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肉身成圣的山外修士(2 / 2)

加入书签

范无味便算是一步登天的人,从一个芝麻大的小官一跃成为了水镜司的司首,但他确实展现出了很强大的手段,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稳定了因戚小然协助誉王叛逆而变得混乱的水镜司,想要让人找他的麻烦也很难。

所谓在其职尽其事,范无味具备着坐在水镜司司首位置的能力,且做得比水镜前司首戚小然更好,那么旁人便也没有借口去发难。

李梦舟深深地望着坐在对面的岳世庭,心里仍在想着那辆马车里的人是谁,又跟岳世庭说了些什么。

像岳世庭这般很得民心的官员,若想要找出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无疑是极难的,所谓众口难调,岳世庭的为人早已在都城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如果有打破他们认知的问题出现,他们的第一反应必然是不相信。

而李梦舟也没有去怀疑岳世庭的证据,况且被放在燕子镇隗家的那份名单,若真的是岳世庭针对秦承懿的暗中调查,那么双方不仅不是敌人,还有可能成为盟友。

李梦舟最想要知道的是岳世庭究竟在暗地里做些什么,那份名单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待百姓和善,平易近人这件事,根本不值得去猜疑,因为如果是伪装,那岳世庭伪装几十年未免太累,就连同样一直在伪装的誉王殿下,到最后不还是装不下去了。

在不能明确探知到岳世庭的秘密前,李梦舟不可能坦诚相待,因为一旦猜错了,把自己直接暴露出去,那就真的是作死的行为了。

“离宫剑院这几日虽然因蟠龙宴的事情暂时停课,但你住在外城的朝泗巷,何故今日出现在内城,又凑巧在我府门外的这座茶馆里喝茶,据我所知,你貌似并不喜欢喝茶。”

岳世庭双眼微眯,淡淡说道。

李梦舟腰间常挂着酒葫芦,这虽然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明眼人也能看出来,他是好酒之人。

虽然世间没有爱喝酒便不爱喝茶的道理,但对于岳世庭而言,李梦舟出现在茶馆里,且出现在他府邸门外的茶馆里,总归是有些问题的。

岳世庭有着监察百官的职责,最出众的地方,便是他的观察力,极擅长发现问题,哪怕真的只是巧合,但也完全像是在审问那些犯事的官员一般,直勾勾盯着李梦舟。

李梦舟面对岳世庭的询问,神情很平静,虽然他心里是有些慌的,因为他没想到岳世庭会突然纠结他出现自这座茶馆的事情,但在表面上,他尽可能的呈现出淡然之意。

“我和白鹿峰的白芨师姐有约定,因为她住在内城的仙府客栈里,所以我便到了这里,在这座茶馆喝茶也只是正巧在这里看到了茶馆,而且这里的环境很安静。我虽然确实很少喝茶,但也并不是不喜欢茶,岳大人何故有此一问?”

李梦舟很自然的便把偶遇白芨的事情,变成了自己出现在这里的理由。

他不觉得岳世庭会因此特别去询问白芨,况且岳世庭也没有理由这么做。

岳世庭的确只是因为细节问题有所疑惑,不可能只是因为李梦舟恰巧在自家府门外的茶馆里喝茶,便怀疑什么,哪怕察觉到了李梦舟曾在茶馆里注视他的目光,但想来在喝茶的过程中,无意间瞥见茶馆外的事情,常人都会下意识的看上几眼。

他没有询问李梦舟和白芨有什么约定,只是微笑着说道:“你和白芨应该只是在蟠龙宴第一次见面,私底下却已经有约,倒真是有趣,果然是年轻人啊。”

岳世庭有理由相信李梦舟不可能拿这件事情来说谎,心里的那一丝职责惯病的困惑也渐渐消退。

李梦舟是离宫剑院的弟子,未来很可能会成为薛院长的亲传弟子,岳世庭潜意识里也不觉得他会有什么问题。

幸而李梦舟的心境足够坚韧,否则岳世庭那随口的试探便有可能直接乱了方寸,让岳世庭得到他自己都没想到的结果。

这个过程里,是很紧张刺激的。

这种情绪全部表现在心里。

不论李梦舟表面上有多平静,在听清岳世庭那隐约有所质疑的话语时,他真的是内心慌得一批。

他根本想象不到,自己在茶馆里喝茶,能有什么问题?这也值得被怀疑目的?

