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2 / 2)

加入书签

最好的办法,是把侄子的投资当成杀手锏来用。

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整整半年多过去了,柳元清都没跟侄子谈过投资的事情,而是全力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了。

白牛镇现在还是泥路,不仅仅九曲十八弯,还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最重要的是还小,其实柳下辉早就有了修路的想法,毕竟每次回老家都得走这条路,看着糟心。

可修路没这么简单,不是说你有钱投下去,噼里啪啦的请人把路修好,就行了。

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复杂,搞不好你出钱把路修起来了,别人不感恩不领情倒也罢了,或许还会怪你多管闲事。

柳下辉毕竟不是愣头青,两世为人的他论真实年龄已经超过四十了,想的东西自然比那些年轻气盛的家伙要多一点。

再加上一年到头回老家的次数也不多,又一直都有事情在忙,所以老家修路的问题,柳下辉一直没有牵头的意思。

柳元清在回白牛镇当镇长之前,其实就已经有风声说白牛镇到青田镇这段路要修了,说是国家财政已经拔款下来了。

这话说得没毛病,国家财政确实是拔款了,但要是指望国家财政拔款就能把路修起来,那未免就太天真了。

毕竟全国要修的公路多如牛毛,如果全部都靠国家财政拔款,那这是多大的负担啊?

所以,国家财政也只是从预算中拔一部份款到省里,再从省级拔一部份款到市里,然后再从市里拔一部份款到县里,这样一级一级的往下拔款。

都不会百分百的给足资金,肯定是要地方政府负责其中一部份资金,这路才修得起来。

像这种乡镇公路,白州县境内起码有十几二十条要修,市里拔下的修路资金哪里够?完全就是杯水车薪,这也是白牛镇的修路项目迟迟没有立项的主要原因。

路确实要修,但总得有个轻重缓急,而在此之前,白牛镇的修路项目,毫无疑问是排在不少乡镇的修路项目后面。

直到柳元清当上了白牛镇的镇长,亲自抓这个修路项目,领导们才给立项,并于6月份把修路资金拔了下来。

钱不多,只有500万。

白牛镇要修的公路长度大约在20个公里左右,平均下来一公里只有25万,这钱也就只能勉强把公路硬化,想要修得有多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被自家侄子开阔了眼界的柳元清,显然是不满足就这么把公路简单的硬化一下,哪怕不能修成二级公路,但最起码也得修成三级公路吧?

而要修成三级公路,那这资金缺口就有些大了。

柳元清也没打算再找领导,县财政能拔下这500万已经是极限了,再找领导除了让领导为难以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要修成三级公路,唯一的办法就是自筹资金。

可几百万的资金缺口,哪里是这么容易筹集的?

当然,柳元清只要跟侄子打个招呼,这区区几百万他的侄子轻轻松松就能解决,但他却不想这么做。

毕竟这次跟河沙镇那次不同,河沙镇那次是让侄子投资做生意,不管赚多赚少,都是有回报的,可若是投到修路项目,那完全是打水漂,这性质自然是不一样的。

就在柳元清为此事纠结不已的时候,老婆一句话让他醒悟过来。

“如何筹钱,小辉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可以跟他谈谈,问问他的意见啊,在你眼里要筹集几百万那是千难万难,可在小辉眼里,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呢?”

听到老婆的提醒,柳元清如梦初醒,立刻便给侄子打了一个电话。

……

柳下辉接到三叔的电话后,次日便开车回到了老家。

电话里,三叔只说有事找他相商,却没有具体说是什么事,直到他回来了,三叔才把事情的经过跟他详细的说了一遍。

末了,三叔才说道:“小辉,这次把你叫回来,不是让你捐钱,而是让你帮忙出出主意,看看怎么样才能筹集到足够的钱把路修成三级公路?”

柳下辉闻言哑然失笑道:“三叔,哪里用搞得这么麻烦啊,这点钱我自己一个人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柳氏集团一天的利润就是几千万,拿出几个小时的利润就足以把这条路给修成三级公路了,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过,柳元清却摇头说道:“小辉,我知道你不缺这个钱,但我还是想先试试其它办法,毕竟现在修的只是乡镇公路,万一以后我要是有机会主持修建更大的项目,这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经验。”

柳下辉皱眉说道:“三叔,这样搞的话就很麻烦了!”

柳元清说道:“不怕麻烦,就怕没办法!”

柳下辉说道:“修这种乡镇公路不像高速公路可以收费,也就不存在投资这个说法。真要这样搞的话,就只能像以前搞革命一样发动人民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只要做好宣传工作,把全镇的人民发动起来,那这修路的资金缺口肯定就没问题了。”

柳元清说道:“我也想过这个办法,但却没信心能够做好,要是大张旗鼓的去发动群众,结果雷声大雨点小,响应者寥寥无几,那就影响到我在政府里的威信了!”

柳下辉点头说道:“三叔你有这样的顾虑是对的,这种事情做好了肯定是威信大涨,可要是做不好,威信受影响那是必然的!”

柳元清问道:“你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柳下辉沉吟了片刻,说道:“那三叔你就先别出面,让我来打前站,我现在在镇上还是有点威望的,我先发动一下群众试试,看看能不能把大家的修路热情激发出来。

要是成功了,再让三叔你接手,那肯定就不会有问题了!”

柳元清听得连连点头,以侄子在镇上的威望,他亲自出马发动群众,那效果绝对比他这个镇长要强百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