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妈妈的信(一)(2 / 2)

加入书签

班主任刚走,副班长陈方就送来一封信给他,看信封,竟是妈妈写来的。这使张强大为诧异,怀疑这不是中国邮电行业的效率,妈妈昨天才走的呀!

在这一天多时间里,张强才知妈妈的来到竟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也给女生们留下了很好印象。

据说,那天她到李老师家,刚好班上有三个女同学在餐厅上做饺子,目睹了她与李老师交往的全过程,回到女生宿舍就广为传播,说她很了不起。

刚到时,班主任听说是张强的母亲,客气但不免小觑,居高临下的请茶请坐。

说了十分钟后,口气便恭敬了许多。

说到三十分钟后,语调已降低了一个整八度。

到黄绮告辞时,他更是热情地一直送到楼下,回来后还连连情不自禁地说好话,惹得李太太酸溜溜的。

其实此前就有张强同校学生说过张强父母的相关消息,但是很多人并不相信,认为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人才会这么说,这一次见面让大家彻底相信了。

只是这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那天邹恺也旁听了黄绮与刘利敏的交谈,昨晚张强不小心开罪了他,他居然说:“一流母亲,二流儿子。”

难得他编得这么快,张强的机灵一时失灵,迫切间想出什么话来反击,等到想好时,时机已失,不好意思再去纠缠,弄得张强直到现在还在愤愤不平。

他拆开信,看是什么使妈妈这么迫不及待地来信。

妈妈的信前所未有的潦草,估计一定是很仓促地完成这封信,妈妈没按格式来,直接就这样写:

“阿强,你过份了,你那样带着一肚子气离开陈老师家,陈老师和武伯伯心里都明白,也很不开心,他们对你跟对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可在你这里,连一面之交的文老师都比他们有份量,他们能开心吗,即使你认为文老师很了不起,也该知道那不是碰不得的宝贝,为什么心理就这么脆弱?”

张强想想,这话有道理,又看下去:

“文老师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这谁也不能否认,但你如果认为优秀就是通体发光,那就错了。优秀的人必然存在特殊的缺陷,那不是白譬上的瑕疵,也不是太阳上的黑斑,而是,打个不大恰当的比喻,象锋利的刀其刀刃必须薄,象明亮的电灯必须耗更大的电,就是说,优秀的人总会有必然的短处,甚至是这种短处,才促成其优秀。而这类短处,尽管与你所说的大节无关,但世俗有拒绝它们的权利,有对它作出价值判断的权利。”

张强觉得有点不安,自己毕竟只和文老师见了一面,而妈妈与陈老师、文老师却是老同学……

又看下去:“现在你一定把陈老师当作一个很俗气的人,我和她同流合污,也好不到哪里去,或许你是对的,我和她都是俗人,俗人就得有俗气,但你得承认,社会是由我们这些俗人组成的,社会所需要的,也更多是俗人而不是品格非凡的精英。想像一下,当社会上的俗人全部死光,只留下大堆光芒四射的精英时,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