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辞别(1 / 2)

加入书签

然而两人走了不到一会儿,呼啦一下围上来一群人,个个斜眉歪嘴,嬉皮笑脸地,堵住了他们的路,七嘴八舌地向他俩问好,有作揖的,有磕头的,还有嘴里不干不净地,弄得两人不知他们要干什么,连连后退。

陈惇一边怒斥,一边拉拽,护送着陆近真上了马车,谁想到缰绳却被这群人拉住了,更不许他们前行一步。

“你们是什么人,”陈惇怒道:“要干什么!”

“我们不干什么,就是瞧见小娘子生得貌美,想多看几眼罢了!”这群人嘻嘻哈哈地,推推搡搡地。

陈惇心道天子脚下这社会治安居然还不如苏州,忍无可忍,朝着一人挥拳揍去,将人打倒在地。忽闻背后声响,刚刚回首,就见他们合抱扑来,陈惇不及提防,见来势迅猛,情急之中就地一闪身,行如流星快似电,一个猿猴转掌,刷地到了两人身侧,转瞬间顺势推山双手在两人背上轻轻一按,两个歹徒当即脚下如飘,跟跄几步,扑倒在地。

陈惇抢上一步,一脚踏住歹徒后背,厉声喝道:“尔等何人,贼胆包天,竟然调戏良家女子?如实招来,饶你不死,若敢支吾搪塞,休怪我下狠手!”

这几个歹徒面面相觑,收起了嬉皮笑脸的神色,然而仍然毫无惧怕,又冲了上来,陈惇即使一口气放倒了三四个,也渐渐体力不支,而那歹人分散了陈惇的注意力,趁机夺走了缰绳,就要驾车离开。

就在这时候,一匹马横冲直撞进人群,凌空中的鞭子挥过来,打得几个歹徒嚎叫不已,还有一些被撞倒在地上,屁滚尿流地爬起来躲开了马蹄的踩踏。

陈惇腾出身形,打得剩下几个歹徒瘫软在地。

马上之人收住缰绳,陈惇抬头一看,才发现这人仪表堂堂眉如刀削,不怒而威,只是低头朝他看了一眼,然后又挥鞭离去了。

“兄台——”陈惇在后面追问道:“还不知兄台大名?”

这人并没有回答他,让陈惇不自觉一阵懊丧。

他再看这些呻吟叫唤的歹徒,可就没那么好脾气了:“说,你们是什么人!”

这几个人狞笑起来,并没有求饶,反而冲着陈惇威胁,说要他好看——陈惇便准备给他们一点好看,却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几天不见,你小子这是又惹了什么祸?”

原来是朱六!

“六爷,这回可不是我要惹事,”陈惇把事情一说:“天子脚下,强抢民女,还真没见过如此猖狂的!”

这几人见到朱六纷纷落荒而逃,朱六倒也不追,只道原来是他们,等问起来方才解释道:“这些人是严府家人,受严世蕃之命,但在这街市上搜寻年轻貌美女子,回去供他取乐。”

陈惇愤怒道:“严世蕃果然是衣冠禽兽,夺人妻女,无恶不作,难道就眼看着他作恶?”

“放心吧,”朱六道:“女郎可算是都督的侄女,这一回都督会给你出气的。”

果然第二天陆炳就将这几个严府之人押了来,一个也不少,也不知道是怎么和严世蕃交涉的,总之送到顺天府去,各个杖了七八十杖,令人拍手称快。陈惇再打听那个打马而过的人,就一无所获了,毕竟崇文门一天往来不知道多少骑马坐车之人。

殊不知这人是刚刚从湖北家乡归来,急着去翰林院履职的六品修撰,而他在进入崇文门不久,又换了个方向,径自来到了帽儿胡同的徐府前。

“快去通禀老师,”这人对着门房道:“学生张居正回来了!”

徐阶整个身体蜷缩在太师椅上,明明是三伏天,身上却盖了一件狐裘——仿佛有无尽的寒意围绕着他一样。

一点点小星火忽明忽暗地闪烁了许久,坐在对面的张居正才艰难地开了口,打破了这沉默已久的气氛:“老师……所以您以为张经必死无疑,就附和了严嵩所说的,苏松之人深恨张经不出战的话?”

