无赦!”

“所有投降的清兵全部缴械……”

苏寻一道道命令发了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