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时代真变向!(2 / 2)

加入书签

“外面的世界怎样了,农村责任制是不是全国实行,这包产到户政策什么时候能到我们这里来?”

张爸和张爷爷也自然不放过张高兴。

他们啊活动范围在张家河村,去远点的地方是公社,再远点就是彭埠镇,好几年去一次东杨县城,再外面,他们一辈子也不从踏足,但是他们也好奇。

“爸,爷爷,快了,很多地方已经在进行了,肯定不久就要我们这里实施了。”

“那现在外面到底怎样了,你上了大学之后呀,公社书记经常让我去公社坐会,他一个劲地说时代要变了,他问我,能不能帮他琢磨琢磨,大集体要是没了,公社是不是也要解散,他以后怎么办?”曾经红火的公社大人物向自己父母找自己问津,张高兴感觉到了来自他的焦虑。

“爸,外面开始提倡发家致富了,农民也不一定非要耗死在那一亩三分的田地上。”

“我们是农民,不种地那咋成滴?”

“可以开辟副业呀,南方那边有个叫黄新文的,在全会之前,他自建猪场,鸡场,自留地和屋前屋后种植米仔兰苗木,荔枝、龙眼、柑橘、木瓜以及屋内培育的蘑菇。那一家8口子三个老力却是收入达到了一万元,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不少。”

“他们家的家庭副业绝大多数按照牌价也是卖给国家,南方那边已经认为他的收入合理合法,而且给国家做了巨大的贡献。”

“……”

彭埠镇张家河村公社。

南方出现了第一个农村万元户,1979年2月,南方为了贯彻1978全会精神,召开了暨农业先进集体以及个人代表大会,并安排了黄新文作《坚持劳动致富全家总收入超万元》的发言。

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新华社记者撰写的《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的报道,成为全国权威媒体在改革开放的头一年报道的中国第一个农村万元户,并引来全国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和采访报道。

不久《人民日报》又发表了《像黄新文这样的万元户多了好还是不好?》的述评。

“这这……这都在提倡发家致富了?”

“怎么就提倡发家致富了呢,那钻到钱眼里了,还是社会主义?”

“潘书记,我儿子说了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是追求有奔头的幸福生活,吃不饱的日子怎能幸福,所以大家都需要先吃饱肚子,民富才能国强,我儿子大概是说这个意思。”

滨江大学,1979年度开学,张高兴已经成为大二的学长了,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成为了学长,78届第二届恢复高考的学生已经在大学里学习了半年。

赵高红也已经是大三的工农兵学员了,今年要去自习了。

“高红,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情?”张高兴有点吞吐地道。

“啥事呀,高兴哥。”

“我知道你们新闻系实现最想去当见习记者啥的,你能不能答应我别去当见习记者,你去别的单位好不好,比如什么翻译部门呀,你看现在改革开放,你报道那些新新闻只不过是马后炮,你不如做翻译工作呀,我们现在需要向西方人学习先进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嘛……”

赵高红听着张高兴的话,默不作声。

张高兴有点忐忑,自己这是干涉她的选择,这丫头这默不作声这是生气了?!

可是张高兴希望赵高红别选择记者这个职业,前世她似乎好像就是在洪魔第一线报道,然后被大水给无情地……

所以,他不想让赵高红做记者,那怕是见习记者。

看到赵高红默不作声。

“那个,那个高红妹妹,你要是真喜欢,那你按照你喜欢的来,我支持你。”

“高兴哥,你不喜欢我做记者那我就不做了,我妈说做记者可以锻炼我,可以让我见到更多优秀的人,但我是很喜欢英语,所以这事情我听你的。”

“是啊,那太好了,有我这么优秀的人,你还采访其他人干嘛我可以够你采访一辈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