“陛下明明下了决心,”徐阶道:“奏疏上批红‘经欺诞不忠,闻文华劾,方一战’,我以为张经必死无疑,没想到……”

徐阶摩挲着椅背,喃喃自语道。

“那看来咱们陛下还是英明睿智的,不仅识破了赵文华的谗言,而且对严嵩,也不是事事都听从。”张居正道。

“事事都听从?”徐阶古怪地笑了一声,却又道:“张经侥幸不死,严嵩未竟全功,李天宠不识时务,仍在替张经叫屈。我和严嵩已经各上了一本奏疏,推荐江南总督的人选,我推举的是曹邦辅,严嵩推举胡宗宪。”

“胡宗宪又是哪个?”张居正不曾听闻这个名字。

“原本是巡按御史,被赵文华援引,如今是右副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徐阶道。

张居正皱眉道:“东南岂不成了严党的天下!”

“未必,”徐阶道:“胡宗宪……简在帝心。”

张居正大为惊讶:“那严嵩是察知了陛下的想法,故意提前一步推举胡宗宪,一来正中陛下心意,二来……这是市君恩于胡宗宪!胡宗宪不知道提拔他是陛下的意思,那就会死心塌地追随严嵩了!”

徐阶就道:“陛下要用他,但磨砺了太久,久到这枚棋子已经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可以不爱惜自己的名声,与严嵩同流合污。”

“那看来胡宗宪要大用了?”张居正不解道:“您知道胡宗宪是陛下心中的首选,为什么还要推举曹邦辅呢?”

“陛下希望有人能压一压赵文华。”徐阶道:“事实上,陛下对张经不满的同时,对赵文华也有猜疑。如果胡宗宪骤登高位,对提拔他的赵文华是不敢违逆的……陛下让赵文华牵制兵机,不是让他总制兵机。”

张居正道:“那为什么不直接将赵文华召回?”

徐阶看了一眼张居正,心道他这学生还要自己倾心教导才能出师:“……因为赵文华是悬在东南六省所有官吏头上的剑,陛下用他来监视东南官员,监视倭寇倒还在其次了。”

师徒俩沉默了一会儿,徐阶忽然问道:“外头怎么说我的?”

张居正一怔:“学生刚到京城,什么都不曾听闻。”

“官场上消息传的很快的,”徐阶道:“李默的病好了,我的病就来了。”

满朝都知道他徐阶贪生怕死、放弃原则,只要能保全自己,什么都可以放弃——那辛辛苦苦多年聚集的清流,那结交的盟友、党羽,都带着无尽的嘲讽和鄙视离他而去,嘲讽他的不堪,鄙视他的自私。

尤其是李默,作为吏部天官,他已经借机罢免了四五位徐阶的学生和门人,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他对徐阶背弃盟友的报复,然而徐阶却知道,李默如果要对付严嵩,他还是得拉拢自己,事实上,别看李默位高权重,地位显赫,然而归附他的人还没有归附自己的多。

你要问为什么,一来是李默的脾气耿介,眼里不太能容人,许多人即使归附了他,最后也因为小怨跟他闹掰。二来就是李默作为天官,是没有主持科考的资格的,不做主考官就没有门生弟子,就不能像徐阶那样以门生和座师的关系建立起庞大的人脉网络。

徐阶在人脉的经营上,是下了大心思的。他不仅成为了他那一年会试科考的领头人,同年都以他为尊,而且收拢了首辅夏言留下来的人脉,当初有一大趣÷阁人牵连进夏言的案子,有的死了,有的活着,徐阶都尽了最大的心力归置——而且,他还大力提倡讲学,早就拜入了心学门下,这样一来,朝中许多的官员都可以与他称之为同门了。

而对于他主考的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的学生们,他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拉拢和提拔,徐阶的运气非常好,因这一科人才济济,一科就能顶别人的好几科。

这就是徐阶的凭恃,哪怕他被李默报复,哪怕被李默面批面唾,他也不以为意。但对严氏父子来说,这就是他们难以容下徐阶的原因之一。

不过徐阶这些年从无违逆,做了十几年缩头乌龟,严嵩指西,他从不向东,严嵩也难以抓到把柄。而这些年他伪装的太成功了,有时候甚至都骗过了自己。但他始终都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庞然巨物,他不能倒下,如果他倒下的话,这么多年来他默默提拔起来的一群同年、同门和学生,就失去了自己的庇护,赤裸裸的展现在对手的眼皮下了。

看着眼前目若朗星长身玉立的张居正,徐阶飘远了的思绪又慢慢收拢回来。这是自己最钟爱的学生,自己在他身上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希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