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无题(1 / 2)

加入书签

回归的诸将,看到是已经空空如也的自宅。

早在他们赶赴于府赴宴之时,便立刻有军士冲入了他们的宅邸,将其家眷一并强行押上马车,并大方的将宅中财物一并搬至了其他马车上。然后齐齐出城向东而去,而目的地,便是荆州大梁的地盘。

萧姽婳不是傻子,她早就猜到背地里定然暗流涌动,这是那些将领,几乎从一开始就跟随左右,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莫说基本都功劳还不少。

杀?萧姽婳自认狠不下心。

既然已经暗中投效了高玉瑶,那么,便直接送过去吧。或许这般过去已经不可能再得到重用,但起码性命无忧,也会给予闲置将养。除非高玉瑶不准备再需要人效力了,不然绝不会对他们不管不问,更不会痛下死手。

是了,于宗仁的所作所为,其实也只是听令于萧姽婳而已,以此好将那些暗中摇摆之人一次性清理。

然而萧姽婳不知道的是,哪怕今日送走的人不乏高级将领,但真正的领头人,仍旧隐藏着。

于府,书房内。

于宗仁奋趣÷阁疾书。

受萧姽婳知遇之恩,于氏一族本当尽心效死,只是人总是会变的。不忘初心四个字说的简单,真做到却很难。

本来于宗仁也几乎忘却这一点,一度让其兄于宗胜劝的动摇,直到今日,萧姽婳的仁善,让于宗仁幡然醒悟。

或许萧姽婳绝非‘明主’,但绝对是值得誓死相随的对象。这世间的价值绝不止权力与地位,更有忠孝忠义。为人一世,有时候要活的更有意义一些。

是以于宗仁决定对其兄于宗胜进行相劝,若无法令其回头,那么也只能以忠为重,想必看在于氏一族的功劳苦劳之上,应当能饶其一命。

是了,高玉瑶于萧姽婳一方暗中隐藏的最大底牌,便是镇守襄阳的于家家主,于宗胜!

这绝对是任何人都不会想到的,因为于宗胜身上的最大标签,就是忠心二字。

蜀州大规模清洗军中将领,此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萧姽婳仁慈念旧,将暗中转投者以及摇摆者尽皆送走而不是杀之,足以让其余众将士感慨。而空出来的位置,也事先早有安排。

加之前不久对文官的清理,无论是蜀州的掌控还是军队的把持,都更上一层楼,甚至于战力更有提升。

若非尚余于宗胜此人,可谓高枕无忧。

自觉后方已稳的萧姽婳继续加强着攻势,随着兵力的集结赶至抵达,萧姽婳的可用之兵已不止最先的五千近卫。待安歌一方防卫部署完毕,萧姽婳也将云州全境彻底收复。

与此同时,黔州方面也有所反应,两万先锋军已抵达黔、云边界之地,一副要与安歌联手抵抗的架势。

这也符合表面上的关系,无论怎么看,为夫妻的二人那都是属于一方的才对。

就算没有这个关系,黔王也不会坐视安歌被灭,毕竟单靠他自身,很难维持自保。

只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黔州压根就是暗地里受湘州管控的呢?

看着麾下所谓的谋士团绞尽脑汁的出谋划策,萧自在心里头也说不出啥感觉,有些好些,也有些难受和别扭。傀儡这种存在,没谁会乐意做的,即便他无甚野心……

可惜老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萧自在再有想法也得忍着。除非他真愿意相信萧姽婳的口头之语,想办法跑到蜀州去。

还是算了吧。真有那想法,早就自己发展了,何必等到现在。

不管谋士团最终商议出怎样的应对法子,其实最终的决断早就已经定下了,萧自在只需以黔王的姿态做出最终决定即可。反对?不存在的。每次梁红玉那边传来的密信,对于各方面事情可谓面面俱到。明明是为湘州谋利,但即便是站在黔州角度来看,也是极好的。

所以只能算是‘传声筒’的萧自在,在如此这般次数多了以后,私底下反而多了一个英主的美名,也是叫他哭笑不得。

随着黔州的介入,战局变得僵持。

论战力,萧姽婳绝对占据上风,论兵力也是半斤八两。但萧姽婳不可能抽调出那么多人马过来,而且也不会在安歌身上耗费太多将士性命。

小规模摩擦不断,但一时间未有大战发生。

或许是天赐良机,如此僵持本应继续持续一段时间,不想黔州两万先锋军抵达之后,后续大军忽停止不前,探查缘由,居然军中大规模染疾,大多将士上吐下泻,如此状态,自不可能再行赶路,更莫说奔赴前线作战,只能就地休整。

一开始萧姽婳还觉得是有诈,可随着进一步探查,事实的确如此,休整中的军营的的确确有那么多人,并非空营。单此一点,哪怕没有染疾流行,以近二百里的距离,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赶到的。这个时间差,足够萧姽婳进一步打出不小的战绩。

是日,萧姽婳领军强袭安歌防线,后者不敌,于彻底溃败前组织撤退,黔州方面的先锋军不过远远的在外围溜达了一圈,并没有直接加入其中。

接下来的战事,安歌一方用节节败退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打仗不怕失败,有胜就有败,此乃兵家常事。然而最怕连败,一支军队一旦没了士气,打光了锐气,再想要寻回战心,那就很难了。因为一开始,下意识就会觉得打不赢,兵刃还未接触,就想着要跑,这还怎么打。

这也不怪安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