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五十五章 人造心脏(2 / 2)

加入书签

这需要技术的进步才行,历史上,这也是到了1982年,鹰国人首先给一名叫克拉克的心脏病患者植入一颗名叫贾维克的人类第一个人造心脏,开创了人造心脏移植的先河。

这个人造心脏是体积是庞大的,因为没有合适的动力源,它不得不采用压缩空气来当做动力系统,这样,它就需要两条2米长的软管连到体外的一部机器上,通过压缩空气来维持心脏的跳动。

这颗心脏在移植之后,克拉克就感觉到了好转,他在手术后不久就能够站起来走几步路,自己吃东西。

但是呢,这样的时间并不长,这颗塑料心脏在他的胸腔里跳动了将近1300万次,维持了112天的生命。

之后,他们又进行过几次人造心脏的移植,但是,其中活的最长的患者只存活了620天。

这也就意味着,这东西是不可能作为真正的心脏来使用的。

所以,鹰国也做出了规定,这种贾维克人造心脏只是作为过渡,使垂死病人延长生命,等待移植人心。

真正的人造心脏,体积必须要足够小,完全塞到人体内,同时,它也需要合格的能源来维持,这些,都有很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在人造心脏方面,我们国内也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了。”

雨桐向着秦观说道:“就在今年,我们的华亭第二医科大学人工心脏研究室,已经在人工心脏的小型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这种刚刚研制出来的电动心脏,可以完全植入体内。”

这也是国内医学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了,负责的是一名留学归来的讲师,他这几年来,主持完成了这种人工心脏的开发,这种人造的心脏,重量仅仅有有250,比自然心脏还轻一半。

同时,驱动人工心脏的电源灯装置,也从几十公斤减少到几公斤。

这样在人工心脏小型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当然,其他的什么心脏溶血、密封和博动流等难题,都已经被他给解决掉了。

可以说,这个眼睛,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而现在,想要延续这名国际著名的文学大师的生命,就只能是先靠这种人工心脏了。

听到了雨桐的简单介绍,秦观明白过来了:“你的压力很大,这不是因为担心心脏移植的手术问题,而是担心这个人工心脏,是吗?”

要知道,在西方,在鹰国,第一个小型化的人工心脏,也已经到了1995年左右了,己方研究的这颗心脏,真的能管用吗?

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

可以说,现在的病人随时都有死亡的风险,不过呢,如果是在移植过程中出现死亡,或者是在移植后因为人工心脏而死亡,那就会对己方造成很大的不利了。

这给了雨桐很大的压力。

“雨桐,不要太大压力。”

秦观摸着雨桐的手,认真地说道:“放心大胆地去做,相信你,你自己一定能成功的。”

现在,秦观必须要给自己的妻子鼓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