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药府争论(2 / 2)

加入书签

周固怒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何解也。”

徐明略一思索,知道此句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张嘴答道:“温、热、凉、寒此为四气,此四气对应通脉、调血、逆顺有序、出入之会,所以医者应该顺应规律而行。”

见众人疑惑的望着他,忍不住继续道:“额,我简单举个例子,春三月,万物生长,温气出现,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为一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话刚落地,就听周固大声制止道:“荒唐荒唐,你学的是什么狗屁医术,若不是韩家赘婿,我定将你逐出药府。”

徐明骨子里本无封建王朝的尊卑之序,又最忌讳别人张口闭口喊他“韩家赘婿”,忍不住反驳道:“我哪里说错了?”

周固抬起戒尺,在他后背用力抽打几下,颤声道:“错而不能改,朽木一块,春、夏、秋、冬,乃《素问》四时,何来四气之说。春三月,元气刚生,何敢随意行动。”

徐明听完,总算明白周固为何如此激动,古人对医术的理解因缺少临床而停留在书面,难以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他抢过戒尺,丢在地下,大声道:“夫子先住手,听小子一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本就以四气为基础,四季只是表象。天为阳、地为阴,人活在天地阴阳之间,温、热、凉、寒只是春夏秋冬的表象,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太阴、冬为少阴,此乃四气,四气合万物生机勃勃,四气乱,五脏六腑皆损。”

徐明顿了一下继续道:“众人只知顺时而动,却不知顺气而动才是保养身心最关键的办法。”

周固本欲反驳,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只得大声道:“那春三月随意乱动又是何解。”

徐明心道:“21世纪的发达医学无法在此处明言,只能曲线救国。”

他答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想要不染疾病,只学会顺气而动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还可以主动出击,用良好的免疫力,哦,不对是健壮的身躯抵抗外部环境,这就需要早起活动,当然,春天新气上升,浊气下沉,活动时要量力而行,切记不可大汗淋漓。”

众人听他讲的新奇,一时间都没有说话。韩雨晴看着徐明越说越激动,一双美目露出思索之状。

徐明趁热打铁:“其实,医书上的许多理论都是错的,我们要顺时前行,学会创新。比如夫子刚才讲到的心藏神、肾藏志、脾藏意、肝藏魂、肺藏魄,其实也是古人,哦不,是我们对医书的误解。”

周固还在思索如何反驳徐明刚才的荒唐言论,听他又讲到自己的错误,跳脚骂道:“真是狗屁不通,此言与《素问·宣明五气篇》一字不差,又何来错误之说?”

旋即,周固又想到,那句“胆主决断”是自己一时兴起加上去的,莫非徐明发现此处,咬住不放。

徐明并不理会周固的态度,沉声说:“任何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都不能称之为正确的,人体系统杂如繁星,又如何能被心、肾、脾、肝、肺全部概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假若肠断尺寸,我们还能存活吗?”

众学徒心下大骇,其间聪慧者均觉出徐明所言竟有几分道理。

韩雨晴听到肠断尺寸时,眼中一亮,似乎数年所学的医理有所动摇,她晃了晃脑袋,想把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赶出头脑,可还未成功,便听见徐明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脑、胰、肠、眼、耳、鼻,甚至骨,人身的哪一个部分都对我们异常重要,皆不可忽视。”

周固神情暗淡,口中不断念叨着:“错、错、错,不对、不对......”,却找不出信服的理由说服自己去反驳徐明。

徐明差点说出“脑主神明”的话,见周固没有喝止自己,便温言道:“至于我说的理论,哦不,书本上的知识应在诊疗中验证,就更好理解了。”

他向前走了几步,拿起一本医书道:“千年有用的药方不一定能包治百病,蹩脚偏方也不一定完全没用,同一种草药在这种药方中起到调和作用,在另一种药方中却成为主药,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因此,我们绝不能死读医书或埋头学习经验,还要不断摸索新情况,才能成为一名有作为的医师。”

吴严虽然听不懂徐明在说什么,但见他面对周固等人仍能侃侃而谈,不禁佩服。回头看到韩雨晴一双大眼睛死死盯着徐明,才想起徐明是他的情敌,忍不住发言道:“夫子,别听他胡言乱语,将他乱棍打出药府。”

本以为此言能引起众学徒共鸣,谁知大家理都不理他,药府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嘎吱一声,周固瘫坐在旁边椅上,喃喃道:“惊世骇俗!”

过了良久,他突然站起身来,大声叫道:“我要向师父言明,将你逐出韩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