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以信代文(1 / 2)

加入书签

顾言和许固又聊了些别的,只把那一坛半的美酒给喝了个精光。喝了这些酒,顾言虽是感觉自己神志清醒,但也难免感觉有些脚步虚浮,草草的擦了把脸,倒头便睡。天刚亮,顾言便习惯性的清醒了过来,却依然有些迷糊,摸索着把外衣套上,套到一半,才想起今日正是休沐,本就不必早起。便又将穿了一半的外衣胡乱卷起,扔到一旁,再次倒头大睡。到了再次醒来,张开眼睛便看到了满室阳光。这阳光带着些暖意,到让顾言感到很是舒适安宁,竟生出一种躺在床上不想动弹的感觉。顾言略微发了一会呆,还是穿好衣物走出了门。

这样好的阳光,真是让人心情都要好上不少,洗漱完毕,顾言走到庭院里,忽然想起,昨天林之喝醉了酒,留宿在这,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不知道林之是起了还是没起,走了还是没走。他走到那厢房门口,只见房门打开,林之穿的整整齐齐,目光严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非“正襟危坐”四个字不能形容林之此时的姿态。看到顾言走进来,林之坐着不动,目光游移,像是不敢与顾言眼神相交,估计是对于昨日喝多了酒之后自己的醉态还有些印象,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顾言看在眼里,觉得十分有趣,心里也放下了一点疑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和杀人的神经病一样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顾言哈哈笑道:“寝门癖矣!子归这莫不是‘盛服将朝’,只可惜啊,今日休沐。”

林之一听这话,立马就知道顾言这句话是化用的《左传》里晋灵公与赵盾的那一节里的句子,立马便下意识回答道:“我非赵盾,你非鉏麑,时日非尚早。”说完之后又更觉得些尴尬,便赶紧住嘴低头,自当自己没说过。

顾言也不由心底暗赞一声林之当真是博学多才,反应敏捷迅速,这样小小一个玩笑,他便能立即找出出处,并引原文予以驳斥,这样才思敏捷的人居然写不了文章,真是可惜。顾言忽然就想起昨天他喝醉了酒说得那些话来,不由说道:“你昨天说……”

林之一听到“昨天”一个词,就立即如炸了毛的猫一般,立即跳了起来,板着面孔,说话又快又急:“相传仪狄、杜康作酒,大禹饮而甘之,然酒非善类,古禹绝旨酒,后有周公,颁《酒诰》言:‘祀兹酒。’又言:‘饮惟祀,德将无醉。’……”林之说了一连串,直教顾言觉得他将要将饮酒的坏处从大禹说到当代来,看着他这么滔滔不绝,顾言想起自己要讲的话,倒是有些不忍心了。不过见到林之已然已经从《尚书》的《酒诰》讲到了汉代的禁酒令,不由一阵头大,打断道:“子归!我是想问,你昨日说的,一提趣÷阁写文章,便痛苦不堪一事是否是真?”

林之的声音戛然而止。

过了一会,林之才涩声道:“是。”一时又想起,自己昨日喝醉了酒,竟也不知说了多少胡话,也就破罐子破摔似的补充道:“我若想提趣÷阁赋诗作文,方一提趣÷阁,便觉得似有数人在侧非议于我,心中焦躁困苦,一字也写不得。写前人之诗文却是无妨。”

听起来像是心里问题……而且还伴有幻听,好像十分严重。顾言心中暗思。自己也曾经胡乱读过几本心理学的书,但是自认为还没能到当心理医生的地步,他又想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问道:“你是否写过信?”往来书信并不是文章,但书信中的佳作也不少,流传后世的也有那么好几篇。

林之的神色更见暗淡:“不曾。”

顾言一句“竟是一封信都不能写?”的惊呼卡在喉咙口,堪堪被压了下去。这古代一没电话,二没手机的,朋友间来往,信件总是少不了的。不说顾言和王舜儿、王雱、王安石,科举时认识的苏轼兄弟常有些书信往来,就连一些并不算十分亲近的朋友,相互之间也是写过一两封书信的。林之竟然一封信也没写过?

看到林之的脸色,顾言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叹口气:“不如你从今开始写些书信吧,书信不是文章,你只要把你想说得写出来,你想到的那些典故什么的也都可以写出来,也不用耗费脑力去写什么……且试一试吧!”说完,又补充说道:“若是实在没地方寄,当面给我也无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