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价格战(2 / 2)

加入书签

但这只是现在,未来,个人计算机领域更会爆炸式的增长,即使硬件方面的成就很难控制,但软件方面,Word、Excel、PPT等软件已经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而且注册了极严格的专利壁垒,后来者几乎不可能跟上,同时目前美的的软件部门还在研究一些未来产品,如工业三维软件、erp管理系统、图片处理软件等等……

更不用说自己持有了微软20%股票,即使将来微软上市,股票被稀释,但到了90年代,市值也至少高达百亿美元。

而游戏领域,到了90年代也是最火爆的时刻,即使比不了电脑软件,也会比家用电器要强得多。

从始至终,进入家用电器这个领域,主要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赚钱,从原材料巨额采购——生产控制的就业岗位——物流运输——终端市场的就业人数,这些都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既然为了增加影响力,当然就得扩大自己的市场,而在这个成熟的市场,除非发生如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的历史性技术突破,不然就只有选择价格战这一条路,同时,可以严厉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

价格战一开,任何竞争对手也很难用官方力量进行阻止,因为这是让利于百姓,同时增加资金流动与税收,没哪个官方会强行插手这种事。

只要能够占领足够的市场,同时还能打击对手,逼着一部分对手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熬到液晶时代后,收益将会数倍的回报。

至于液晶时代后,深海市或者其他城市庞大的工业基地会不会亏损?

正常情况下?

会!

但在内地上沪或者深海这种城市,这么大面积的地皮,估计连十几年价格战的损失都能补回来……

“原来如此,不过我听说最近芯片行业价格暴跌,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啊。”霍建宁笑着说道,目前深海市所用的家用电器之内也有不少芯片,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他很清楚。

“那正好,落井下石的事情,我最喜欢做了。”徐志哈哈笑道,因为之前太多的电子公司进入芯片制造领域,即使个人电脑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吃不下这么多芯片产能,于是,进入84年后,全球芯片价格暴跌。

也就是这个时候,三星集团为了占领市场,开始了逆周期价格战,凭借着韩国政府的输血,打的日本电子同行鬼哭狼嚎,纷纷退出了内存芯片制造领域。

有三星在内存芯片市场兴风作浪,美的也可以同时从电器领域下手,以深海市目前免税+低人工的成本优势,即使保持零利润,也可以让其他电器公司欲仙欲死。

电视机属于成熟技术产品,不管是日本、美国还是内地,只要控制的好报废率方面都不会很高,这一点与液晶及芯片完全不同,日本的电子技术之所以如此发达,就是因为报废率控制的非常低。

但在家用电器领域,最重要的还是成本,这也是三星在低端电视机市场能够崛起的原因,韩国人工远低于日本。

即使将来日本同行发现内地成本更低,但想将所有的工厂转移过来,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徐志接着说道:“以目前美的的市场份额,正常情况下,你在深海市的工厂产能足够了,可是价格战一开,就必须提供足够的货源,不然就成了笑话,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你这边准备好了,价格战才能正式开始。”

“我明白了,我会立刻向设备供应商下订单,只要新的厂址定下来了,基建方面以内地政府的效率应该不用担心,这样的话,明年夏天就可以建好新的组装工厂,不过彩色显像管的工厂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初期我们可以通过国际采购来补充显像管。”霍建宁做出了保证,家电行业毕竟只是轻工业,只要资金足够,很快就能将生产基地给搭建起来,至少组装车间就很简单。

徐志问:“生产设备的供应商都是国外公司吧?”

“是的,目前国内虽然有能够生产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公司,但是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霍建宁答道。

“这倒也是。”徐志皱起了眉头,国内目前连自己国企的生产线都需要采购,更不要说来承接美的的生产线了。

“董事长是担心日本那些公司从我们的采购数据中发现问题?”霍建宁看出了问题。

“对,这种事如果让他们提前知道,并做好准备,即使价格战还会打击他们,但他们的损失会减轻不少。”徐志也很头疼,就是深海市目前的产能,也根本不可能瞒得住,兴建基建还好一点,毕竟在内地,日本电器公司不关注的话未必能够知道,但从海外市场大规模采购生产线,基本上所有同行就都知道了。

霍建宁想了想说:“我觉得我们可以从欧洲那边找一家工厂建生产线,欧洲那边日本人的商业并不发达,只要我们控制好消息,日本那边估计只有等到生产线到了中国,才有可能知道,到时候即使他们知道了,也晚了,只是这样的话成本方面会提高。”

“没关系,成本高一点也无所谓,多个10%也无所谓,就这么做吧。”徐志点头同意道,正常情况下,上亿美元的生产线肯定会招标,这是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现在暗中进行还要求生产商也保密,自然要多花一点钱。

霍建宁道:“行,那我明天就派几个团队去欧洲。”

“可以,那就这样吧,天快下雨了,我先回酒店去了。”徐志站了起来。

霍建宁也跟着站了起来说:“那董事长我送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