他倒是想要找一个酒馆,奈何能够观察到岳世庭府邸的地方,只有这一座茶馆。

这也是幸而岳世庭没有多想,否则那么刁钻的问题都被他察觉,在这座茶馆里是最适合观察岳府的事情,他绝对也能想到。

因所谓和白芨有约的事情吸引走了岳世庭的注意力,听着他那明显的调侃之意,李梦舟暗自吐出口气,也没有去反驳。

虽然只是很短暂的接触,但岳世庭确实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任何小动作都很难逃脱他的眼睛。

李梦舟稍微觉得有些心累。

想要接触岳世庭,并且探究明白那份名单的事情,将会变得很难很难。

稍有不慎,被其抓住马脚,必然能够清晰洞穿他的别有居心。

李梦舟只能尽量让自己做到完全放松,面对岳世庭的调侃,也只是笑了笑。

岳世庭默默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品尝着茶香余味,说道:“宫里发生的那件事情,想必你们离宫剑院也很清楚了,陛下有意请薛院长相助,你们这些做弟子的,也要尽职尽责,严防南城门,不能放走任何可疑的人。”

李梦舟至蟠龙宴结束后,便没有回山门,宫里那件事情也是从青一口中得知,他是真的不知道,皇帝陛下居然请了老师出山。

看来隐藏在宫里的那个凶手,真的不是寻常人物,需要有五境的大物亲自出手擒拿。

既然有了新的话题,李梦舟没道理保持沉默,他颇有些困惑的说道:“虽然我没有资格进宫,但也大致清楚,宫里肯定有着不少强大的修行者,甚至不乏跨过五境的大修士,凶手究竟是什么人,居然能够在宫里来去自如?”

岳世庭平静开口说道:“世间除了三教和摘星以及你们剑修和阵术师这种小众的归类外,还有第七种修行派系,便是曾经被称为荡魔时期的混乱年代,逆风而起的山外修士。”

“他们并不需要观想天地灵气,而是直接掠夺别的修士气海里的灵气,从而用来淬炼自身,达到肉身成圣的境界。”

“他们拥有着无比强悍的体魄,又能强行掠夺世间修士的气海本源,若非在荡魔时期他们勘破五境的存在极少,被世间大能合力所压制,如今这个人间,早就换了一个样貌。”

世间的修行派系,三教为正统,纵然是那些野修,没有经过专门的术法教育,但其实也是在修习着三教的法门,但却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三教修士,因为他们没办法接触到真正的三教神通。

除了少数的选择遁世的游野大能外,野修里也分为两个种类,一为从正经的修行山门里走出的弟子,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沦为山野修士,二为资质不足,又不愿蹉跎世间的只能修习不入门的小术法的散野修士。

归根结底他们都在三教的统治下,在修行派系里也能被归入三教之内,只是在明面上不被认可罢了。

而摘星修士,便是另辟蹊径的一种修行法门,虽然不能和根深蒂固的三教修士分庭抗礼,但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派系。

剑门一脉也是从三教里分化出来的,用事实和强大的实力奠定了他们的剑道正统。

渐渐消亡世间的阵术师和一些旁门的修行小派系便被统称为一类,没有正经的名称。

这便是修行世界的六大派系。

第七种便是山外修士了。

也是自山海清幽之地的三教正统分离出来的一批人,以一种近乎魔道的方式肆意掠夺天地间的灵气,被正道所不容,绝对是世间正道最大的敌人。

李梦舟也曾在各种修行典籍里得知过山外修士的存在,但对于山外修士的了解却很片面,他也更为困惑,岳世庭怎会答非所问的说起山外修士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